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的逐渐衰退,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废旧工业设施和工业废弃地被拆除、重建,这不仅是在抹去城市工业的痕迹,无视城市的文脉、割裂了城市的固有肌理,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
在地产开发的热潮渐渐退去之后,更加注重传承和文化再生的城市更新,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这不仅可以改善工业废地的原貌,也延续了工业文明的历史,让城市记忆得以留存。
本文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伯利恒SteelStacks为例,来看看一个被废弃的、美国曾经最大的工业棕地,是如何蜕变重生为享誉全球的艺术文化园区的!
百年钢厂的前世今生
SteelStacks的前身,伯利恒钢铁集团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伯利恒的炼钢厂。伯利恒钢铁集团是一家活跃于20世纪的重头工业集团,在全球各地都设有工厂。集团1857年成立于宾夕法尼亚州Lehigh Valley的Lehigh河岸,占地1800英亩,是在战舰铸造、重型军械冶炼、工业和建筑业钢结构模组等领域独领风骚的钢铁集团。
然而上世纪80年代美国基础建设、房地产和汽车船舶等行业发展的停滞,导致钢材市场面临着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1995年,集团不得不停止了在伯利恒市的冶炼活动并关闭了厂房,从而终止了当地的工业历史以及成千上万蓝领居民与工厂密不可分的生活模式,厂址就此被废弃。
为了使场地能够在未来继续使用,2005年,炼钢厂标志性的高炉和周围一共126英亩的土地被重新改造成现在所看到的SteelStacks文化艺术园区。
园区是对工业棕地的重新构想,其根据废弃场地的原有肌理旧钢构信息,对部分关键性的结构进行了改造,为其带来全新的视角和体验,从而使园区成为了能够适应21世纪需求的独具特色的社区空间。
设计在尊重场地历史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融入艺术、娱乐场所与活动,充分激发了社区振兴的力量,将废弃工业场所的历史与可能性展现在大家面前,表现出了设计对于社区复兴的重要作用。
同时,项目使改造后的钢铁厂和新建的社区及商业街实现了无缝衔接,重塑了城市、当地社区、大学与制造业遗产之间的联系,并在生态环境、活动运营等方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提升了整个伯利恒市和李海山谷地区的社区凝聚力。
如今,SteelStacks已经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艺术文化娱乐园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休闲场所,向每一个前来的访客诉说着伯利恒曾经无比辉煌的钢铁工业文明。
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
占地9.5英亩的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坐落在标志性的炼钢炉正前方,这5座炉子曾“称霸”伯利恒的城市天际线长达一个世纪。
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改造的关键部分是构建一条贯穿园区的曲线型道路,同时要创造出足够的空间,以满足Levitt Pavilion露天剧场容纳2500名观众的需要,并使其与园区主入口Founders Way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这一做法不仅将带来独特的交通流线,同时也能使炼钢炉成为一处强大的背景。在统一园区景观的同时,相互独立的区域包含了多样且灵活的功能空间。
面向游客中心的入口广场
SteelStacks入口广场是由园区内最古老的仓库建筑改建而成的,其中建筑的顶层被改建为ArtQuest的办公场所;其北侧的节日庆祝中心则由研磨车间改建,除了节庆活动之外,也承担临时展览、快闪集市和餐饮服务等相关功能。
ArtQuest Center
ArtQuest Center是一栋四层的建筑,设计目标是为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提供适宜的空间。
一层是Palette&Pour餐厅,这里除了提供美味的餐食,还有一个Williams Brew舞台,艺术家们会在这里进行令人振奋的表演。
二层可以举办画展和小型活动,三层和四层则是著名的Musikfest Café。美国最大的免费音乐节Musikfest是园区每年的盛事之一。而usikfest咖啡厅就是音乐爱好者的天堂和多功能音乐会场地,这里可容纳400位宾客用餐。到了晚上,咖啡厅的落地窗可以俯瞰灯火通明的高炉,十分梦幻。
此外,每周四,周五和周六,这里还会邀请当地艺人举办小型音乐会。顶层还有一个小型电影院旧钢构信息,同时也作为轻餐饮和酒吧的休闲用途。
