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装配式建筑政策解析与未来发展趋势深度探讨

   日期:2025-03-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93    
核心提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同时,启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建设计价定额的研究编制工作。装配式钢结构系列标准出台:2016年6月4日,湖南省正式发布三项关于装配式钢结构的地方标准,分别是《装配式钢结构集成部品主板》、《装配式钢结构集成部品撑柱》和《装配式斜支撑点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id_10[id_1991810878]975405]

可以预见,2017年装配式建筑将势不可挡!

[id_[id_1770167842]14841363]

2016年国家关于装配式建筑大事记

[id_118733674]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并且建设国家级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同时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努力用大约 10 年的时间,让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所占的比例达到 30%。还要积极且稳妥地推广钢结构建筑。

《建筑产业化发展纲要》指出,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规模方面,到 2020 年时,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所占的比例会达到 20%。到 2025 年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2025,这一比例将达到 50%以上。

与发达国家相比,他们的城镇化已基本完成。我国的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确实较低。这表明我国装配式建筑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3月5日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标准,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9月14日

总理李克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决定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促使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

9月27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一份指导意见,这份意见是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它明确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同时也明确了八项任务。

9月30日

国务院举行关于装配式建筑政策的例行吹风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介绍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有关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也介绍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有关情况。之后,他们还答记者问。

10月1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征求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意见的函。

11月19日

住建部于上海召开了全国装配式建筑现场会。陈政高作为住建部长提出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并明确了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抓好的七项工作。

11月21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出了一份关于征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等 3 项装配式建筑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12月05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开展 2016 年度装配式建筑实施情况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 号)印发之后各地的推进情况。具体包括政策措施的出台情况、标准规范的编制情况以及项目的推进情况等。

12月06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发出了关于征求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全国各省市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政策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中。

各方共同推动之下,2015 年全国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其建筑面积在 3500 万平方米到 4500 万平方米之间。近 3 年,新建的预制构件厂数量大概有 100 个。

上海市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与上海市住宅建设发展中心联合下发通知,推行装配式保障房的总承包招标。通知要求,上海市的装配式保障房项目适宜采用设计(勘察)、施工、构件采购工程总承包招标的方式。

单个项目最高可获 1000 万补贴:若总建筑面积达 3 万平方米以上,并且预制装配率达到 45%及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每平方米能补贴 100 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 1000 万元;对于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会给予不超过 3%的容积率奖励;当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时,也会给予不超过 3%的容积率奖励。

在土地源头实施“两个强制比率”:2015 年的供地面积总量中,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需不少于 50%;2016 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的比例超过 50%;从 2017 年起,外环以外在 50%的基础上逐年增加。

2015 年的单体预制装配率要达到不低于 30%的水平。2016 年开始,单体预制装配率要不低于 40%。

浙江省

目前,浙江的丽水制定出台了相应政策文件。

绍兴市的“1010 工程”示范基地,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以及“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绍兴市大力推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创建工作,当下已经有 7 个基地获得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批准。

2016 年 5 月 1 日开始,《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开始正式实施。到 2020 年底的时候,浙江新建的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将会基本达到全装修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毛坯房将会逐渐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2015 年起,宁波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其计划到 2020 年时,全市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将会达到 30%。

安徽省

2020 年的时候,合肥市建筑产业化的年产值将会达到千亿元之上。

合肥市委先后将中建国际、远大住工、宇辉集团等企业引进到合肥并使其落户。同时打造了一批生产基地项目,还引进了先进的设备,进而实施了产业升级。

2012 年起,合肥市开始建设保障房产业化项目,先后有 13 个项目开工,总建筑面积为 133 万平方米。到今年 3 月,合肥市建筑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和计划开工的面积累计达到 300 万平方米,今年还将新开工 120 万平方米。

今后五年,合肥市要构建从住宅设计到施工建造以及相关配套部品的产业体系,让产业化基地形成较为完整的住宅工业化技术与产品体系。“十三五”末期,努力争取培育出 10 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建筑产业集团。

