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梦仪
编|王一粟
在618电商盛宴的烽火尚未蔓延之际,物流领域的竞争已悄然拉开了“先锋战”的序幕。
近期传来消息,拼多多公司旗下的多多买菜快递代收服务已更名为“拼多多驿站”,同时该服务已新增提供送货上门的新功能。
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拼多多迅速推进驿站网络的扩张,其证照获取速度之快,堪比狂飙。9月份,成功获得5个省份和城市的经营许可,紧接着10月又拓展至6个新地区。到了2025年,其版图更是直接延伸至青海、吉林等较为边远的地区,甚至深入到了县级市场的细小分支。
这场战略部署并非一时兴起。自2022年起,多多买菜便开始了秘密的筹备工作,通过大规模的地推活动和丰厚的补贴政策,仅用四个月时间便成功将代收服务点的日收件量提升至3000万单,创造了业界的最高纪录。
然而,在迅猛发展的背后,隐忧逐渐显现。初期对设备的投资、门店运营所需的高昂费用,再加上持续不断的补贴开销,使得盈利之路布满荆棘。快递驿站通常需要12至18个月才能实现平均回本,即便得到平台的助力,在补贴减少的情况下,也可能面临压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拼多多将选择模仿阿里巴巴打造完整的物流闭环体系,抑或是坚持轻资产策略,专注于技术支持,这一议题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更关键的是,物流江湖早已是巨头林立。
菜鸟驿站拥有超过十万个服务站点,形成了庞大的网络体系。京东物流凭借“次日达”服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中通兔喜和圆通妈妈驿站也在市场中深耕多年。拼多多驿站作为一匹“黑马”,能否借助社区团购与快递代收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01加速开城,拼多多野心勃勃
如此迅猛的扩张,靠的是堪称“杀手锏”的加盟政策。
拼多多的优惠条件十分吸引人:新设立的快递站点每日最低确保500件快递,每月最低要求达到2000件,快递数量越多,获得的补贴就越丰厚,此外,无需支付任何加盟费用,只需缴纳设备押金即可。
入驻拼多多驿站的首月里,得益于平台的扶持,日均快递代收数量从原本的300件猛增到了1200件,每单的收入达到了0.6元,此外还有承包区业务和补贴的加成,这样一来,每月的收入便轻松超过了万元,这比之前经营的驿站盈利要高出不少。
多多买菜所拥有的数百万线下门店,一旦启动物流系统,便能迅速转变为物流的前锋力量。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拼多多近期已着手要求各驿站站长进行店面装修,即统一悬挂“拼多多驿站”的标识和宣传资料。
此外,经过长时间的购物体验,顾客们已经养成了亲自到店领取商品的习惯,这一行为为多多驿站吸引了大量自然客流。
这种极具诱惑的“躺赚”模式,在行业内引发了强烈震动。
2019年,当菜鸟裹裹推出了“1.8元上门补贴”这一政策,整个行业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资本的运作法则直接而强硬:通过发放补贴来养成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庞大的规模压制和击败对手。
昔日京城,众多住宅区内,菜鸟快递员们驻足街头,搭建起简易的摊位,陈列着鸡蛋。他们指导老人们如何通过应用程序查询包裹,免费赠送鸡蛋的画面依旧清晰可见。
然而,突如其来的转折让人措手不及,补贴的减少速度加快了。即便是备受瞩目的2023年双十一,也没有新增的补贴,这使得那些驿站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不安。
因此,此次拼多多推出的补贴政策,促使众多驿站经营者不惜熬夜更替招牌,由原先的菜鸟驿站摇身一变,投身拼多多阵营,企图从中捞取实惠。
拼多多驿站这波操作,早在多多买菜时期就埋下了“伏笔”。
追溯至2022年2月份,在社区团购领域激烈竞争之际,多多买菜悄然与三通一达、极兔速递以及中国邮政等快递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始尝试涉足快递代收服务领域。
他们当时表示,首批采用该系统的代收点将获得多项福利,涵盖3000元的入驻费用补贴、日最高500元的包裹处理补贴、免费的短信及智能语音提醒服务,同时还有入驻时赠送的PDA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在那时,多多买菜依托“千人地推团队”和“激进的补贴策略”,迅速夺取了众多代收点,大力扩充了线下门店资源。据国金证券发布的研报数据表明,2022年多多买菜的代收服务点每日处理的包裹数量达到了3000万件,而阿里巴巴的菜鸟驿站达到这一数量则耗费了整整7年时间。
当时拼多多并未取得经营快递服务的资格,因此其快递代收服务在多个地区的邮政管理局下达了紧急停业令。尽管之后他们试图通过合作菜鸟驿站来实现“借鸡生蛋”的目的,但最终法院判定其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拼多多显然不会在同一地点犯同样的错误。在重新崛起之前,2024年该公司已在上海、无锡、徐州、南京、滨州、淄博、济南等多个城市,接连取得了设立服务站点并经营快递业务(不包括信件)的批准,而且这些许可证的有效期普遍延长至2028年或2029年。
02拼多多的豪赌能否回本?
