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钢结构行业】
从调研情况得知,天气转暖后,建筑工地开始逐步恢复施工。这使得对钢结构的需求会进一步释放。当下钢价处于偏弱震荡的状态,部分下游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采购。库存有小幅的累积,资源库存月环比上涨了 1.82%。钢结构行业受到专项债提速的影响,日耗表现环比提升了 4.55%。预计在三月,钢结构行业的需求会平稳增长。
2、【机械行业】
调研数据表明,机械行业的样本企业,其原料库存在月环比方面增加了 5.91%。整体库存的消化速率有所提升,原料可用的天数相较于上月上升了 4.19%。元宵节过后,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开始逐渐启动,基建项目也在逐步好转。
3、【家电行业】
从调研情况得知,国补政策已被人们深刻铭记。空调的内外销情况都较为景气,样本企业的原料库存,与上月相比增加了 8.17%。订单的表现显示出需求较为强劲,新增了家电产业的分布点,这使得家电行业的赶工节奏变得较强。为了应对宏观消费市场,生产端的资源消耗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4、【汽车行业】
调研数据表明,汽车行业的样本企业,其原料库存相比上个周期下降了 0.63%。同时,原料的日耗也环比降低了 1.28%。尽管汽车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由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市场前期的库存消化情况较为一般,这就使得汽车行业的用钢量出现了小幅的下滑。
一、下游终端行业市场
1、钢结构行业平稳增长但压力犹存
Mysteel 进行调研后得知,到目前这个时候,钢价的走势处于窄幅波动的状态。下游的采购主要是以刚性需求为主。部分大型企业会直接从钢厂采购资源。市场贸易资源的流通表现呈现出走弱的态势。不过,资源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钢结构行业的需求处于恢复的阶段。多数终端企业新接的项目订单正在逐步启动。得知钢结构行业样本企业的原料库存月环比增长了 1.82 个百分点。对于当下的钢构行业需求预期,商家的心态较为普通。生产加工的积极性依然存在。生产饱和度比较高。
从用钢表现方面来看,调研的钢结构企业样本订单显示,3 月份月环比新增订单增加的企业所占比例为 38.2%。与上月相比,增幅达到 24.72%。市场用钢需求方面,风电项目审批速度放缓,导致需求减少。装配式建筑政策补贴已经落地,工业厂房建设加速,这将使对钢结构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后期的刚需订单会受到实时市场订单的影响。
房地产投资在数据方面,其下行速度有所放缓,推动销售以及清理存量依然是重点。2024 年,全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为 100280 亿元,相较于上年下降了 10.6%。其中,住宅投资达到 76040 亿元,下降了 10.5%。2024 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屋施工面积是 733247 万平方米,比上年降低了 12.7%。其中,住宅的施工面积为 513330 万平方米,且呈下降态势,下降幅度为 13.1%。房屋的新开工面积是 73893 万平方米,处于下降状态,下降比例为 23.0%。在房屋新开工面积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 53660 万平方米,下降幅度为 23.0%。房屋的竣工面积为 73743 万平方米,呈现下降趋势,下降比例为 27.7%。其中,住宅的竣工面积是 53741 万平方米,下降比例为 27.4%。房屋空置率处于较高水平,这使得企业的资金回流速度变慢。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了房地产行业链,还对用钢需求产生了影响。
央行在 2025 年召开宏观审慎工作会议并提出要求。2025 年,要对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进行探索拓展。需健全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要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以助力房地产市场停止下跌并回归稳定。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了会议并提出要求,要运用好“白名单”机制,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合理融资需求。
2、工程机械行业继续收窄 反馈一般
Mysteel 调研显示,机械行业的样本企业,其原料库存月环比增长了 5.91%。整体库存的消化速率有所提升,原料可用天数比上月上升了 4.19%。元宵节过后,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开始逐渐启动,基建项目也在逐步好转。
金三银四开工旺季到来了。3 月份市场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情况有了新的增长。从当前订单情况看,多数企业仍保持着一般订单数,没有出现较大增长,但前端头部企业的订单数有了新增,新增比例为 10%。其他企业的订单数没有出现较大的萎缩,这证明当前基建项目在逐步启动,并且对终端主机厂的订单数起到了积极的刺激作用。对比去年的订单情况,仍有 85%的企业订单数保持原来的状态,头部企业的订单新增数与下游新增订单数的企业基本相同。从行业生产状态方面来看,工程机械行业整体的生产饱和度处于多数水平。在市场方面钢结构配件市场,不饱和度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受传统供货模式转变的影响,大型企业应用集采模式,这对中小型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2025 年 1 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的月平均工作时长环比下降了 20.6%。