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接头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及常见错误,值得收藏!

   日期:2024-03-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403    
核心提示:4、非抗扭的非框架梁下部纵筋伸入支座图集要求为12d,现场按锚固长度设置,将造成钢筋的浪费。15、框架梁在墙、柱中的锚固长度以梁砼来定,实际应该以墙、柱的砼强度来确定梁在墙、柱中的锚固长度,这样可以减少锚固长度节省钢筋。17、梁上部贯通钢筋由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的计算以小直径钢筋为准。

01

基本常见错误

1、采用抗浮底板或筏板的基础梁的接缝位置不应按普通楼架梁的接缝位置设置,不得有错位。 基础梁上部纵筋接头宜设置在距支座ln/4区域,下部纵筋接头宜设置在跨中区域)。

2、施工缝处筏板钢筋接头长度不够,接头未正确张开。

3、独立基础地板上布置钢筋,长钢筋应放在短钢筋下面。

独立基础底板加固设置

(18G901-3 3-9)

设置基础梁纵向钢筋接头位置(18G901-3 3-9)

4、当筏板面积较大时,搭接长度可按25%接缝比例设置。 但现场仍按50%接头比例设定搭接长度,造成钢接头的浪费。

5、底板纵筋的接头长度有的过长,超过一圈长度,有的过短,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长度。 底板的长肋没有绑成平行的直线,导致同一截面的钢筋数量不同。

受拉钢锚固长度设定(16G101-3 P61)

6、筏封边结构不按规范设计,擅自设定筏上上下纵筋的弯曲长度。

封边结构设置要求(16G101-3 P93)

7、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除外部钢筋外,底板钢筋长度可取底板相应方向长度的0.9倍。 交错放置可节省独立基础钢筋数量。

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但柱中心至基础一侧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时,此时不应缩短钢筋边。

独立基础楼板钢筋长度缩短10%(16G101-3 P70)

02

栏目常见错误

1. 顶侧立柱不弯曲。 16G101规定,当柱外侧搭接时,柱外侧不需要弯曲,但当梁高小于锚固时,柱内侧钢筋则要求弯曲。 优先采用梁锚柱,节省钢筋。

2.顶部中心柱通常需要弯曲,但如果顶部中心柱的纵向钢筋与梁内的直锚相遇,则不需要弯曲。

顶边柱纵筋设置(16G101-1 P67)

顶部中心柱纵筋设置(16G101-1 P68)

3、柱梁接头处柱箍筋未设置或间距过大。 柱梁节点是核心节点,也是抗震的关键节点。 梁柱节点中的箍筋不能省略。

4、钢筋翻转时,柱上下钢筋数量发生变化的区域,未调整下层竖向钢筋长度。 因此,柱纵筋长度不错位,导致节点不错位。

柱梁节点箍筋设置

5、保护层不符合最小保护层厚度。 根据最新规范图集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按最外钢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计算。

6、当暗柱较长时,有的工程场地采用两个U型箍筋组合,并采用搭接连接。 这种做法增加了钢筋的搭接长度,导致钢筋数量增加。 隐藏柱应根据 16G101 图集使用封闭式箍筋。

7、从地面上方H0/3开始设置底部柱箍筋密度区是错误的。 应从基础顶面开始计算(按结构施工图预埋端确定)。

隐柱封闭箍筋设置(16G101-1 P75)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16G101-1 P65)

马镫加密区域设置(16G101-1 P65)

8、施工柱钢筋时,伸入基础的钢筋宜采用封闭式箍筋。 这里的箍筋只是大的外箍筋(不是复合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保护层厚度应>5d(d为柱筋最大直径),这样可以节省部分箍筋。

基础上建造的柱纵向钢筋(16G101-3 P66)

03

常见的墙壁错误

1、地下室外墙横筋(外、内铡)在同一位置搭接,接缝不按接缝比例错开。

2、地下室外墙水平肋缝未设置在最小应力点。 外墙外侧的水平钢筋宜位于跨度中间三分之一或墙高的四分之一处(取较小者),外墙内侧宜位于靠近支撑和支撑处(主要是在带壁柱的地下室外面)。 墙)。

3、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缝位置错误。 根据规范,外墙外侧的竖向钢筋应位于墙高中间三分之一处,外墙内侧的竖向纵筋应位于墙高的四分之一处。墙根高度。 。

地下室水平钢筋缝设置要求(16G101-1 P82)

地下室竖向钢筋缝要求(16G101-1 P82)

4、墙体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过长,应直接按墙体高度测量。 墙体封顶时,墙体竖向钢筋应从下方预留长度中减去,并加到搭接长度上。

立式钢筋连接结构(16G101-1 P73)

5、外墙外钢筋顶部模板未设置保护层垫,导致外墙钢筋裸露等严重后果,最终破坏整个外墙。 外墙外侧与覆盖土直接接触,保护层不小于40mm。

6、结构的一般描述或基本描述未表明屋顶是简支还是外墙弹性预埋支撑。 施工过程中未找到施工基础,擅自组织施工。

外墙纵向钢筋弯曲设置(16G101-1 P82)

7、地下室挡土墙钢筋的正确顺序应为:竖向钢筋在外侧,水平钢筋在内侧。

8、墙体拉杆的绑扎不规范,拉杆的长度、间距或方式不符合标准要求。 例如,墙体的横筋不拉,施工时不垂直拉,而是斜拉。

9、墙体竖向分布钢筋宜敷设在暗柱竖向钢筋外侧100mm处。 根据图集18G901的规定钢结构框架柱计算长度,剪力墙分布筋的设计间距为准。 这样可以节省2个垂直配电条。

