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设计管理的价值体现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原名: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
文/刘小燕 毕炫 欧洋
与时相互竞争,与古代进行创新。因为它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所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就产生了,并且又树立起了西安的新地标。华润置地作为这个项目的代建方,对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了全过程的统筹安排。
NO.1
管理目标与价值体现
1.1 管理目标
华润置地是国内很有实力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凭借在深圳湾的代建管理经验,公司集结了各大区的管理精英,为西安增添了数座城市地标。华润置地的高品质综合体设计管理经验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结合业务板块的资源优势,为政府和使用者提供专业且卓越的代建管理。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设计之初,就将高效率、高品质、优成本、优运营作为目标,而在这组城市地标级重要公建落成之时,这些也成为检验设计管理工作最精准的“验收规范”。
乌兹别克斯坦一中国合作展览会©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1.2 设计管理价值体现
华润置地具备传承并带入整合大型商业综合体全价值链资源的能力,据此制定了项目的设计管理总体策略,该策略包括专业化、强管理、重品质以及高标准。同时,华润置地会输出设计管理经验,与国际先进场馆进行对标,持续对设计进行优化,统筹并协同内外部资源,协助政府以高质高效的方式完成项目实施,推动大型场馆精益设计管理的有效开展。
专业化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过程中,全专业管理人员从各个维度对建筑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保会到运营阶段,他们也持续推进专业思考和设计优化。从建造到维护,同样如此,不断让建筑功能趋臻至美。
对设计供方及顾问进行管理,管理措施系统、规范且严格,涵盖合约、会议、图纸、交底、变更、现场等多种管理形式。定期对供方履约情况进行评价,整个管理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都规范有序,并且顺利通过了内部和政府的审计。
重视品质:在项目建设的全阶段,都高度关注项目的品质。从效果方面、功能方面、使用体验方面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全面掌控整体情况,紧紧抓住细节之处。各个专业相互联动进行管理,以规避交叉出现的灰色地带。华润置地有“安全坚固、功能适用、美观精致、易维护、耐久、节能环保”这六维度的高品质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高品质的维度。同时,把“易于施工、利于运营、以人为本”当作重点考虑的维度。并且将“适用、实用、好用”贯穿在整个设计优化的过程中。
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根据不同的地点和情况编制适合大型场馆项目的设计管理标准,这样能有效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以及技术的标准化,从而确保高标准的管理思维和举措能够持续不断地注入到项目管理过程中。
南/北侧立面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NO.2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设计管理实践
2.1 规划方案演变与落地
5. 将南侧 2 个净展面积 1 万 m²的标准展厅优化为净展面积 1.6 万 m²的超大展厅。超大展厅是精装修的多功能展厅,不同规格的展厅能为不同展会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此超大展厅可举办万人大会、文化演艺、体育赛事等活动。南广场与规划的湿地公园仅一路之隔,并且还可当作市民活动场地。
多轮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这涉及到 gmp 建筑师事务所(包括左上、右上、左下部分)以及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右下部分)。