其中,挖掘机的工作时间为 73.6 小时;装载机的工作时间为 77.5 小时;汽车起重机的工作时间为 103 小时;履带起重机的工作时间为 122 小时;塔式起重机的工作时间为 40.4 小时;压路机的工作时间为 35.3 小时;摊铺机的工作时间为 46 小时;旋挖钻机的工作时间为 82.5 小时;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工作时间为 129 小时;混凝土泵车的工作时间为 39.8 小时;搅拌车的工作时间为 47.4 小时;叉车的工作时间为 63.8 小时。同时,环比下降了 8 个百分点。挖掘机的占比为 60.7%;装载机的占比为 56.4%;汽车起重机的占比为 74%;履带起重机的占比为 64.1%;塔式起重机的占比为 33.6%;压路机的占比为 43%;摊铺机的占比为 51.2%;旋挖钻机的占比为 47.4%;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占比为 41.5%;混凝土泵车的占比为 34.7%;搅拌车的占比为 30.6%;叉车的占比为 46.9%。
Mysteel 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在 2025 年 1 月这个时间点,全国各地开启了 7375 个项目。这些项目的总投资额大约为 49727.57 亿元。新年刚刚开始,全国的多个地方陆续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活动,为全年的经济能够实现“开门红”增添了新的动力。资料表明,1 月时,开工投资居于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湖北、北京和安徽,其总投资依次为 18689.60 亿元、5890.60 亿元以及 4215.36 亿元。近期,小松的官网公布了 2025 年 1 月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的相关数据。此数据显示,在 2025 年 1 月,中国小松挖掘机的开工小时数为 66.2 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7.2%,相较于上月则下降了 38.7%。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有复苏三部曲,分别是出口市占率的提升、内需的改善以及更新周期的启动。其一,在出口方面,全球化持续向前推进,海外的市占率有希望持续不断地提升。其二,就内需而言,实施了更为积极且有成效的宏观政策,国内的需求预期有希望逐步向好改善。其三,在更新方面,国内的周期有望触底后开始向上,大家期待着更新周期能够启动。2015 年是挖掘机的上轮周期底点。按照 8 至 10 年为更新周期来测算。预计在 2025 年,国内的更新周期有望逐步开始启动。未来有希望进入周期上行阶段。
3、家电行业政策红利推动出口韧性犹存
从调研的家电行业数据可知,原料需求端企业在 3 月份的库存量与上月相比增加了 8.17%。原料的日耗上升了 7.79 个百分点。临近月底,长单开始执行,下游终端企业询问价格的情绪较高。当前,制冷配件类的订单情况良好,空调的排产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企业的成品订单比前期有所增加,下游企业趁着价格低的时候采购原料进行补库,企业的采购意愿一直保持良好。
Mysteel 调研显示,从家电行业用钢量的角度来看。到 2 月底时,经调研得知,家电行业样本企业中,2 月份新增订单量有所增加的企业所占比例为 42.1%。这些企业的订单表现良好钢结构配件市场,与上月相比,环比增幅达到了 31.58%。整个市场的资源消耗表现出较高的景气度。
产业在线的数据表明,在 2025 年 1 月这个时间段,中国的家用空调生产数量为 1667.2 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4.2%;总销量是 1773.4 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8.7%。生产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春节时间错位,使得同期基数较大,并且在往年的春节期间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1 月主要处于出口旺季,内销尚未开始大规模备货。在出口订单需要抢时间和抢交付的情形下,企业更侧重于出口供给,而内销的上游供货情况表现不佳。从产业链上游企业反馈的情况能够看出,生产十分火爆,上游原料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资源争抢较为紧张,部分企业反馈压缩机供应存在不足的情况。当下在国家“两新”目标的推动下,以旧换新政策成为了行业的增长点。从 2 月份和 3 月份的排产情况来看,内销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行业库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化。从内外销市场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为了保障出口供应,对内销进行了让步,以保障出口,数据显示出内销较为冷清而外销较为火热的情况。
家用空调出口的态势持续良好。从产业在线的数据来看,1 月空调出口的出货量为 1052.12 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7%。海外的需求一直处于改善的状态,2 月至 4 月的出口排产相较于 2024 年同期的出货实际数量分别增长了 38.60%、10.40%、9.20%。目前的景气度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2024 年中央空调的内销呈现同比下滑的态势,下滑幅度为 3.8%。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工业投资的步伐也有所放缓,导致中央空调的终端需求比较疲弱。而中央空调的出口则同比增长了 39.8%,其原因在于全球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得蓬勃旺盛,并且新兴市场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
