国庆、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重庆东站二标段钢屋面升级改造工作已蓄势待发。 9月25日下午16时38分,按照总指挥的指挥,36台液压千斤顶同时启动,将投影面积2万平方米、重量2000吨的钢屋面顶起。成功删除。 经过多方详细检查,9月26日上午11点28分开始正式吊装,经过47个吊装台阶,顶板高度升至23.5米,并于16点58分成功吊装就位,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工期节点!
▋升级航拍安装图
”
实施难点及亮点
01/
复杂的设计
采用树枝柱、D形截面异型钢柱、大量弧形构件、空间双向倾斜的大型针耳板节点。
02/
施工进度紧张
4239个部件的组装、焊接和测试必须在45天内完成。
03/
场地条件有限
地板装配分为13个装配区域,对部件的工厂配套要求高,对现场物料管理要求高。
04/
高品质和安全要求
除了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总承包单位的日常管理外,还有成都铁路局监理站的检查抽查,以及铁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红线管理。
▋建设分区布局
05/
组装困难
屋顶部分天窗伸出屋顶,单个天窗由十个异形双曲平面桁架组成。 其独特的外形设计对装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重庆东站钢结构组成示意图
06/
改善同步
本次吊装共设置36个吊点,单点最大吊力180吨。 吊点数量多、反力大,对各吊点的同步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此,本次吊装采用各吊点独立液压控制的方式,并在部分吊点加装减压阀。 结合施工模拟分析,精确控制各吊点的吊装力和吊装速度,确保结构同时吊装。
07/
升级改造施工对结构影响不大
根据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相应设计了三格格吊架和柱顶吊架。 这样既保证了吊装荷载直接传递到混凝土支撑结构上,又使吊装过程中钢结构的受力状态接近设计状态,同时减少了修复后的拉杆数量。 尽量减少吊装施工对钢、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吊点布置图
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 面对如此施工困难,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组全力以赴,确保施工进度,抢占节点!
高度重视!
公司高层领导、专家深入一线落实
公司高层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管理。 鉴于该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庆市钢结构,潘吉人董事长多次率队奔赴施工现场。 工程中心主任邓良波驻守现场。 精工钢构集团总工程师刘中华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并落实。 总工程师苏慈、总裁助理赖建祥、技术中心主任邢尊胜等高层领导轮流参战。
按时完成、确保质量、注重安全! 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每天召开进度、质量、安全会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时刻明确现场安全施工工作,实时了解施工进度,解决问题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邀请焊接专家戴伟志、焊接大师曾祥文现场进行焊接指导,确保项目完美发挥。
每一秒都很重要!
全力以赴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
进入施工现场,电机声和焊接轰鸣声,各种机械设备来回穿梭,装配、焊接、打磨、吊装等作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抢工阶段,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项目部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抢工计划并严格执行重庆市钢结构,发扬“三班倒、白黑”的工作精神,所有员工日夜轮流上班。
对抗炎热! 不用害怕雷雨!
领导关怀增添动力
8月盛夏时节,酷暑气温逐日飙升,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严峻的“烘烤”经历。 9月,重庆连续降雨、雷雨天气,加大了现场焊接难度。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工人都坚守在施工一线,拼装焊接、抢着运输构件、协调沟通……被汗水、雨水浸湿的衣服和脸庞都被用在了施工现场。精密工人。 执着和奉献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为有效防暑,给项目现场一线人员降温,公司领导深入施工现场,向高温下坚守在一线的精工人员表示慰问! 工程中心主任邓良波叮嘱现场人员在高温作业时要注意防暑降温,时刻绷紧安全“弦”。
作为全国在建最大的车站、城市景观一体化的高铁枢纽、重庆最大的新建“四网”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商高度重视,此次项目的实施项目。
下一步,精工钢构将继续发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能打硬仗、敢于打硬仗、善于打硬仗”的优良作风,继续集中精力,努力向既定的工期和目标冲刺! 我们将努力将重庆东站打造成高铁枢纽新标杆,为“交通强国”建设再作出贡献!
供稿单位:总裁办、技术中心、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