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和Vlog兴起,抖音等短视频平台UGC内容爆发式增长,用户对“电影感”的追求改变影像设备市场格局。普通用户对智能手机拍摄视频画面质感的追求,从“清晰够用”进阶到“电影级叙事”。当下智能手机影像技术飞速发展,专业设备与智能手机、运动相机等移动设备间的摄影技术代差正在缩小。
然而动态范围的局限性仍是手机摄影领域难以跨越的关键弱点。高光部分会过曝,暗部细节会丢失。复杂光照条件下画面会出现断层。这些都是手机影像的严重缺陷。传统多帧合成的HDR方案能缓解部分问题。但存在运动伪影。算力消耗与实时性有矛盾。所以难以真正满足动态视频拍摄需求在这种趋势之下。图像传感器作为移动设备影像功能的核心组件。其重要性越发明显。豪威OV50X出现了。目的是解决这一“撕裂”的需求。它突破了动态范围的瓶颈。还为移动设备影像技术开拓了新的发展道路。
创作革命:短视频浪潮下手机影像的专业化突围
短视频与Vlog兴起,普通用户开始追求“电影感”,对画面质感的要求持续提升。想必每个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拍视频的用户都有过这般经历:逆光拍摄时,窗外风景亮得晃眼,室内人像却黑成剪影;夜晚霓虹灯下,灯箱文字过曝成一片白光,暗处招牌细节全失这正是当前移动设备拍摄视频的痛点——动态范围不足。
为解决这个问题,传统多帧HDR方案依靠逐帧曝光合成。它先快速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后用算法拼成一张高动态范围(HDR)图像。然而这种方式在拍摄视频时不适用。运动物体出现边缘重影、色彩断层等运动伪影。多帧处理对手机算力要求苛刻。导致4K 60fps视频拍摄时发热严重。实时预览卡顿频繁发生。因而用户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现实。拍照片勉强够用。拍视频力不从心。手机与专业设备的差距依然明显。电影机的动态范围可达手机两倍以上。后期调色空间更是相差极大。用户渴望用手机记录日出时分云层渐变。渴望记录夜间街头霓虹层次。但技术瓶颈始终横在眼前。
豪威集团产品市场经理李卓立称 现在多数视频与照片是用智能手机拍的 电影级视频录制功能成了消费者对旗舰手机的核心需求之一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能拍到 而是追求拍得有情绪 比如逆光下保留明暗渐变层次 夜景中捕捉霓虹细腻光晕 这都需传感器突破传统技术框架面对这样的诉求 豪威集团近日推出全新50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OV50X 它采用1英寸光学格式 像素尺寸为1.6微米 专为旗舰智能手机设计 具备单次曝光下拍摄HDR视频的功能 具备优异的弱光性能 具备快速自动对焦功能 具备高帧率功能
据介绍 OV50X 支持四合一像素合并 其最大像素可达 1250 万 支持 180 帧/秒以及 60 帧/秒的高帧率 还采用三通道 HDR 该传感器能拍摄高质量 8K 视频 具备双模拟增益即 DAG HDR 以及传感器内裁切变焦功能豪威集团的TheiaCel™技术能把单次曝光HDR扩展到接近110dB,这在当前同类产品里处于最高范围。另外,OV50X支持100%覆盖率的四相位检测,也就是QPD,它能提供卓越的自动对焦性能。基于豪威集团的PureCel®Plus-S晶片堆叠技术,OV50X能实现出色的弱光性能
这款传感器采用一英寸超大底设计。它标志着旗舰机型手机摄影正式进入“一英寸时代”。在日出、日落、夜间或阴天等具有挑战性的拍摄场景下。它有望媲美专业相机。它能为移动摄影带来前所未有的拍摄体验。
破局之战:OV50X带来手机影像的范式革命
智能手机的差异化创新愈发困难。摄影功能成了厂商竞争焦点。从一亿像素主摄到一英寸超大底CMOS传感器。国产手机在影像技术上持续竞争。目的是满足用户期待。让用户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有高质量拍照及视频拍摄体验大家都知道,成像传感器靶面面积越大。感光能力就越强。成像能力同样越强。所以近年手机行业主流选择是主摄采用大靶面传感器。也就是“一英寸超大底”。
长期处于追赶状态豪威集团于2023年推出了OV50K。它在荣耀Magic6系列高端机型上成功应用。这表明国产高端成像系统已顺利打通供应链联动壁垒。该壁垒涉及“豪威+手机厂商+镜头厂商”。这拉开了国产供应链未来站稳手机高端成像市场的序幕。
新一代的OV50X以OV50K为基础。它采用1英寸光学格式。像素尺寸是1.6微米。通过独有的TheiaCel™技术实现了硬件级动态范围扩展。在多项关键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不仅解决了传统多帧合成方案的运动伪影问题。还为手机影像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表现设立了新的行业标杆
李卓立指出,OV50X的核心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能够自由调配各个CG下的增益值。真正达成了全时3帧LOFIC。而且最大程度抑制了SNRdip。实现了丝滑成像。
二是采用第二代LOFIC电容。实现了400Ke-的满阱容量。将动态范围提升到110dB。拍摄高速移动物体时不会出现鬼影和残影问题。
三是提供三种PDAF对焦模式。在传统HCG和LCG出图模式中嵌入相位差像素。在LOFIC模式下实现业界首个3%密度的PD像素配置。满足从黑夜到白昼、从霓虹到云彩的准确且快速的对焦需求。