PBS演艺制作中心
PBS演艺制作中心位于ArtQuest Center东侧,是PBS39台的总部。这里含有两个电视节目摄影棚和一个大型公共教育中心,除了日常的转播,PBS39还负责所有园区演出活动的媒体输出。
ArtsQuest和PBS39中心前的活动空间
这个活动空间可用作小型表演、室外用餐以及室内外活动的额外场地,空间包含坐席区、舞台和一个高30英尺宽70英尺的架空桥型雕塑,雕塑横跨道路,连接了广场和利维特花园。每当夜幕降临,桥的顶部都会燃起火焰,象征着伯利恒钢厂不曾熄灭的钢铁文化之焰。
家庭野餐及游乐空间
家庭野餐及游乐空间,位于鼓风机房的对面,由存放高炉零件的大型工业仓库拆除一半之后改建而成,中心位置放置了来自仓库中的巨型齿轮,为位于园区南侧的大量住宅社区的家庭提供了天气晴好时的完美去处。
Hoover-Mason栈桥
Hoover-Mason栈桥高46英尺,长2000英尺,曾是伯利恒钢铁厂的主要结构,现在成为了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的“骨架”,也是园区最受欢迎的设施。
曾栈桥是为了满足从距离高炉1km外的新建操作设施运输大量矿石的需求而建成的,将矿区与工厂核心的高炉连接起来。作为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成功地再利用的下一阶段,HMT新步行空间一期重新设计的栈桥于2015年6月开放,500m长的高架步道满足人流通行、历史演绎以及多种娱乐用途。沿着与运输车相同的轨迹行走,游客可以穿梭于工业遗迹之间,近距离的观看壮观高炉设备的每一个细节,也能够将园区周围的历史建筑和重要景观尽收眼底。
栈桥一个入口位于游客中心,另一个入口位于吹气机房的任一端,可从Wind Creek停车场或PBS 39校园末端进入。栈桥上的花草围绕着既有的树木设置,季节性的植物为全年带来不同的观赏乐趣,使游客能够欣赏到多样且充满变化的栈桥风景。
Levitt Pavilion露天剧场
Levitt Pavilion露天剧场是园区的核心区域,其半室外的不规则形剧场被设置在高炉的正前方,这里每年夏天会举办50场免费的家庭音乐会,同时在没有活动的时候作为社区的娱乐场地,面对所有市民开放。自2011年7月开放以来,Levitt Pavilion已举办了近450场免费音乐会。
除此之外,园区内遍布公共艺术装置,历史讲解标识也贯穿了整个园区,包括交互式的数字程序,提供语音导览、历史讲解以及包含大量历史照片及资料的数据库,讲述了关于旧钢铁厂房的史实,让每一个到来的游客,都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各个场所中无处不在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气息。
项目的主要设计意图是打造非凡的场景和设施,充分利用炼钢炉的壮观尺度,使其为全年的节日、艺术活动和音乐表演提供背景。夜里的炼钢炉和园区更加亮丽,即使在没有特殊活动的时间里也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从白天到傍晚再到夜间,园区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体验,使其成为当地及全世界的家庭和个人受欢迎的公共空间。
经济、生态皆可持续
由于园区内的土壤现状不能被扰动或穿透,大部分的土地无法进行挖掘,场地在改造时面临许多环境上的挑战。
设计师将既有建筑的地基进行了大面积拆除,把可渗透的地表材料替换为不可渗透的材料,尽可能缩减了暴雨径流,并将植物引入原先荒芜的场地,使园区的生态量得以增加。同时通过低强度的照明减少能量消耗。
考虑到夏季的天气,入口广场、野餐及游乐空间都种植了树木,同时保证了从炼钢炉向集会和表演区域的视野不受阻碍。地面层使用的材料包括自生锈的耐候钢、镀锌钢、深色地砖、花岗岩、混凝土以及熔融粘结骨料,共同塑造了粗糙而起伏的场地特征。
该设计为场地带来了惊人且积极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建立了一种社区意识,让原本废弃的场地重新恢复了活力。
这个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提高了园区经济的可持续性,促进了私人企业的发展以及旧建筑以和周边场地的利用,同时为社区中既有的企业提供了支持。
SteelStacks立足于伯利恒城本地的社区与文化,将当地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工厂历史遗迹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休闲活动场地,并通过全年不间断的免费艺术活动提升园区的活力,也为当地艺术家的孵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为这个前身为工业重镇的小城经济振兴作出贡献。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的成功为在衰退地带中重新发掘出经济和社会价值提供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