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公开征求意见,强制安装进入倒计时

   日期:2025-05-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60    
核心提示:近日,备受关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完成起草,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近期,备受瞩目的强制性国家规范《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已顺利完成初稿,现已进入广泛征询公众意见的阶段。这一进展意味着,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在中国汽车领域内的强制安装即将进入倒计时。根据规划,该标准将在2025年6月30日之前结束意见征询。

与目前实行的推荐性规范GB/T 39901-2021相较,新的规范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的推荐性质提升至强制性质,同时拓宽了其应用领域,原本仅限于M1类别乘用车(包括轿车、SUV、MPV等)的适用范围现在扩大到了N1类别轻型载货汽车(总质量不超过3.5吨)。这一变化预示着,今后所有新生产的M1和N1类别车辆都必须装备符合新规范要求的AEBS系统。

下表对比了新旧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

新规定的标准对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的性能设定了更严格的指标,并对系统在不同车速段内的功能范围进行了具体规定。具体而言,针对M1级别的乘用车,其AEBS系统需在10至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范围内有效运作;而对于N1级别的轻型货车,其AEBS系统则需在10至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范围内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规定还明确指出AEBS系统需在20至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范围内准确探测前方道路上的行人、自行车以及电动踏板摩托车等交通弱势群体。特别对于电动踏板摩托车的识别功能,标准设定了24个月的过渡时间,以便相关企业有机会进行技术上的调整与更新。

为了防止AEBS系统的误触发,新标准增加了三个测试项目:

新标准在技术层面与全球法规保持一致,尤其是针对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所颁布的UN R152法规。此法规适用于M1、M2、N1、N2等类型的车辆,并涉及车辆间碰撞、行人横穿等测试场景,同时允许使用仿真测试来替代实际物理测试。通过与国际法规的对比,新标准力求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实力,并推动其与国际标准的融合。

新标准的推行将对我国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带来重大变革。据中汽数据的统计,2024年我国M1级乘用车销量预计达到约2100万辆,N1级轻型货车销量预计约为350万辆。新规实施后,每年将有大约2500万辆新车需配备AEBS系统。以每套系统平均成本2000元来估算,仅新车前装市场的规模就将超过500亿元。通过叠加改装、商用车辆升级以及海外市场的出口业务,我国AEBS产业链的总体规模预计在2027年将实现千亿级的跨越。

在技术路线方面,当前AEBS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三大流派:

新标准并未明确技术路线,然而,对行人及两轮车辆识别的高标准实际上已将低端纯视觉方案的市场空间压缩。这一趋势预示着,融合“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的解决方案或许将占据经济型车型的主导地位,而高端车型则可能朝着“激光雷达”与“高算力”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产品的替代步伐明显加快。AEBS的关键部件长期以来一直被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国际Tier1企业所垄断,至2020年,外资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80%。然而,随着新标准的出台,国内企业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在毫米波雷达、域控制芯片、线控制动等关键技术领域,我国自主生产的比例自2020年起显著增长,由原先不到20%的份额上升至2024年的约45%,并有望在2027年实现超过70%的国产化水平。

AEBS的强制安装截止日期日益临近,各企业纷纷加入了产能竞赛的行列。自2024年起,众多上市公司已对外公布超过50亿元的AEBS相关产能投资计划,其中毫米波雷达和域控制器成为了投资的热点。这场产能竞赛的背后,反映出企业对于新规实施后市场潜力爆发的普遍期待,同时也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洗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