湖北省

2016 年 3 月,湖北省政府推出《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此意见计划,到 2025 年时,全省混凝土结构建筑项目的预制率要达到 40%以上,同时钢结构、木结构建筑的主体结构装配率要达到 80%以上。

2016 年到 2017 年期间,武汉开始先行先试。襄阳也开始先行先试。宜昌同样开始先行先试。在这些地方建成了 5 个以上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项目,其建筑面积不少于 200 万平方米。并且这些项目的预制率不低于 20%。

2018 年到 2020 年是推广发展期。在这期间,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项目,其建筑面积不少于 1000 万平方米,并且项目预制率达到 30%。

同时,钢结构、木结构建筑的主体结构装配率要达到 80%以上。

北京市

北京市在 2015 年 10 月发布了《关于在本市保障性住房中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有关意见的通知》,同时还出台了《关于实施保障性住房全装修成品交房若干规定的通知》,并将推动装配式装修。

2015 年 10 月 31 日起,新纳入北京市保障房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包含自住型商品住房)要全面推行全装修成品交房。两个通知明确提出,经适房和限价房需按照公租房装修标准统一进行装配式装修;自住型商品房的装修要参照公租房,并且其装修标准不能低于公租房的装修标准。

重庆市

2016 年起,重庆的公共建筑中,那些大空间、大跨度或者单体面积超过 2 万平方米的建筑,将会全面应用“钢结构”。这种公共建筑的面积超过 2 万平方米,并且将全面应用“钢结构”。政府进行投资且起主导作用的办公楼等建筑,包括保障房,还有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各类场馆,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以及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维护加固等项目,那些大跨度、大空间且单体面积超过 2 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从规划阶段开始,从设计阶段开始,全面开始应用钢结构。社会投资的公共建筑,如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商业仓储等,以及 100 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的工业厂房等,将会优先选用钢结构。

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有跨江大桥、过街天桥、跨线桥等市政桥梁。还有轨道交通、交通枢纽、公交站台、公共停车楼、机场航站楼等。这些设施大量运用了“钢结构”。并且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使钢结构能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得以应用。

江苏省

其中 G22—G27 这 6 幅地块,要求该地块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为 100%,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 30%。

相关人士介绍,所谓 100%指的是整个地块里所有的房子都需采用装配式建筑。30%是针对楼体来说的,因为不可能房子的所有部分都在后场进行预制。同时,30%是装配式建筑中较低的要求,高一些的能达到 50%。

广东省

2016 年 7 月,广东省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到 2025 年,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所占比例将达到 30%。

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于 2016 年 4 月印发了《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 2016 年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工作方案》。其大力推动装配式施工,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积极且稳妥地推广钢结构建筑。与此同时,启动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建设计价定额的研究编制工作。

2016 年 6 月深圳市住建局发布了两个文件,分别是《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通知》和《EPC 工程总承包招标工作指导规则》。对于经认定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公共技术平台,会给予资助,且单项资助额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

湖南省

2016 年 6 月 4 日,湖南省正式发布了三项地方标准。这三项标准是关于装配式钢结构的。它们分别是《装配式钢结构集成部品主板》《装配式钢结构集成部品撑柱》和《装配式斜支撑点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2016 年 11 月,湖南省正式发布了两个标准。一个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试行)》,另一个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

湖南省到目前为止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建设的建筑项目超过 850 多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包含写字楼、酒店、公寓、保障房、商品房、别墅等。

10

四川省

2016 年 3 月,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装配式建筑要超过一半。2016 年到 2017 年期间,成都、乐山、广安、西昌这四个城市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构建起了规模较大的产业化基地;到 2025 年的时候,装配率在 40%以上的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所占的比例达到 50%;桥梁、水利以及铁路建设的装配率达到 90%;新建住宅进行全装修的比例达到 70%。

减税与奖励: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研究予以支持。若经申请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那么企业所得税可按 15%的税率缴纳。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条件的前提下,针对实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研究并制定容积率奖励政策。

