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真不做旧”的国际设计新地标

   日期:2023-08-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465    
核心提示: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迎来封顶封围的关键节点,昔日老工业厂房在“腾笼换鸟”后实现新生。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负责人相虎介绍,改造后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总建筑面积1.一期为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计划明年4月全面完工;二期位于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北侧,为老厂区配套用房,改造后将兼具办公和商业用途;三期还要建设下沉广场,融入毯式街区整体规划。

一座新旧交融的国际设计新地标,正式亮相城市副中心。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迎来封顶封围的关键节点,昔日老工业厂房在“腾笼换鸟”后实现新生。

北京国际设计周于2009年首次举办,目前已成为北京重要的年度国际文化活动。然而,历届精品与每年设计新品却缺少集中展示空间。为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决定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旧钢构厂房,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便落户于此,由原北泡轻钢厂区的夹芯板车间改造而成。

改造

“不拆真不做旧”

夹芯板车间是建成于1999年的单层老厂房,当年主要用于生产压型钢板、夹芯板等建筑材料。20年后,厂房外墙及屋顶已破损锈蚀严重,但厂房内部的钢构件具有典型的工业特征。如何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设计团队遵循“不拆真旧钢构厂房,不做旧”的理念,完整保留了原有内部空间结构,具有工业风的钢梁、钢柱被特意外露,以留住老工业记忆,同时通过结构加固、增加空间夹层等,满足未来使用功能。

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负责人相虎介绍,改造后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结构,是张家湾设计小镇片区体量最大的更新改造工程。由于厂房结构从一层增加至三层,钢结构跨度从过去的6米增加至最大24米,基于荷载要求,项目团队需要在利旧基础上对原主体框架结构进行加固。

纪念

用原生态工艺

留住老工业记忆的体现,还有建筑东、北立面的红砖幕墙,由6.2万块手工陶土砖构成,每块手工陶土砖的尺寸为长280毫米、宽50毫米、高50毫米。光影之下,仿佛从旧时光中走来的红砖幕墙,既呼应了北泡轻钢厂区现存的红砖建筑,也表达了对张家湾工业历史的尊重。“每一块陶土砖都由工人手工砌筑而成,严格对缝,精度要控制在0.5毫米。”相虎说,这样的手艺只有经验在20年以上的老工人才能掌握,“真的是十里挑一,淘汰掉好几批人,才找到能胜任的老师傅。”

慢工出细活。28天的时间,老师傅们以匠人的态度,一块一块将陶土砖砌筑就位,一人一天只能砌筑约2.5平方米。“只有原生态的工艺,才是对往昔传统最好的纪念和传承。”相虎表示。

规划

整体分三期建设

据了解,北泡轻钢厂区将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计划明年4月全面完工;二期位于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北侧,为老厂区配套用房,改造后将兼具办公和商业用途;三期还要建设下沉广场,融入毯式街区整体规划。

设计周期间,这里将打造最大的户外展览场地;日常将开展设计类主题活动,带动张家湾设计小镇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