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山东频道
3 月 2 日,齐峰新材有两个集装箱出口表层纸准备发往德国。这些表层纸搭乘了淄博内陆港开通后的首趟“淄博至黄岛”五定班列。四个小时之后,这些货物抵达了黄岛港。
以往运输采用汽车,一般需要 8 个小时或者更久。齐峰新材外运部的刘经理告知记者,因为在淄博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已提前完成所有通关手续,到达黄岛港后,只需进行登记核对就能直接通关。黄岛港的货物吞吐量很大,以往在等待船期的同时,还得等候通关,港口的货物堆放以及装卸都需要额外支付费用。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快速出关,这种感觉非常好,能够无忧通行。刘经理表示。
淄博人长久以来有一个梦,那就是建设内陆港,如今这个梦终于变成了现实,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常金亭感慨万千。
3 月 2 日上午,淄博内陆港的首趟“淄博至黄岛”五定班列出发了。这趟班列满载着货值 1100 万美元的货物,是从淄博保税物流园区鸣笛开行的。(董晓沅 摄)
2009 年时,淄博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开始建设。2011 年,该中心正式封关运营,且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2019 年,监管货值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8.1%,一线进出口货值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63.3%。2011 年,我市开通了省内最早的淄博至黄海的铁海联运班列。2018 年,我市成为山东省“齐鲁号”欧亚班列四个首发城市中的一个。
2020 年 3 月 2 日之前,淄博人的内陆港之梦一直处于渴慕状态。直到 2020 年 3 月 2 日,在市委、市政府改革开放赋能行动的指引下,凭借与山东港口集团的战略合作,淄博人的内陆港之梦才得以真正实现。
真正把港口功能移到淄博,在内陆港就能办完所有进出关手续,货物进入港口就等同于进入了关境,货物离开港口也就相当于完成了出关,这便是内陆港。常金亭表示。
淄博内陆港 3 月 2 日启用后,实现了便捷通关,达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吸引了很多业内外贸企业的特别关注。
鲁泰集团是我市的老牌外贸企业,它对内陆港的启用充满期待。鲁泰集团进出口部的负责人张兰称,外向型经济向来是内陆城市的薄弱之处,淄博在这方面相较于港口城市而言,存在先天的劣势,而内陆港实际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此过程中,物流成本的降低以及通关效率的提升将会为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大桓九公司的负责人张琛告知记者,过去公司主要凭借单纯的陆路运输。当增加了铁路运输这一备选项后,出口企业便有了更多运输渠道可供选择。在此期间,海铁联运与海陆联运相比,更具有成本优势,能够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并且会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金晶集团的淄博地区生产基地主要从事玻璃的生产与销售业务。该行业属于“大进大出”型,产品运输以及原燃料运输的费用,对企业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成本。在 2019 年,仅金晶集团淄博地区的出口运费就达到了 1275 万元。
集团位于淄博高新区,并且拥有铁路专运线。淄博内陆港的启用,这一情况无疑为公司的原燃料和产品从青岛港的运输从汽运改为铁运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降低运输成本奠定了基础。金晶科技的铁路专运线是充分利用淄博内陆港的一个绝佳条件青岛鲁泰钢结构,金晶愿意利用自身的铁路专运线为周边企业提供服务。
淄博保税物流园区的一位负责人告知记者,内陆港开始启用之后,对于我市的外贸企业来说,通过内陆港进行通关,其物流成本从保守的角度估计能够减少 10%以上,并且这里还没有算上运行效率提升以及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之后所带来的潜在效益。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的唐绍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内陆港设立给本区域进出口企业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节省交易成本。所有的进出口贸易都在本区域完成,这使得企业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在进出口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青岛鲁泰钢结构,哪怕是微小的交易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也会对企业产生非常显著且深远的影响。
这种资源型经济结构决定了国际海铁联运的巨大需求。淄博与山东港口集团牵手了。这不仅圆了淄博人长久以来的“内陆港”之梦,也必定会碰撞出更多耀眼的火花。
淄博地处内陆,且远离江海。它将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从而实现了与大海的无缝对接。淄博的开放梦想,就是向海而生。
记者点评:开放梦想 向海而生
3 月 2 日,“淄博至黄岛”五定班列满载货物缓缓驶出淄博保税物流中心。承载着淄博人数十载开放梦想的淄博内陆港正式开启。不临海的淄博,终于拥有了真正的内陆出海口。淄博由此有了更多拥抱世界的机会,能够融入全球产业链。这是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加快建设开放型城市的重要举措和成果。
家门口就是出海口。对于淄博的很多外贸企业而言,这意味着物流更加便捷,资金运转更为迅速。这带来了运营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率的大幅提升。在显性效益的背后,隐含着潜在的能量,这种潜在能量会随着内陆港运行的不断成熟而加速释放,为淄博企业以及淄博经济的开放型发展之路赋予新的强大动能。
无水港具有水大鱼大的特点。中欧班列可西连欧洲,“淄博至黄岛”五定班列能东接青岛。打通国际海铁物流至内陆港后,给产业基础雄厚且位于齐鲁的淄博带来了全新的国际化物流、贸易、产业发展新格局,也为其带来了开放发展的新坐标。这片港湾无水。它凭借着通达强劲的物流血脉,以及与山东港口集团的合作优势,在促进本地外贸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能够吸引大批外贸企业和货代公司入驻。这样能激活淄博的外贸和物流行业,带动进出口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营商环境的提升以及双招双引的大突破,从而催生水大鱼大的局面,形成产业与贸易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的新生态和新格局。
内陆港开通了,这把淄博从鲁中腹地推到了开放的最前沿。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全力打造开放型城市。内陆港的开通,既是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的有力之举,也是重要成果,同时还是淄博构建多元化出口渠道,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关键一步。东与青岛相连接,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主动地进行对接和融入,由此开始兴起态势,实现了与中国山东自贸区以及上合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的全面融合。坚持平台思维与生态思维,通过打造国际化平台来推动淄博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产业生态进行优化,这会为淄博的凤凰涅槃和加速崛起之路增添强劲有力的助力,而保持开放的姿态并采取行动,也会成为淄博的城市新名片,引领淄博走向内陆城市出海之路、开放之路以及高质量发展之路。
开放体现着一种探索的勇气,展现着一种向前的胆魄,蕴含着一种通达的实践。淄博怀揣着开放的梦想,依海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