2.2 功能完善
2.2.1 展会结合、地上地下互联互通
采用地上连桥的方式来确保室内的通达性,同时利用地下通道加强展会的交通联系及整体性。在展览馆、会议楼和进博馆之间增设了地上连桥,这些连桥的外观是全玻璃幕墙,给人一种通透轻盈的感觉。连桥由 2 个混凝土结构的桥墩以及 130m 长的钢结构桥身构成,中间的净跨为 67.5m,宽度为 6.5m,桥墩坐落于绿化隔离带,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连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地上连桥被设计成全封闭的廊道,并且配备了全空气空调系统,以此来提供全天都舒适的室内环境。连桥的两侧安装有自动扶梯以及电梯,这样能方便人员的流通和行走。在连桥的吊顶内部设置了动力插座,同时在竖腹杆上设置了挂钩,为预留简易展览功能做好了准备。
地上连桥
地下车库设计了地下通道,其净宽为 6.75m,能够方便人车以及后勤管理在会展场馆之间进行联动,进而提高在不同工况下的提车效率。地下通道在会议楼那一侧与下沉庭院相连接,并且在局部引入了自然采光,以此来优化通道的环境。地下车库还同时为周边规划的酒店等公共建筑预留了能够连通的可能性。
地下联通道效果图©上海康业
2.2.2 核心功能空间布局
场馆功能要做到多样化和实用化。大展厅从单一功能变成了多重功能,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设施的使用强度和时长,在建筑建成后对其进行最好、最有效的利用。一期安排了 2 个精装修的多功能展厅和 4 个规模合适的标准展厅;二期安排了 4 个重型展厅和 2 个标准展厅。重型展厅下面没有地下室,所有展厅都是无柱的高大空间。
登录厅实景照片©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多功能展厅万人大会实景照片©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2.2.3 纯室内双层中央廊道
二层的中央廊道是展览馆室内交通的核心。它连接着一、二期的 3 个地块,还串联起 12 个场馆。在设计初期,原本打算把中央廊道设计成半室外的开敞空间。然而,考虑到西安冬冷夏热且尘土较大的情况,我们建议结合中央景观庭院来设置室内廊道,这样既能完善功能,又能优化交通环境。一层的净高为 5m,二层的净高为 4m,在具备较高舒适性的同时创造了有利的商业价值。建筑体量中部有多个内庭院。内庭院的两侧是室外通道。这些室外通道既方便了室外通行,又能为廊道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及景观条件,同时还兼顾了消防使用。
中央廊道剖面图©gmp建筑师事务所
中央廊道一层©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内庭院©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2.2.4 配套功能完善
把运营需求提前到前面,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提供资料,使会展配套更加完善,包括餐饮、办公、VIP 休息室、地下商业广场。在能够满足大型展览和万人会议使用的条件下,在中央廊道的两侧布置配套商铺(包含餐饮)、展会办公用房以及 VIP 会谈休息室。商铺主要分布在中央廊道的二层,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商业走廊。展览馆一期总商业面积约为 7323 平方米。其中包含一层有 15 个面积在 25 到 210 平方米的 VIP 休息室及办公室,还有 10 个面积在 60 到 200 平方米的商铺;二层有 35 个面积在 50 到 350 平方米的商铺。此区域提供餐饮配套服务,并且为展会期间的独立运行预留了交通条件。每个展厅最少会配备 1 间 VIP 休息室。
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地下面积并且完善配套功能,把展览馆南广场地下一层的部分车库调整为配套服务用房。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设计并且减少现场的拆改,通过将南广场的 4 个下沉庭院串联起来,形成了地下商业广场(调整的面积大约为 12000m²),这样就满足了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也打造出了可以对外开放的员工餐厅。由于使用功能从车库变更为配套服务用房,防火分区出现了变化,所以需要增加消防疏散的宽度。主要有以下措施:把原本设计的两处小下沉庭院进行扩大,同时调整楼梯的宽度;在两侧的大下沉庭院各自增加一组室外扶梯。
