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厂商之间竞争激烈,不断地内卷,开发者面对这种情况,不知该如何是好,不知该如何选择和行动。在百度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用这样的话语来描述大模型和应用开发的生存状态。
他称,开源中国一年新增 150 万开发者。同时,开发者充满焦虑。去年第四季度,国内有 49 个大模型更新发布。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增长到 55 个。最多的时候,一周有 8 个模型。大模型迭代速度快,模型能力越来越强。有开发者担心,自己所做的应用会被大模型快速迭代覆盖掉,从而白费功夫,所以不敢放心大胆地做应用。
李彦宏表示,这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其一,开发者确实需要去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从而避开大模型自身发展的延长线;其二,日益强大的模型能力为开发者开启了更多的可能性,“只要能够找对场景,选对基础模型,有时还需要学习一点调模型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做出来的应用就不会过时。”
他强调,芯片和模型如果没有应用,就没有价值。模型的数量可能会很多,然而在未来,真正能够统治这个世界的是应用,应用才是最为重要的。
今年开始后,DeepSeek 在大模型领域展现出强大态势,仿佛掀翻了牌桌。对于百度 AI 而言,进攻成为其继续留在牌桌的唯一机会。
李彦宏透露,百度的多个应用已接入满血版 DeepSeek ,并且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百度专门举办了一场专门讨论 DeepSeek 的分论坛。但 DeepSeek 并非无所不能。它仅仅能够处理文本,无法理解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百度的很多客户需要多模态能力。而且 DeepSeek 在一些场景中幻觉现象较为严重,例如如果数字人直播时幻觉出一个买一赠一的优惠,商家将会遭受惨重损失。此外,它还存在速度慢、价格贵等问题。
当天,百度发布了文心大模型 4.5 Turbo 以及深度思考模型 X1 Turbo。与文心 4.5 和 X1 Turbo 相比,这两个模型的速度更快。并且,它们的价格分别下降了 80%和 50%。李彦宏发布了多款 AI 应用,包括高说服力数字人、通用超级智能体心响 APP、内容操作系统沧舟 OS 等。这些应用覆盖了 AI 数字人、代码智能体、多智能体协作等赛道。同时,他宣布百度全自研的 3 万卡集群已点亮,该集群能够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全量训练,还可以支持 1000 个客户同时进行百亿参数的大模型精调。
李彦宏去年表示围绕应用而言,智能体是他最为看好的 AI 原生应用发展方向,当时这还属于“非共识”,而到了今年,智能体已成为 AI 应用的代名词。在其中,代码智能体 Coding Agent 是最近半年 AI 应用进展最为迅速且最为火爆的赛道。全球陆续有 cursor、devin、lovable 等一系列代码智能体涌现出来。在百度内部,工程师大多会使用文心快码等辅助工具来写代码。同时,百度还有好几万非技术人员,这些非技术人员会使用无代码编程工具“秒哒”。
百度在今日对“秒哒”进行了升级。李彦宏举例说,有一位陕西的果农,利用秒哒无代码开发工具,做出了一个能够售卖苹果并且可以自动算账的应用;还有一位退休师傅,借助秒哒无代码开发工具,创建了一个能够进行车位登记、访客登记、维修登记以及社区活动公告的居民服务应用等等。
李彦宏称,全球的程序员数量接近 3000 万,而全球人口有 80 亿。随着技术门槛逐渐降低,每个人都有机会具备程序员的能力。他还表示,如果依然像过去那样每天只是一行一行地编写代码,那么就没有赢得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