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是山东科技大学历史较为悠久的学院(系)之一。历经近 70 年的发展历程。学院目前设有 7 个系。还有 4 个专业。以及 1 个实验中心。学院具备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具备工程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 2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院的教职工有 120 人。其中教授的人数是 20 人。副教授的人数是 35 人。博士生导师的人数是 14 人。有一位是全国模范教师。有 3 位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有 1 位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有 1 位是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 1 位是山东省教学名师。
学院获得了 2 项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学院获得了 26 项省部级科技学技术二等奖。学院获得了 300 余项授权的国际专利和发明专利,出版了 60 余部著作,在国内外发表了 1700 余篇论文,其中有 400 余篇被 SCI、EI 收录。
土木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02
[id_1030343888]
土木工程学科从 1958 年开始招收本科。2016 年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专业评估。2019 年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专业复评。该学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该学科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 B-等次。它是山东科技大学 9 个进入 B 类学科之一。它拥有土木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岩土工程学科在山东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为重点建设学科,同时还是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设岗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也属于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该学科拥有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结构实验大厅
一大批校友成长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建设骨干。
03
学院教师代表性人物
王来教授简介
王是博士,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和教授。他还是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山东省教学名师。他担任土建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同时也是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兼任多个重要协会的理事和委员,包括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钢协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中国钢协空间结构分会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幕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山东省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讲《结构力学》等课程,同时担任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的负责人;主讲《钢结构》等课程,且是山东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的负责人;主讲《空间钢结构》等课程,还是山东省教学团队“土建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负责人。曾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获得全国煤炭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1 项。
主要的研究方向包含钢结构、组合结构以及结构抗震等方面。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种纵向和横向项目,数量达 30 余项。曾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以及三等奖 2 项。公开发表了 70 多篇研究论文,其中被 SCI/EI 收录的有 30 余篇。出版了 12 部著作(教材)。获得了 30 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有 10 余项。
乔卫国教授简介
乔卫国是博士,也是教授,还是博士生导师,他是山东科技大学的教学名师。目前担任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这一职务,同时兼任山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以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他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等称号。主要致力于城市及矿山地下工程岩体的支护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子课题,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课题,总计 15 项;完成了 40 余项企业委托的项目;公开发表了 60 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 5 部专著和译著;获得了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 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 4 项二等奖。
王崇革教授简介
王崇革是博士,也是教授,还是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他现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同时兼任山东轨道交通学会副理事长。多年来,他承担了多项纵横向科研课题,并且致力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山东新世纪钢结构,先后主持了 2 项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他在国内外发表了 40 余篇论文,还主编了 3 部教材,如《建筑力学》等。获有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的教学成果包括一等奖和二等奖,还有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在湖北省有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有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科学技术二等奖,山东省煤炭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获得了青岛市青年科技奖等诸多奖励。
王清教授简介
王清是工学博士,也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是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目前,他担任山东科技大学纳米工程研究院院长。同时,他还是中国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以及元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他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s in Applied Sciences》《Advanced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国际期刊的主编,并且是多家国际期刊的编委和特约审稿人。此前,他曾担任日本 NANOCRAFT 科技公司研发部部长兼首席科学家,以及日本产业技术综合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13 年获聘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2014 年从日本归来,到山东科技大学工作。主要开展功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方面的研究,以及其在结构损伤识别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期刊上用中文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山东新世纪钢结构,用日语发表了一些论文,用英语发表了 160 多篇学术论文,其中 120 多篇英文论文被 SCI 检索系统收录。获得了 30 多项授权专利,其中包含 20 多项发明专利,还获得了 2 项授权国际专利。
王刚教授简介
王刚是博士,也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还是青岛市拔尖人才,担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院长。他兼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同时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以及地下空间分会理事,还是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幕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作为公派访问学者,他曾留学于日本长崎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荣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还荣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其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支护理论与工程实践;岩体的流变理论与实验研究;多场耦合的理论与应用。主持并完成了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获得了 40 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出版了 3 部学术专著,发表了 70 余篇被 SCI/EI 收录的论文。
欢迎加入山科官方新生咨询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
(群号:586199154)
这里有热心的学长学姐为你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