大下沉广场
小下沉广场
2.2.5 展厅货运门数量及规格优化
这样使得货运流线更加灵活。每个展厅原本布置 4 个 4.5m×4.5m 的货运门,现在变更为多功能展厅共布置 10 个货运门,其中南北侧各有 3 个 6m×5m 的货运门,东侧或西侧设置 4 个 7.7m×6m 的货运门;标准展厅共布置 8 个货运门,南北侧各有 2 个 6m×5m 的货运门,东侧或西侧设置 4 个 7.7m×6m 的货运门。
东/西侧货运门©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2.2.6 根据运营需求调整香槐二路定位
展览馆一期横跨香槐二路,这对南北地块场馆的联合使用影响较大。香槐二路以北有 4 个展馆,若单独使用,距离登录厅较远,不利于主办方办会,所以这 4 个展厅的使用率低于南侧的 2 个超大展厅。我们建议把市政路香槐二路纳入会展用地,这样能加强南北地块的整体性,也能使地面交通更便捷,还可以作为蓄车场和室外展场。将香槐二路纳入展览地块后,在东西两侧设置了管理门房和伸缩门。原道路区域以及南北方向到建筑边界内,除了保留地下出入口和通风口之外,其余空间都被设计为硬质铺装。这种硬质铺装的形式与建筑周边保持统一。同时,取消了相应的道路照明,而将景观照明布置在了建筑幕墙上方。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硬质铺装的最大化,有利于满足该区域后期的各种运营需求。
香槐二路优化后效果图©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香槐二路西安摩博会展场©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2.3 品质提升
2.3.1 中央廊道增加天窗
展览馆一期南北地块之间的连桥,其宽度约为 54 米,长度约为 100 米。在连桥内的东西两侧,布置有进深 15 米的展览配套用房。中间的交通走道,宽度约为 24 米。从室内采光效果以及绿色节能的角度来考虑,对中央廊道连桥的吊顶机电管网布局进行了优化。在交通走道的上方,增加了一个宽 4 米、长 84.2 米的带状采光天窗。这样做既提升了廊道的品质,又可以将其作为临展空间。
天窗节点图©TJAD
天窗实景图
2.3.2 超大展厅增加遮光遮阳帘
考察了德国的相关展览场馆,并且结合了展览运营顾问的建议,为具备演艺和万人大会功能需求的 1 号多功能展厅设置了全遮光卷帘,这些卷帘主要布置在东西侧的玻璃幕墙以及南北侧的三角排烟窗上。使用的是带轨道的遮光卷帘,能够实现自动遮阳遮光的功能。
遮光帘的材质有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或 PVC,它具备 100%的遮光率以及 100%的抗 UV 性能西安通达钢结构有限公司,电机是品牌管状电机。大面的遮光布不进行焊接,而是结合幕墙吊杆以及立柱间距来进行布置,将布幅宽度设定为 2250mm,高度每 6m 一道。会尽量选用小尺寸的电机,以防止卷帘盒过大而对幕墙的透光效果产生影响。遮光帘能够实现分区的电动控制。它预留了接入楼宇系统以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接口。每个分区都配置了一组符合用电量标准的 EPS 备用电源。在消防报警启动之后,这些备用电源会自动切换。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满足消防救援以及疏散的要求。
遮光帘节点图©华纳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提供
遮光帘现场打样及看样
2.3.3 易建造、好维护:立面造型优化
华润置地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担任代建方。它在尊重原设计的前提下,从后期运营维护的角度提出了优化建议。比如,展览馆立面实墙有收分,能与西安老城墙相呼应。然而,由于西安沙尘较多,增加墙体层次容易积灰变脏,日常清理较为困难。所以,最终建议取消收分,保留那种具有厚重感且更便于维护的石墙做法。多方磨合之后,整体项目既达成了良好的建筑效果,又降低了运营方日常的维护成本。 整体项目经过多方磨合,实现了不错的建筑效果,同时降低了运营方的日常维护成本。 多方磨合使得整体项目实现了良好的建筑效果,并且降低了运营方的日常维护成本。
立面墙体收分效果图©gmp建筑师事务所
现场样板段
现场实景图©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2.4 高品质落地,工艺样板先行
2.4.1 展场地面做法研究
展览馆一期南广场和展厅周边硬质景观采用了石材和混凝土地坪相结合的方案。原设计中,石材铺装带之间是混凝土地坪。但在现场打样后发现,混凝土容易导致色差问题,并且表面起砂情况严重,难以达到高品质的要求。经过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和研究,建议把原有的混凝土地坪优化调整为金刚砂地坪,这样可以保证颜色的统一以及表面的均匀。