建造的商品房项目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在项目预售资金监管比例方面将获得支持,在政府投资项目投标方面将获得支持,在专项基金方面将获得支持,在评优评奖方面将获得支持,在融资方面也将获得支持。

四川省《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以下几类建筑要全面应用钢结构等:政府投资的办公楼;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的医院;政府投资的学校;政府投资的体育馆;政府投资的科技馆;政府投资的博物馆;政府投资的图书馆;政府投资的展览馆;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历史建筑保护维护加固工程;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单体面积超过 2 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

四川《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若要拿地,就必须建设“精装房”。对于以出让方式供应的建设项目用地,在规划设计条件中要明确项目的预制装配率以及全装修成品住房(即“精装房”)的比例,并且将其列入土地出让合同。

房产商若要买地,就需先同意按照建筑产业化的方式来建房。四川省住建厅的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一政策将会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并且规定每个地块的建筑产业化装配率都应当在 20%以上,到 2020 年时要达到 30%以上。

11

福建省

2016 年 6 月 30 日,《泉州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在 2020 年之前,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 25%以上。并且要重点培育 3 到 5 家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最高可获得 100 万补贴。

节能产业使用了新材料新工艺,其方案明确表明可以申请专项资金补助。按照项目规定,在建设期内购置主要生产性设备或技术的投资额,可按不超过 5%的比例获得补助,且最高限额为 100 万元。

2020 年时,泉州的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比要达到 30%以上,厦门的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比也要达到 30%以上;泉州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 40%以上,厦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也达 40%以上。

12

河北省

河北省住建厅确定了平山、易县、张北 3 个县为推动农村装配式住宅的试点县,以推动农村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发展。目前,河北省拥有 5 个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和 9 个省级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并且建成了 7 条预制构件生产线,其年设计产能可达 40 万立方米。

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产业化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要求 2016 年在全市试点建筑产业化,并且提出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建筑产业化,实现政府投资项目 100%采用产业化。

2016 年处于试点期。主城区的四区各自启动了一个产业化示范项目,省级试点县平山县也启动了一个产业化示范项目。这些项目的预制装配率都达到了 30%以上。

2017 年 1 月到 2020 年 12 月处于推广期。从 2017 年开始,主城区四区以及省级试点县平山县的政府投资项目,其中有 50%以上是通过产业化方式来进行建设的。同时,非政府投资开发项目中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2025,有 10%以上也是采用产业化方式来建设的。

到 2020 年底时,全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方式全部为产业化方式,比例为 100%。

石家庄对商品房项目,若采用建筑产业化方式建设且预制装配率达到 30%,会优先保障用地。同时,还会给予资金补贴。

主动采用建筑产业化方式建设的商品房项目,若预制装配率达到 30%及以上,可按项目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实际比例退还墙改基金,同时也可按预制装配率返退散装水泥基金。

在大跨度工业厂房方面全面采用钢结构进行推广;在仓储设施中全面采用钢结构进行推广;在适宜的市政基础设施中优先选用钢结构进行推广;在公共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钢结构;在住宅建设中积极稳妥地推动钢结构的应用。

13

辽宁省

政府投资的城市综合管廊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应采取预制混凝土或钢结构。

房地产开发项目推行产业化建设方式。这种方式先是在三环范围内开始推行,接着逐步扩大到除新民市、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之外的整个区域。并且预制装配化率按照计划要达到 30%以上。

14

海南省

海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印发海南省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在新建住宅项目中,到 2020 年,海南全省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新建建筑面积要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10%,全省新开工单体建筑预制率不低于 20%,同时全省新建住宅项目中成品住房供应比例应达到 25%以上。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需建成 1 至 2 家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同时,海口市要努力争取创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三亚市也要争取创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

15

陕西省

2016 年 3 月初,陕西省的住建厅、工信厅、财政厅这三个部门联合发文。他们要选择 1 到 2 个城市,开展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示范。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和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等部门一起,对各市的申报工作进行组织评审。经过评审通过的城市,将被列入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示范。