拉杆钢结构(16G101-1 P62)

结构边缘暗柱钢筋布置(18G901-1 3-15)

限边暗柱钢筋布置(18G901-1 3-9)

10、剪力墙插筋时,当基础高度满足直锚栓的要求时,钢筋不需要一直延伸到基础底部。 钢筋应采用“二对一”方式插入,并尽量满足保护层厚度>5d(墙体插入钢筋直径),以节省基础锚固区域的横向钢筋钢结构框架柱计算长度,减少钢筋用量。

墙体垂直分布钢筋建于基础内(16G101-3 P64)

04

梁常见错误

1、主次梁连接处,主梁两侧增设箍筋。 主次梁相交处不设置箍筋,仅设置附加箍筋是错误的。

2、梁底部钢筋缺失,造成梁钢筋连在一起,钢筋影响其受力。 绑扎梁底钢筋时,应先将梁升起,并用钢管支架固定。 梁的上下钢筋,包括腰筋全部绑好后,即可降梁。

3、梁钩施工时,一端应为90°,另一端应为135°。 两者都应为 135°。 施工时可先将一端加工成90°,绑扎完成后用扳手弯曲成135°。

主梁和次梁对角箍筋的设置 (16G101-1 P88)

4、非抗扭无框架梁下部纵筋需伸入支架内12天。 现场根据锚固长度设置,会造成钢筋的浪费。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设置(16G101-1 P89)

5、梁孔周围不设置钢筋。 规定严格禁止在梁上开孔,但在梁上开孔却是不可避免的。 补救措施是加固开口。

6、梁缝不设置在应力较小的地方(上纵筋为跨度的中间1/3),而是设置在应力最大的地方。 有些将梁的上部钢筋放置在梁支撑处或附近。

钢筋接头设置范围(18G901-1 2-1)

7、按照次梁高度施工吊杆是错误的。 应根据主梁的高度进行施工。

8、横梁缓冲块做得不正确。 缓冲块强度不够,破碎,导致梁与模板直接接触,露出筋; 有的采用横筋直接支撑板,容易露筋。

9、梁系杆缺失或斜置,有的未系,系杆无法使用。

10、梁第二排钢筋位置不对,与第一排距离过大,无法受力。

吊杆设置要求(16G101-1 P88)

第二排钢筋设置位置(18G901-1 1-2)

11、梁上部钢筋采用系杆接头,但接头处未加密箍筋。 节点处按规范设置横向箍筋,间距为min(5d,100)。 如果使用捆绑连接,光束将变得几乎完全密集。 。 梁的纵向加固最好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非电渣压焊),这样接头处无需加密箍筋,可节省箍筋。

12、梁上部钢筋间距太密,浇筑混凝土困难。

13、多个方向梁交叉重叠,梁上部钢筋无保护层甚至超过梁高度。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将次梁的上纵筋放置在主梁的上纵筋下方来解决。

钢筋重叠区域的箍筋设置 (16G101-1 P59)

14、非框架梁不抗震(一般设计图纸中标注的L梁),箍筋钩直段不需要10d,直段长度只需5d。 (16G101-1 第 62 页)

15、墙、柱中框架梁的锚固长度由梁混凝土确定。 事实上,墙、柱中梁的锚固长度应根据墙、柱的混凝土强度来确定。 这样可以减少锚固长度,节省钢筋。 例如C30梁与C50墙体连接处,三级抗震钢筋节省37d-28d=9d。

框架梁锚杆长度设置

16、梁侧腰筋的设置应按梁腹板高度(即梁高减去板厚)减去梁底保护层计算设置。

17、梁上部贯穿钢筋由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应按小直径钢筋计算。

18、梁上支撑柱时,柱筋在梁上的固定只能采用绑扎、搭接的方法,不允许焊接。

梁侧腰部加固设置(16G101-1 P90)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设定(16G101-1 P61)

设置梁上部不同直径贯穿长度钢筋的搭接长度(16G101-1 P84)

05

常见的董事会错误

1、板筋搭接长度过长。

2、板材上部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板上部的钢筋接头应位于跨中,但设置在支架上。

3、板缝可按25%的百分比要求设置,而不是50%,可节省钢筋搭接长度。

4、双向板下部双向交叉钢筋的上下位置关系应按具体设计说明进行布置; 设计无规定时,短跨方向钢筋宜置于长跨方向钢筋下方。

楼板钢筋接头设置(18G901-1 4-3)

双向板下部钢筋设置(18G901-1 4-6)

5、板底纵筋伸入支架的长度按完全伸入支架施工,规格要求max(5d,b/2)。 按规范要求设定伸出长度,可节省钢筋。

设置板底部纵向钢筋延伸到支撑中的长度(16G101-1 P100)

6、板上部的纵向钢筋伸入支架La内。实际施工时,无论支架多宽,都必须在支架两侧弯曲15天。 当支撑宽度不能满足锚固长度时,需弯曲15天。 如果满足且支撑很宽,则板上部的钢筋可以弯曲,但弯曲长度加上支撑内直段的长度等于锚固长度。 不需要走到支撑的外侧,或者当直段的长度满足锚固长度时,可能不会弯曲,这要根据情况而定。

7、板边钢筋锚固长度若过长,会造成钢筋浪费。 应根据图集要求设置。

设置板边缘钢筋的锚固长度(16G101-1 P105)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