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批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全文)

   日期:2024-03-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676    
核心提示:近日,住建部批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99—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方法及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基本要求;修改了多遇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阻尼比,对不同高度范围采用不同值;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99-2015钢结构施工技术规程,将于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新版本的实施带来了什么?

JGJ99-2015主要技术内容

1、一般原则;

2. 术语和符号;

3、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4、材料;

5. 载荷和效应;

6、结构计算与分析;

7、钢构件设计;

8、连接设计;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0755_钢结构施工工程规范_钢结构施工技术规程

9、制作及喷漆;

10、安装;

11、防火设计;

附录A 钢板剪力墙设计计算;

附录B.无粘结内置钢板支撑墙板的设计;

附录C 埋设垂直缝的钢框架-混凝土墙板;

附录D.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

附录E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计算。

1、明确适用范围;

2、修改补充了高性能钢GJ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和高强度螺栓的材料选用要求和材料设计指标;

3、调整补充了房屋的最大高度; 增加了7度(0.15g)、8度(0.30g)抗震设计区房屋最大适用高度的规定;

4、补充了结构平面、立面规律性的相关规定;

5、修改了标准风荷载值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规定,在计算风振舒适度时增加了结构阻尼比值和楼层竖向振动舒适性要求;

6、增加了相邻楼层横向刚度比的规定;

7、增加抗震等级规定;

8、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和抗连续倒塌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9、对风荷载敏感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承载力设计时,采用风荷载为基本风压的1.1倍,扩大了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计算范围和设计要求;

10.修改了钢结构在频繁地震下的阻尼比,不同高度范围采用不同的值;

钢结构施工技术规程_钢结构施工工程规范_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0755

11、增加了刚重比的相关规定;

12、修改补充了结构计算分析的相关内容,修改了节点域变形对框架层间位移影响的计算方法;

1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效果组合不是强制性要求。 增加了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寿命的荷载调整系数,补充了竖向地震作用为主导变量作用的组合工况;

14、修改补充了框架柱计算长度的设计规定;

15、增加了梁端采用钢筋连接或骨连接时强柱、弱梁的计算规定,以及圆管截面柱、截面柱节点域有效体积的计算公式;

16、修改了框架柱和中心支撑的长细比限制;

17、修改了框架柱板宽厚比的限制; 主梁腹板宽厚比的限制取消了调幅连续梁的轴压比要求,并增加了梁柱连接处梁腹板厚度较小时应采用角焊缝大于16毫米。 规定;

18、增加了支腿桁架和腰部桁架的相关规定;

19、修改了人字支撑、V形支撑、偏心支撑件的内力调整系数;

钢结构施工技术规程_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0755_钢结构施工工程规范

20、修改了钢框架抗震设计连接系数规定。 它们不再作为承载力的抗震调整系数计入,而是全部以承载力的联结系数来表示;

21、修改了框架梁与H型柱绕弱轴的连接。 柱的加劲肋(连续板)应伸出柱翼缘不少于75mm,其宽度应以变截面形式改为梁翼缘宽度。 ;

22、增加了采用电渣焊时箱形柱壁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的要求;

23、修改了梁柱刚性连接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规定;

24、增加了现场焊接梁、柱时的焊接孔形式,并对剪力板与柱连接的焊缝提出了要求; 增加了梁腹板与柱连接板采用焊接的相关内容;

25、增加钢筋梁柱连接形式和骨式连接形式;

26、修改了节点域局部加厚的结构要求;

27、增加了主梁与次梁整体连接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要求钢结构施工技术规程,无需考虑偏心弯矩的影响;

28、增加了拼接梁时弯曲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规定;

29、修改了刚性柱脚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规定;

30.增加了部件预装配的相关内容;

31、增加了钢板剪力墙、异形柱制作允许偏差值的规定;

32、修改了焊缝质量目视检查允许偏差的规定;

33、增加了防火涂料的相关内容;

34、修改补充钢板剪力墙形式、计算、施工的相关规定;

35、增加了屈曲约束支撑设计的相关内容;

36、增加了高强度螺栓的损伤形式和计算方法的规定。

消息来源:建筑技术

 
标签: 民用建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