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极越汽车“闪崩”这一情况已经确定无疑。如同众多供应商那般,李红星迅速前往了极越汽车的总部,并且在其办公区住了下来,他试图挽回那笔巨额的垫资,然而,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纪录片《激流》第二季采访显示,夏一平透露 2023 年 4 月极越已遭遇资金问题。公司账上资金原本仅够维持 2 个月,可当时身为 CEO 的夏一平并未对外提及此事。之后通过削减各种成本,得以存活至 2024 年。夏一平还透露,在 2024 年 12 月 10 日,董事会决定让极越进入最小运营状态,只留下 40 至 50 人。事发后,极越汽车对外总欠款额达到70亿元。
“赌徒”心态
李红星没有充足宽裕的储备资金。他给极越汽车垫资的 3700 万元,是通过房屋抵押以及向亲戚借款获得的。然而,垫资似乎是不得不走的合作之路,一方面极越月均投流需求超过 1000 万元,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采用现金结算的投流模式,所以李红星为了维持业务运作,只能努力去筹措资金。
很多人对李红星垫资存在欠考虑的疑问,对此李红星解释说,这是行业的一种现状且无法改变。他表示大家都在进行垫款行为,要与汽车厂商开展业务、做那些相关事情,所以不得不去垫款。然而,他也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犯了错误。我要进行垫款,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不过,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我并没有那么多的钱,所以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止损的目标。到了那个特定的地方,就应该及时停止,不应该去追求那么大的额度。我没有做好安全边际方面的工作。
李红星当时虽已突破自身能力圈,但他毅然选择相信。他用“盲目自信”和“赌徒心态”来形容那时的自己,觉得这个业务自己能够把控,觉得背后的激励很厉害,百度和吉利很厉害,有这两个大公司在加持,他也相信自己。他认为自己手里有多少筹码,顶多把筹码“赌”完就可以了,他不但自己要“赌”完,还打算再去借。
极越汽车曾经在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
李红星称,这件事从本质上来看并非“赌博”。它是一项正常的业务,属于受法律约束的商业范畴。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运用了过多的杠杆来处理事情。他承认这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
夏一平认为百度和吉利会给予极越汽车帮助。在《激流》第二季的采访中,2024 年 6 月底,夏一平与吉利李书福见了面。他希望解决三个问题,其一,希望李书福为极越提供帮助并站台融资;其二,若资金出现问题,能否将账期拉长;其三,希望李书福出面见一见李彦宏。2024 年 7 月 5 日,李彦宏与李书福有了一次见面。然而,在这次见面中,夏一平并未被邀请。夏一平觉得这次见面之后,两人的交谈进展得较为良好。并且他坚信,百度和吉利方面会持续对极越进行投资。但随后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 5 个多月之后,“闪崩”现象突然降临。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有报道,多位极越内部人士以及知情人士透露,股东百度原本打算向极越汽车再次投资约 30 亿元。然而,在百度对极越进行财务审计之后,发现极越的账面上存在很大的“窟窿”。基于此,百度决定不再投入资金。这一行为直接致使极越汽车的资金链出现断裂,并且突发“原地解散”的情况。
极越汽车的供应商李红星
回忆起当时突如其来的变故,李红星形容事情刚发生的那几天,“突然有那么多东西压在身上,未来和身体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身边借钱的人以及自己的员工,仿佛整个世界都变了。”他表示自己难以接受,处于“万念俱灰”的状态。这件事突然发生,是他从未觉得会发生的事情,并且事情规模那么大,让他很快就陷入其中。事发之后,李红星只得遣散了自己公司的大部分员工。
创业中有一句话犹如在黑夜中行走时的明灯。李红星觉得,有时难以看得很远,只能在黑夜里看清那有限的距离,然后慢慢去探寻摸索。对于创业者,他期望能够通过学习来避免一些错误的出现,降低认知上的偏差。与此同时,要根据自身拥有的资金数量和能力大小,去管理相应规模的团队,在这个限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强化风险意识。
盘活还有多大可能性?
李红星表示到现在也没有放弃。事情发生后,他自己一直在进行各种努力和尝试。他还看到夏一平在寻找新的资方,“首先他们没有放弃,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个方面。另外,我自己会利用法律手段,该起诉就正常去起诉。包括还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性,我都会努力去寻找解决方案,看看能否挽回一些损失。””《激流》第二季中夏一平坦言想要盘活公司,自己没有躺平。
李红星介绍,年前他没开展太多工作。年后,公司的一些业务陆续得以恢复,这让他逐渐调整过来。目前公司大约有 10 个人左右,并且已经承接了业务。不过他强调,现在的业务都不会轻易垫款,只赚取自己提供服务所应得的钱。他解释道:“什么是服务的钱呢?就是凭借能力、依靠服务以及依托专业所获得的钱。”他表示,与之前的公司规模相比,自己没有落差感,反而觉得很轻松。
我认为不管欠多少债,都只需面对这种现状,既然已经发生就应该去接受,不接受也无济于事,要调整好心态。早上该去跑步就去跑步,该陪伴家人就陪伴家人,让自己恢复过来。李红星还谈到,这件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涉及监管部门层面、消费者以及供应商等。大家应该更加谨慎地做决策,经过思考后去判断是否要与这样的车企合作。车主的利益需要被保障,受损害的供应商需要得到补偿,背后的员工以及他们的家庭,他们都是普通人,难道这些人就应该被欠款吗?其实通过监管是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
李红星表示,自己对亲戚心怀特别的感激,像老婆以及父母等家人,给予了自己正向的鼓励。并且他也要感谢极越汽车这件事的出现,“它让我拥有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我对世界有了别样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李红星称自己听闻了一些良好的消息,其中有已经存在重组方案等情况,然而当下这些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李红星谈到,依他之见,极越汽车有被拯救的可能,因为许多用户认可车本身。他也认为,“从产品角度看没问题,但重组后能否售出是另一回事。”他觉得极越汽车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在于百度公司。“要是百度退出或出现其他情况,大家或许就会有信心。”百度是个大问题。到现在它已经没了耐心,也不愿意投入了。原因是它的战略重心发生了转移,不再愿意在这方面花钱了。
李红星觉得,百度与吉利采取合资的这种形式以及所形成的股权架构存在问题。倘若能够通过重组来把这个问题处理好,并且要是有资方愿意进入的话,那么盘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李红星向新黄河记者举了个例子,他说极越汽车就如同两个有亲生儿子的家庭,接着领养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不在家里养,而是在外面养,还请了保姆去看管和照顾。大家都希望小孩能成长得好,然而却没有尽到责任,甚至在小孩还没长大时,就想从小孩身上获取回报和反馈。
夏一平透露,在 2023 年 4 月时,极越公司账上的钱原本仅够维持 2 个月。
大家认为这样的逻辑,小孩子能够健康长大吗?能够心理健全吗?李红星反问。他觉得,这是不是有点要拔苗助长的意味呢?他认为,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也没有投入那么多,就不可能让小孩子成长起来。
夏一平曾说,资本也好,背后的股东也好,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发展业务,这会有很大的原因。李红星在复盘自己的遭遇时分析,他总结下来,公司在股权架构成立之初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李红星称,自己并非在替极越汽车进行夸赞。因为自身经历了此类事情,所以有了一些思索,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评判。他表示:“作为供应商,从我的角度出发,将我所看到的情况以及感受,也就是事实的模样描绘出来罢了。”同时,他强调对于这件事,还是最期望能够出现一些良好的结果。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