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是中国今年首个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它也是大型活动之一成都钢结构天沟防水,且是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在这些大型活动中,它参加国家最多,入境人数也最多。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东方。
东安湖体育公园是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核心场馆,其总建筑面积约 32 万平方米。该公园包含“一场三馆”,分别是 4 万座的大型甲级体育场、1.8 万座的多功能体育馆、5000 座的游泳跳水馆和综合小球馆。项目由华润置地负责配建,安装公司承担了“一场三馆”项目的钢结构、金属屋面安装以及“三馆”的机电安装工程。
走进东安湖体育公园,能看到正圆形的“飞碟”在熠熠生辉。太阳神鸟被放大 270 万倍,仿佛在主体育场上空振翅欲飞。主体育场作为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主场馆,被评为 40 个中国新地标之一。7 月 28 日,盛大的大运会开幕式将在此隆重举行,届时将点燃大运会圣火。
大运会期间,体育公园的“三馆”里,有一座能容纳 1.8 万座的甲级多功能体育馆。这座体育馆将承担体操小组赛以及决赛的任务,并且会在此共产生 14 块金牌。
3000 座的甲级游泳跳水馆主要承担游泳比赛项目,此馆将产生 42 枚金牌;充满成都元素的小球馆在大运会期间会作为体操项目的训练场地。在打造大运场馆时,安装公司把“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大运办赛理念贯彻其中,并且应用了多项“黑科技”,将“绿色办赛、智慧大运”贯穿于大运会场馆建设的整个过程。
建证 智建蓉城新地标
三馆一场的总用钢量达到 2.75 万吨,这个重量大约等同于 4 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它是国内少见的正圆形体育场,其建筑结构较为复杂,施工的难度也是比较罕见的。
钢结构封顶时刻
其中成都钢结构天沟防水,体育场观众席悬挑平面桁架施工难度最大。它向内延伸了 45 米,如同人伸出的手臂一般,把整个屋面给托举了起来。在施工过程中,有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刘树屯等行业专家教授到现场进行指导。安装公司运用钢结构装配式施工,通过在地面进行拼装,分片吊装,在高空进行对接的方式来进行钢结构安装,最终顺利地完成了 50 米高空中屋盖钢结构的完美合拢。
体育场屋面施工同样极具挑战。屋面的设计自下而上采用了檩条支撑系统、天沟排水系统、岩棉保温系统、铝板装饰系统等 7 大系统。整个屋面由 13 层构成,并且做到了“滴水不漏”。
BIM模型
安装公司利用现场 3D 扫描进行逆向建模,从而输出定位点数据。通过 BIM 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出图,能够 1:1 高度还原现场情况。并且将安装精度精准地控制在 1 - 2 毫米之间,很好地还原了设计美感。在檩条施工过程中,安装公司采用了模块化拼装技术,把 88 榀整体模块分成 176 个单元来进行吊装施工,最终顺利且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场馆要正常运转,电力保障很关键。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以及小球馆的机电安装工程包含着很多内容,有 6 万余米桥架,有 12 万余米管道,还有 25 万余平米风管等。这些像“毛细血管”一样的管线,对保障三馆实现各项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安装公司借助 BIM 软件搭建了各专业管线的 3D 模型,还渲染了关键路线的三维漫游,从而找到了最优的施工方案。同时,采用装配式机房的 CDMA 施工技术,达成了高效率的安装,并且做到了无动火以及“零误差”的安装效果。
三维漫游动画截取
保障 专业护航迎盛会
专业提供保障,全力护航大运。在大运会期间,安装公司的专业保赛团队会从各个方面保障三馆的空调系统稳定运行,保障通风系统稳定运行,保障防水系统稳定运行等,从而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舒适的比赛环境以及观赛环境。
2021 年 4 月,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第十四届全运会体操资格赛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馆圆满落幕。在此期间,安装公司负责了场馆的电力供应维保工作。
比赛期间,央视有 200 多人的宣传团队驻扎在场馆。他们参照奥运会的信号制作水平和技术标准来进行赛事直播。从 4 月 29 日到 5 月 9 日,这一共 11 天的时间里,东安湖体育公园开馆的总时长超过了 120 个小时。电气保障工作需要从早晨 7 点一直持续到深夜 12 点。安装公司的项目经理陈慧星带领着电气保赛团队。他们对赛场的照明区、媒体工作室、拍摄区等 7 大区域的 3000 多个点位进行了检测巡查。最终,由于保赛团队的专业维保,现场的灯光照明和供电保障平稳运行,没有出现任何失误,也因此获得了各方的好评。
目前,安装公司有 47 人的保赛团队再次进驻东安湖体育公园。他们会充分运用之前的保赛经验,参与现场多轮的全要素演练,全力确保赛时现场能够运转得顺畅。29 天之后,当成都大运会的主火炬在东安湖畔被点燃,世界将会迎来一届必定不同且必定精彩的大运盛会!在这盛会的映照下,安装公司将擦亮二局的品牌,展现出央企的担当。
媒体聚焦
用匠心智造建证大运荣光
此次开放日活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