四是成功解决了传统LOFIC传感器暗电流问题。把暗电流控制在小于2Ke-/S的水平。这一水平显著优于行业同类产品
OV50X在动态范围、夜景纯净度、对焦速度等核心指标上实现突破。这离不开豪威集团三大“黑科技”协同发力。它们是TheiaCel™技术体系、PureCel®Plus-S架构创新、QPD四相位检测对焦。这三项技术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共同驱动手机影像迈向“电影级”时代。
首先是TheiaCel™技术。它通过横向溢出积分电容(LOFIC)的设计,为每个像素配备一个大容量电容。这个电容用于接收高光照强度下的溢出电子。这种设计不仅实现了单次曝光下的HDR,还解决了传统多帧合成技术中常见的运动残影问题,在弱光条件下实现最佳性能。
其次是借助PureCel®Plus-S晶片堆叠结构来减小模块厚度。配合深阱隔离工艺。再配合低温掺杂工艺。以此降低暗电流。进而实现卓越的光吸收性能。还提升了灵敏度。从而改善了图像质量。并且通过大角度响应有效防止色差问题
最后QPD四相位检测对焦技术达成了100%覆盖率的对焦点布局。它能确保在任何场景下追踪目标都没有盲区。这一技术在HCG(高增益)帧上表现出色。它还在LOFIC帧上实现了对焦功能。它解决了传统传感器在高光和暗部场景下的对焦难题微透镜阵列得到优化。这使得弱光环境下的对焦速度进一步提升。不管是动态拍摄。还是拍摄静态照片。QPD技术都可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与精准度。
这三大技术协同发挥作用。它使得OV50X在动态范围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它让OV50X在弱光性能方面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它还使OV50X在对焦速度上领先于行业。最终手机影像突破了“算法补救”的旧模式。手机影像迈入了“硬件直出即大片”的新时代。
场景革命:开启手机影像的“电影级”纪元
豪威OV50X推出。这标志着手机影像从“记录工具”向“创作平台”跃迁。它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拍摄体验。其对产业的意义远超参数表升级。它填补了手机与专业设备间的动态范围鸿沟。它还重构了移动影像逻辑。从“功能实现”到“体验无感化”。此时创作才能真正回归直觉
从demo机型的实拍对比能看出,OV50X在日出时表现出色。在日落时,它表现也出色。在夜间,它同样表现出色。在阴天等复杂光照场景中,它还是表现出色。不管是高光细节的保留,还是暗部噪声的控制,OV50X都能提供接近专业设备的拍摄体验。它远远优于当前市场上的一英寸大底技术。通过实际拍摄对比,OV50X的技术优势得到了直观呈现。
动态范围对比
在室内逆光环境下拍摄视频时,OV50X的DCG+LOFIC模式能捕捉到更多细节。在夜景环境下拍摄视频时,该模式同样能捕捉到更多细节。此模式下,高光部分不会过曝。暗部细节也能得以保留。整体画面更加均衡。而在相同场景下,传统DCG模式往往会出现高光过曝的问题。在相同场景下,传统DCG模式还会出现暗部细节丢失的问题
夜景霓虹表现对比
在夜景环境里拍摄视频时,OV50X的LOFIC技术展现出卓越低光性能。相比之下,广告牌不会出现过曝情况。较暗的店铺广告牌,其细节能更清晰地展现出来。
夜景人物表现对比
在夜间逆光街景的人物视频里。与当前市场上的1英寸传感器相比。OV50X在10ms曝光时。能更均衡地展现人物面部细节。也能更均衡地展现背景环境细节。在33ms曝光情况下。同样能更均衡地展现人物面部细节。还能更均衡地展现背景环境细节
李卓立透露,豪威OV50X会在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进行量产。它已经和新一代高通骁龙等主流手机处理器平台完成了深度优化适配。到时候,该传感器将随着Ultra旗舰智能机首次发布上市。它会为高端手机市场带来全新的影像技术标准。这将推动1英寸传感器从“高端专属”变为“旗舰标配”。
展望未来,李卓立认为LOFIC技术将朝着多个方向进化。首先要进一步提升满阱容量,目标是达到600Ke-以上,从而覆盖人眼可见的全部动态范围。其次要增加CG档位,从当前的三档(HCG、DCG和LOFIC)增至四档甚至五档,减少SNRdip现象,让画面更平滑,进一步提升画质。再者要降低功耗,借助先进制程和优化设计来延长设备续航。然后要提升帧率,目标是达到8K60帧,以实现更流畅、更清晰的视频体验。最后要优化对焦性能,确保在极限场景下也能准确对焦
5G传输成熟了。AI实时渲染也成熟了。在此情况下手机影像从“记录工具”进化成“创作平台”。当专业级视频创作不再依赖沉重设备。影像的权力进一步回归到每个创作者手中。李卓立称 为达成“摄影平权” 豪威集团会把LOFIC等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 下沉到更多不同尺寸传感器 像1.3英寸和1.5英寸的 拓展至非旗舰机型 还会将应用场景 拓展到运动相机 无人机等移动摄影平台 满足不同设备对高动态范围和低功耗的需求 保证在各种拍摄场景下 都能提供高质量图像和视频
OV50X引发的连锁反应会推动8K流媒体全面爆发。会推动云端剪辑全面爆发。会推动多设备协同全面爆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能用手机拍出属于自己的“电影大片”。这场新纪元的起点。正是此刻。
而是在为移动时代定义光影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