美国进口产品关税政策变动较为频繁。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会被增加 10%的关税。这一举措会致使未来部分产能向外迁移。当下,美国客户正在积极地寻找东南亚地区的产能。那些具备国际产业链布局的公司会从中受益。目前,市场对于科技的关注度比较高,而传统家电的投资热度在逐渐减弱,资金出现了流出的情况。建议关注具有全球竞争力且受益于国内补贴的稳健的家电龙头企业,同时也关注受益于 AI+技术应用的公司。当前市场存在政策效果未达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难以掌控,家电行业仍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4、汽车行业表现稍好 新能源汽车强劲
调研数据显示,汽车行业样本企业原料库存环比下滑0.63%,原料日耗环比下降1.28%,汽车需求虽在增加,但由于竞争加剧市场前期库存消化一般,导致汽车行业用钢量小幅下滑。
从相关订单情况而言,半数企业保持前期订单,未出现新增订单。不过从新增订单情况看,市场新增比例月环比有所增加,还有 5%的企业订单数新增达 30%,市场订单表现较为不错。同时与去年同期对比,也是头部企业订单数新增占比多,其余小微企业出现小幅度萎缩。
从相关开工情况而言,汽车行业与工程机械行业相关的饱和度大致相同。头部企业的生产饱和度一直保持在高速生产状态。因为汽车行业发生了转变,所以头部企业新增订单数以及饱和度大多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传统能源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多数企业针对传统能源主要是以降价来去除库存。从综合方面来看,因为产业链得以延伸,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变得更加完备,对高强度汽车钢材的需求也在逐年提升。因此可以说,在后期,高强汽车用钢的需求依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另外,从综合情况来看,在 3 月份,汽车行业用钢或许会出现较为轻微的增加。
春节假期有促销活动,在新能源购置补贴以及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支持下,与去年同期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进而带动了国内半钢胎配套市场的需求量。
1 月重卡销量为 7 万辆,从环比角度看下跌了 17%,从同比角度看下跌了 28%。因为受到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重卡销量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出现了下跌。然而,从重卡销量占比方面来看,当前重卡销量在商用车中的占比正在逐步向上修复,到 2025 年 1 月时,占比达到了 24.1%,这表明经济整体正在逐步向好。
1 月时,国内汽车的销量为 195.3 万辆。其环比下降了 34.5%,同比下降了 2.1%。同时,传统燃料汽车在国内的销量是 116 万辆,环比下降 23.7%,同比下降 15.1%。乘用车方面表现良好,实现了产销同比双增。1 月,乘用车的产销情况分别为 215.1 万辆和 213.3 万辆。环比来看,分别下降了 28.4%和 31.6%。同比而言,分别增长了 3.3%和 0.8%。其中,乘用车在国内的销量为 173.8 万辆。它环比下降了 35.5%,同比下降了 0.5%。传统燃料乘用车在国内的销量是 98.2 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了 16.4 万辆。它环比下降 24.6%,同比下降 14.3%。
2025 年,全国主要城市在春节假期的消费情况有明显好转。假期当中,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每天的销售收入增长了 10.8%。汽车市场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企业积极开展行动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众多车企完成了热门新车型的申报并进行了展示,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也得以发布,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结
钢结构:3 月下游钢结构行业头部企业的订单排产率较高。中小企业的接单存在缺口且缺口在扩大。专项债对基建项目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地产方面仍有拖累。资金的表现较为偏弱。预估钢构行业在需求消耗方面上行的压力依然存在。
机械行业方面,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呈现出向好的态势。市场需求方面,国外出口有增量表现。在贸易顺差方面,依然继续维持着。从整体情况来看,预计到 2025 年 3 月份,工程机械用钢量可能会有小幅的增加。
家电行业:在以旧换新以及国补的大背景之下,内销的需求获得了有效的提升和提振。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出现了预警情况,贸易壁垒使得家电的成本有所增加。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地去扩大海外市场。由于国产家用电器具备高性价比以及强大的产业链优势,所以家电行业在出口市场上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在三月,家电行业对于用钢的需求依然将会保持增长。
汽车行业目前表现尚可,在接单情况良好的态势下,新能源车型的订单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所以,预计 3 月份汽车行业的用钢量可能会出现略微增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