素混凝土及金刚砂现场打样图
2.4.2 石材幕墙转角做法样板比选
在设计品质管控上,从材料选择这一角度开展工作,同时从设计排版等角度开展工作,还从关键节点构造等角度开展工作,以及从效果审核等角度开展工作。对幕墙、景观、室内的平立面设计排版进行严格把控,通过多方案实体样板进行比选,以此来确定关键部位的效果。严格落实“样板先行”的管理要求,提前确定样板和样板段,把控材料和工艺的呈现效果西安通达钢结构有限公司,防止在大面积施工后,因呈现效果不理想而导致大量的拆改。制定设计样板选型定板的管理方法,构建起送样的流程,搭建起看样的机制,确立定样的规范,形成样品存档的体系,从而达成样板的精细化管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审核流程。
石材幕墙转角做法效果样板比选
2.4.3 展沟盖板
展沟及盖板是展厅重要的设备管沟,在满足会展工艺的同时,需考虑重载碾压、坚固耐久、轻便好用等因素。展览馆一期设置有 2 层地下室,展沟和结构梁存在交错情况。若展沟布置宽度及深度较大,钢制盖板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起翘、不平整等问题。经多项目对标以及对运营使用情况的调研,建议展会常开启的展沟宽度应不大于 0.6 米,深度不大于 1.0 米。展览馆二期在一期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提升了盖板的强度,并且展沟尺寸优化后采用单块盖板,这样能避免车辆碾压后拼接盖板翘起。与此同时,设有地下室的展厅要注意地下室顶板梁的布置,尽量采用与展沟平行布置的单向梁,以避免影响展沟的深度。展馆如果管线较多,可以采用主展沟和次展沟相结合的方式。主展沟的尺寸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计。展位的机电接驳点都被布置在了次展沟中,这样做便于开启盖板以及进行办展接驳的工作。
二期展沟节点图©TJAD
展沟现场打样及看样
NO.3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设计管理实践
3.1 超大空间BIM的运营与管理
为保证高大空间能有高品质的施工以及日后的运维,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以下简称“会议楼”)的管理方提出要求,要使用 BIM 技术和 4D 扫描技术,以此来高效地辅助细化装饰构造节点的做法。在施工过程中,要解决与幕墙、机电、结构、室内等专业之间产生的碰撞问题,建设智慧场馆,并且为日后的运营维护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
各层桁架高度(钢结构剖面)©TJAD
3.1.1 机电穿桁架设计优化对运维的影响
配合设计管理对机电 BIM 设计进行深度优化,同时辅助运维对设备管线进行精准管控,以提升维修的便利性。在设计管理期间,要求核心区域的机电管线不外露,达成全机电穿桁架的设计目标,确保室内净高。为此,结构和机电设计借助三维技术予以辅助,与钢结构模型展开同步验证和协调工作,对结构腹杆、桁架碰撞管线的区域进行修改调整,优先对机电管线进行调整。各楼层结构桁架高度大概在 4 到 4.5 米,这种高度情况不利于对装饰天花以上隐蔽空间进行检修。于是通过对机电管线进行避让和穿行的优化处理,设置了检修马道以及相应的落脚点。
主通道机电管线在桁架上方分析模型©TJAD
3.1.2 室内外幕墙模型精益设计管理
会议楼的幕墙体系较为复杂。上、下月牙曲面的造型使得每一块铝板的尺寸都不是标准的。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通过采用 BIM 下单的方式,来提高材料尺寸的精准度。并且要优化铝板的排版方式,同时为日后的维修提供补单的数据支持。利用 BIM 模型来整合和验证室内装饰造型与月牙幕墙之间的交接关系,以此解决上、下月牙造型与室内天花以及墙体交接时发生碰撞的问题,进而确保室内外月牙铝板的排版原则保持统一。
幕墙系统模型示意©TJAD
为解决碰撞问题,要确保装饰结构安全和装饰面完整。尤其是室内上月牙两端装饰铝板与钢结构间的模型碰撞,依据现场钢结构施工的实测反馈,要及时优化调整结构与室内模型的交接关系,以保证装饰铝板曲面造型的美观性。
幕墙夜景照片©杨邦胜
3.1.3 装饰模型精益设计管理
室内设计扩初阶段要求设计院提交室内重要部位的控制模型。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室内装饰能与机电进行专业交叉配合,能指导设计深化,能明确装饰细部收口关系,也能解决装饰标高、综合排版等技术问题。装饰综合天花的排版需要与机电设备反复进行碰撞和验证,要整合灯具、风口、消防等设备的尺寸,在天花平面中进行合理布局,以将其对装饰造型的影响降到最小。机电专业依据相关布点提资,借助 BIM 技术对管线穿插关系进行合理设置,防止功能与装饰发生碰撞,以保障装饰细节能够高品质地呈现。