不过,看似风光的扩张背后,拼多多驿站正面临“烧钱大战”。
拼多多2024年的年度报告揭示,其收入成本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增幅达到了68%,总计达到了1539亿元。这一显著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履约费用的急剧上升,这其中包含了与物流相关的各项支出。在这些费用中,相当一部分资金被投入到驿站网络的扩张以及运营补贴上。
这种看似吸引人的“零加盟费加丰厚补贴”的商业模式,实则宛如一个永无止境、吞噬资金的黑洞。
各个驿站承受着巨大的成本负担。商业数据派从青岛的一家新设拼多多驿站的小型超市得知,涉及设备采购、店面装饰等初始投资通常高达5至8万元,此外,租金、水电费、人力成本等日常运营开销也在持续增长,目前每月的运营费用大约在2.5万元上下。
根据行业调研所得数据,一线城市的单个驿站每月平均运营费用大约在3至5万元,而二三线城市则大多介于1.5至3万元。
业内流传着一种说法:“快递驿站的盈利周期通常在12至18个月之间”,而拼多多的驿站同样未能摆脱这一“魔咒”。尽管一些新任站长在初期借助平台的补贴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然而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张,他们所承受的成本压力也在持续增加。
平台不惜重金,以丰厚的补贴策略吸引网站管理员和访客,此举可谓出手阔绰。然而,随着补贴的削减,一些网站或许会迅速从盈利的佼佼者转变为亏损的严重者,这对拼多多在资金储备和持续投资方面的能力,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回顾菜鸟驿站的发展历程,其也曾深陷成本过高的泥潭。
起初,为了迅速扩大规模,菜鸟驿站实施了高额补贴政策,以此吸引站长们加入,并且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系统开发以及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6至2018年这一时间段内,菜鸟网络在物流领域的投资总额已突破500亿元大关,这一举措使得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物流业务板块连续数年出现亏损现象。
为克服成本挑战,菜鸟实施了多项策略:首先,通过与快递企业深化协作,有效降低了包裹处理费用;其次,对系统及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提升了运营效能,并减少了人力及物力的损耗。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努力,菜鸟驿站逐步走向盈利,至2023年,菜鸟网络的营业收入达到了658亿元,净利润率也上升至大约8%。
与菜鸟相比,拼多多驿站面临着相似却又更为严峻的成本挑战。
菜鸟借助阿里巴巴庞大的电商生态系统,确保了其快递订单的稳定来源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尽管拼多多用户数量众多,但其电商业务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持续的高额投入可能对其财务状况造成显著影响。
当然,目前这还仅限于物流的最后一环,若要进一步扩大布局,是否会转向关注整个物流链条?那么,在物流布局方面,拼多多究竟是打算“与阿里巴巴看齐,全面投入全链条物流”,还是仍旧坚持“轻资产”的发展策略?
需知,阿里借助菜鸟驿站对仓储及配送等环节进行整合,成功构建了完整的物流链条闭环。而拼多多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频繁的交易场景,完全有能力模仿阿里的模式,实现从仓储至配送各环节的全面连接,进而打造“电商+社区团购+快递”的综合性生态体系,显著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服务品质。
然而,拼多多先前推出的“新物流”技术平台,采用的是轻资产和开放的模式。该平台曾提出的“新物流”发展战略,着重于利用技术力量对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从财务角度分析,实施重资产的全链条物流布局需投入大量资金,并且其回报周期较长;相对而言,轻资产模式下的成本较低,然而却难以对物流流程实施有效管理。
因此,拼多多的发展方向并非局限于菜鸟,而是通过运用算法与数据,将现成的物流网络为我所用,并采取轻资产的发展策略。
03拼多多能否搅局成功?
拼多多的突然发力,彻底打破了物流江湖原有的平静。
物流行业原本就是巨头辈出,菜鸟驿站凭借超过十万家的站点规模,稳居行业领先地位;京东物流凭借自有的运营模式以及“次日达”和“小时达”的快速配送服务,赢得了众多忠实顾客的支持;中通兔喜驿站、圆通妈妈驿站等快递业的传统力量,也凭借各自的物流网络,在末端配送领域确立了稳固的地位。
然而,尽管市场表面看似繁荣,消费者的抱怨声却始终未曾间断。包裹遗失、被误拿、配送延误、取件手续繁杂等问题,成为了现有物流系统中的“顽疾”,同时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打破僵局的契机。
在电商领域,流量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拼多多对物流末端布局的举措,无疑是一步深思熟虑的“战略高招”,其背后蕴含着两层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激烈的流量竞争中,构建自有的多多驿站网络对于拼多多来说,就像是建立了一道稳固的防御工事。在这个用户注意力资源稀缺的时代,谁能够掌握住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接触点,谁就能牢牢把握住流量入口的宝贵钥匙。
通过密集设立驿站,拼多多不仅成功将庞大的用户基础稳固地留在生态圈中,避免被其他竞争者抢夺先机,而且凭借其便捷的服务吸引了其他平台用户转向,仿佛在电商流量的大海中持续扩大自己的“蓄水池”,为后续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审视“升级赛道”,我们可以发现,驿站的线下服务网点已经转变为拼多多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支撑点”。过去那些让人烦恼的退换货程序,往往成了妨碍用户购物体验的“障碍”。
如今,借助驿站线下服务的强大能力,逆向物流流程实现了大幅度的优化,退换货过程变得简便快捷,用户无需再因复杂的售后服务流程而感到退缩。此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还使得用户对平台产生了深厚的信赖和强烈的归属感。
这场由拼多多驿站引发的物流革命,不仅促进了拼多多自身商业版图的拓展,还引领了整个行业向新的竞争阶段迈进。
在未来的物流竞争中,能够巧妙平衡服务质量和成本的企业,必将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