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制定背景
加快钢铁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材料产业和装备领域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这需要持续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标准供给水平,持续完善能满足资源节约、轻量化、易拆解、易回收、高可靠性以及长寿命等要求的产业标准体系。从工程建设方面来看国际规定钢结构用钢板,随着大型结构以及桥梁建设的推进,工程建设对厚钢板的需求在逐渐增多。实际中结构或构件不同位置处的内力通常不同。按照最大受力截面进行设计时,钢板强度无法充分发挥。纵向变厚度钢板的应用,是实现充分发挥钢板强度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优化结构设计,节约钢材用量,这也是开发和研究纵向变厚度钢板的初衷。
纵向变厚度钢板,也就是 LP 钢板,是通过特殊变厚度轧制工艺轧制而成的。这种钢板的厚度沿轧制方向会发生变化。它具有节省钢材以及减轻结构重量等诸多优点,被称作节约型绿色钢板。它有利于结构的优化设计。其特殊截面能够满足船舶、桥梁、建筑等钢结构中不同的减量化设计要求。同时,还能减少焊接工作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结构安全性等。正因如此,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钢铁生产厂家和建筑工程行业的青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标准的制定会明确技术标准的内容,使其统一。这样一来,纵向变厚度钢板就能拥有更广泛的推广价值。
二、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对热轧纵向变厚度钢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术语和定义,还有分类及代号等方面。同时规定了订货内容,以及尺寸、外形、重量等。在技术要求方面也有明确规定,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也都包含在内。并且规定了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此标准适用于一般结构和工程用厚度在 10mm 至 400mm 之间的热轧纵向变厚度钢板。本标准依据产业需求,因 LP 钢板具有特殊形状,所以定义了 LP 钢板形状名称以及不同厚度段的名称等,将其名称明确并加以规范。同时规定了实际工程应用中 LP 钢板的型号和新的标识方法,确定了这种特殊产品重量的计重方式,明确了变厚度钢板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取样制样方法,并且规定了变厚度钢板在厚度、长度、宽度及外形方面的测量方法等。
三、标准实施意义
目前我国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能达到较高水准。然而,因受到相关标准规范的限制,该产品在国内市场尚未得到大面积广泛使用。本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国钢铁产业中这一新型材料的标准空白,其指标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艘 17 万吨级的货轮国际规定钢结构用钢板,在建造过程中使用 2500 吨 LP 钢板,这样焊缝长度或许会减少 700 米,节省的钢材能够达到 218 吨。将 LP 钢板应用于桥梁建设和建筑结构中,最大能够节约 20%的钢材用量,具备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从材料方面满足船舶、桥梁、建筑等钢结构中不同的减量化设计需求。这样做可以推动减少焊接的工作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对提高我国纵向变厚度钢板的生产技术供给能力,以及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篇文章或报道转自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