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结构体系中框架梁塑性铰区构造措施的规范要求

   日期:2025-04-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90    
核心提示:近年来钢框架结构体系用的越来越多,“框架梁塑性铰区设置侧向支撑”经常被设计人忽略,我们来看一下相关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近年来钢框架结构体系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设计人常常忽略“框架梁塑性铰区设置侧向支撑”这一情况。让我们来看一下相关规范或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 年版)中,有第 8.3.3-2 条,此条规定为: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 中的第 5.2.13 条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 被称作《高钢规》,其中的第 7.1.4 条规定如下: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的第 5.3.2 条对框架梁塑性铰提出了要求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2025,并且这一要求已升级为强制性条文。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梁柱节点除要满足抗震计算的要求外,还需对框架梁的塑性铰区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这样能保证在大震情况下钢框架的梁端进入弹塑性状态,使梁端塑性铰能够以延性耗能的模式正常工作。同时,也能确保在塑性铰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大的侧向变形而导致失稳破坏。《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第 5.3.2 条的条文说明中充分体现了该区域构造措施的重要性。

需要采取怎样的构造措施呢?可以分别按照上翼缘有楼板以及上翼缘无楼板这两种情况来进行考虑。

框架梁上翼缘与楼板可靠连接时,可参考《抗规》第 8.3.3 条文说明的做法,也可参考《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 第 5.2.13 条文说明的做法,不过有几点需要注意。

梁上翼缘需要与楼板保持可靠的连接。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选择设置隅撑的连接方式。

隅撑或加劲肋需设置在梁端 0.15 倍梁跨附近,且设计文件中要注明尺寸。特别要注意的是,若梁端采用梁端扩大或加盖板连接的方式,就应在塑性区外设置竖向加劲肋,同时要设置隅撑与偏置的竖向加劲肋相连接,可参照《高钢规》图 8.5.5b。

⑶若是梁截面高度或梁跨度较大时,建议设置多道加劲肋或隅撑。

当框架梁的上翼缘没有楼板时;可以采用《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16G519 中的做法;该做法在第 58 页;具体为 1a 或 1b 的做法。

当依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的第 17 章进行性能化设计时,框架梁的梁端塑性耗能区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2025,需符合第 17.3.4 - 2 条的相关规定(此规定仅针对工字形截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