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50224-2018,于 2018 年 11 月 8 日发布,从 2019 年 4 月 1 日开始实施。以下是该标准中涂料类防腐蚀施工的十一项要素,这些要素应用于钢、混凝土、木基层表面的涂料类防腐蚀工程,用于施工质量的验收。
品种规格的选用要符合涂层配套设计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材料检测报告和现场抽样检查。
涂料类防腐蚀工程的施工环境应当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当中的相关规定。
4. 对施工记录进行检查。
检查数量: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需要确定。
涂覆涂料前基层表面处理的质量验收需符合规定:其一,混凝土基层表面需密实且平整,不能有地下水渗漏的情况,也不能有不均匀沉陷、起砂、脱层、裂缝以及蜂窝麻面等现象;其二,钢结构表面应保持洁净,不能有焊瘤、毛刺、裂纹、穿孔和咬边等焊接质量方面的缺陷。并且表面粗糙度等级要符合设计规定。钢结构表面已经除锈后,底层涂料的涂装时间,要是相对湿度小于 85%,就不应超过 5 小时。
混凝土基层处理的粗糙度检验方式为目测评定,需与 60 目粗砂纸进行对比,其粗糙度要略粗于 60 目粗砂纸。钢材基层处理的粗糙度检验可运用复制带法。
涂层表面需光滑,需平整,需均匀一致。并且不能有气泡,不能有缩孔,不能有针孔,不能有返锈,不能有开裂,不能有剥落,不能有漏涂,不能有干喷,不能有误涂,不能有流挂等现象。
- 检测电压应依据涂料产品的技术要求来确定。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五、涂层与基层的附着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涂层与钢基材的附着力要达到一定标准,这个标准不宜低于 5MPa;同时,涂层与混凝土基层的附着力也有相应要求,不宜低于 1.5MPa。
当检查膜厚小于 250um 的非富锌涂料和非树脂类玻璃鳞片涂料的单涂层或配套涂层时,如果采用划格法,其附着力不宜为 1 级。
木基层附着力在采用划格法检查时,其附着力最好不要达到 1 级。检验时钢结构防腐工程施工规范,可通过涂层附着力(拉开法)测试仪来进行检查;而涂层划格法附着力则需用漆膜划格器(百格刀)来检查。
涂层的厚度需均匀且一致,涂层的层数与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对于涂层厚度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测点数,不能大于 10%钢结构防腐工程施工规范,并且测点处实际测量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 90%。若设计没有特殊要求,最大干膜厚度不应超出设计规定干膜厚度的 3 倍。
检验方法包括检查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对于刚基层表面的涂层,要依据基材来使用磁性或非磁性测厚仪进行检查。而对于混凝土和木基层表面,应采用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检查,同时也可以同步使用样板来进行检测。
混凝土或木基层在进行底涂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封底处理,同时要对凹凸不平的地方进行修补。已经完成除锈的钢基层,其底涂的涂刷时间不能超过 5 小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验施工记录或隐藏工程记录。
各涂层的施工过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 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 有相关规定。
检验方法:表干时间采用指触法检测。实干时间采用刀片法检测。
检查数量:根据施工进度需要确定。
涂层的养护时间需要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里的相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涂层修补需依据涂装工艺要求进行分层修复。修复后的涂层要保持完整状态,且需均匀分布。其附着力以及干膜厚度都应符合设计方面的要求。
检验方法为观察检查。对于涂层附着力,使用漆膜划格器(百格刀)或者涂层附着力(拉开法)测试仪来进行检查。干膜厚度的检测需符合本文中第六条的规定。
检查数量:检查全部修补区域。抽查一处检测涂层附着力。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