天花与挡烟垂壁模型进行了整合(在左边);天花与风口模型进行了整合(在右边)©杨邦胜
3.2 优化超大空间隔墙系统
在主体施工图深化阶段,设计察觉到传统砌筑墙体构造无法满足高大空间建筑的建造以及装饰需求。为了能够降低墙体的荷载以及厚度,达成结构的安全性与持久性,在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等项目进行对标之后,打造出了适合本项目的钢龙骨轻质隔墙系统。结构墙体的高度在 8 米到 18 米之间。根据防水方面的设计要求、消防方面的设计要求、装饰方面的设计要求以及隔声方面的设计要求。最终将其优化为大约 30 种隔墙剖面大样。
隔墙施工过程
隔墙沿高度、长度方向每隔 3m 需设计一道钢结构圈梁和构造柱。隔墙高在 5 至 8m 时,圈梁和构造柱的截面积为 H300mm×100mm×6.5mm×9mm;隔墙高在 8 至 16m 时,圈梁和构造柱截面为 H300mm×150mm×8mm×12mm。底部导梁与混凝土地面交界处需设置防水层。底部导梁处室内外地坪要有不小于 150mm 的高差。这样能防止因积水而导致龙骨锈蚀。装饰结构和饰面材料依托墙体生根,需经过结构力学计算来确定生根方式和生根点间距。装饰面层要经过计算来限定单平米装饰荷载。装饰构造与隔墙之间需设置空腔以满足声学要求,避免产生声桥。
石材与墙体连接构造(左);装饰构造生根预留(右)
中国一中亚实业家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其运营保障团队进行了合影,该合影由华润置地有限公司负责。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为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之后该名称被更改为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
业主:西安浐灞生态区会展事业发展中心
建设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代建单位: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设计分管领导(代建):王松涛、沈少跃
设计部负责人(代建):李明
专业设计负责人(代建)分别是周金凤、刘小燕、陈静、欧洋、史红星(建筑);梁兆麟、吕冰峰、万乐(结构);王江涛、李静、高鑫(机电);景光、冯良磊、毛肇玮(景观);屈超、毕炫、惠青睿、闫杰(精装)。
规划设计: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规划):李毅、于珊珊等
方案设计: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方案)分别是曼哈德·冯·格康,尼古劳斯·格茨以及玛德琳·唯斯。
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方案):苏文
实施阶段的设计团队有赵梦桐,还有许海峰,以及曾子,再有胡宇轩,另外王芷菲也在其中。
中国项目管理(方案):蔡磊、屈梦璇
结构顾问(方案):sbp 施莱希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方案):WES 魏斯景观建筑
幕墙顾问(方案):Inhabit 英海特工程咨询公司
初步及施工图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初步及施工图):汤朔宁
项目经理(初步及施工图):邱东晴
设计团队中负责初步及施工图的有:余雪悦、胡军锋、董天翔、华轶亮等从事建筑方面的工作;许晓梁、姚树典、李旭等负责混凝土结构方面的工作;丁洁民、张峥、吴宏磊、张月强、郝志鹏等负责钢结构方面的工作;周谨、邵华厦、朱青青等负责暖通方面的工作;施锦岳、张晓燕、张恺等负责给排水方面的工作;陈水顺、武攀、周程里、施国平等负责电气方面的工作;杜明、赖坚、姚稼澍、张陆陆等负责 BIM 方面的工作。
总建筑面积:207 112㎡
地上建筑面积:约 128 000㎡
设计时间:2017-2019
建成时间:2020.03
作者介绍
刘小燕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建筑设计资深经理。
毕炫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室内设计副总监。
欧洋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建筑设计高级经理。
本文节选自《建筑技艺》杂志
2023年2月刊
(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