陕西省通过院校、设计单位、钢铁企业和施工企业的长期研究与实践积累,加快推进钢结构的生产与应用。发展钢结构在陕西已势在必行,时机已到。从技术能力、设计能力,到生产能力、制造能力和施工能力等方面来看,都已达到非常成熟的水平。以问题作为导向,主动学习并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接着进一步把规范标准加以完善,然后出台诸如《陕西省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实施方案》这样的政策措施,以此来推动陕西省钢结构获得大力发展。

16

山东省

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全省统一的设计标准和建筑标准图集进行研究编制,并加以推广应用,以此推动建筑产品朝着订单化、批量化以及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以及装饰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构建起适应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体系。大力推广住宅精装修工作,推进土建与装修的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广精装房以及装修工程的菜单式服务。在 2017 年,设区城市的新建高层住宅开始实行全装修。到 2020 年,新建的高层和小高层住宅将淘汰毛坯房。

2020 年时,县级市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 15%。《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 - 2020 年)》。《规划》明确以下内容:要强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要积极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到规划期末,设区城市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 30%,县级市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 15%。

青岛市大力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轻钢结构、模块化房屋这三类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方面,针对棚户区改造、工务工程等由政府投资的项目,要率先进行尝试和实践,按照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并且逐步提升建筑产业化的应用比例。与此同时,要努力做到让每个区市都先启动一个建筑产业化项目,并且将这些项目当作试点示范工程。

设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基金。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有奖励资金,其基准为 500 万元。装配式建筑示范有奖励基准,为 100 元/平方米,会根据技术水平、工业化建筑评价结果等因素来相应核定奖励金额。“百年建筑”示范的奖励标准是 100 元/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和“百年建筑”示范的单一项目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其中,在示范方案获得批复之后会拨付 50%的资金,而在通过验收之后则再拨付 50%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是用来弥补装配式建筑所增加的成本。

17

甘肃省

甘肃建设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建筑钢结构发展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此全力推进建筑钢结构发展应用。同时采取多举措来推广钢结构的发展与应用,并且支持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还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钢结构住宅的开发建设,此外在农村危房改造中也应用钢结构抗震农宅。

- 对建筑建材业进行统揽,打造建筑建材产业链。在试点过程中需秉持融合发展的理念,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秉持质量优先的理念,秉持低成本核算的理念,秉持做专做精的理念,秉持互为市场的理念。在新区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带领之下,通过进行试点示范工作,为全省给予装配式建筑与新型建材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

18

天津市

天津住宅集团是第一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正在开发建设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保障房项目“双青新家园”。该项目中的 4 个小区 54 栋保障性住房共 47 万平方米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法施工,其最高能实现 80%的预制装配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且保障性住房全部采用装配式。天津住宅集团的总经理康庄表示,采用新型工业化全产业链建造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其综合成本有希望比传统工艺降低 30%。

19

山西省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指出,要健全符合省情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同时要发展建筑业,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其中,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 15%,绿色建筑推广比例为 50%,绿色建材推广比例为 40%,与全国规划水平保持一致。

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集成产业,积极推动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升山西省工业化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提升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技术水平,提升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

2016全国装配式建筑项目一览

总结

装配式建筑是今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任务的八大主题词之一,它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关注。我国出台了许多与建筑产业化相关的政策规定,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国外的历史经验来看,发展并推广装配式建筑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详细且系统的政策制度的研究与制定,仍然存在很大的空缺。以全产业链为基础的政策、法规等还需要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

要切实加快建筑产业化的推进进程,政府需营造完备的政策措施与制度体系,让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相契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链进行培育。其一,需在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安装、验收以及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构建起建筑产业化的“游戏规则”。一方面,要研究并出台能与实际情况相契合的发展规划以及导则;另一方面,要制定并落实各类激励措施以及保障措施;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引导更多的企业进入装配式建筑市场,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机制。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