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今年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集。其目的是引导工业园区以及工业企业推行无废生产方式。这样做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实现工业固废在源头的减量以及就地就近进行资源化利用。并且征集的是一批具有推广意义的“无废园区”“无废企业”案例。最终,有 9 个“无废园区”的典型案例入选,并且于近日公布了。还有 19 个“无废企业”的典型案例也入选了,并且于近日公布了。山东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了,泰山石膏有限公司也入选了。
据介绍,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无废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口。它不断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构建起数字化赋能园区产业链的无废内循环发展模式。其一,在资源协同利用方面实现“无废”发展。通过对园区固废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指导企业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并提升固废处理能力。推进企业进行循环式生产,促使产业进行循环式组合,以达成园区内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重点行业的资源产出率持续得到提升。在 2023 年,主要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量达到了 110 万吨。其二是园区产业链的“无废”内循环。开展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示范区的试点工作,以提升园区内企业清洁生产的关联度。同时,要关注企业之间在副产品加工、废料循环利用、生产供应链以及循环产业链等方面产业结构的内循环设计情况。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后,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纺织新材料行业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生物医药行业的废物料经提炼加工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其他产业原辅材料,热电行业的大宗固废经资源化利用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用途的原材料。此外,数字化转型为“无废”提升赋予了力量。积极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济宁市泰山钢结构,致力于打造工业互联网园区加平台的服务体系,推动对涵盖能源、资源、碳排放以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完善,在装备制造等领域探寻废物综合利用管理的新模式。某企业通过建设“产业大脑”,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切削金属废料等固体废物,经过分类、运输以及再加工等一系列操作后,能够作为其他机件的铸造原材料。同时,通过工程装备的再制造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泰山石膏有限公司对工业固废到绿色建材石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与创新实践,以推动建材行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无废模式构建。其一,构建了数字化管理模式。借助 ERP 系统对企业的固废实施实时且精确的管理,使得工业固废能够被追溯和查询;利用大数据对固废管理的各类数据展开深入剖析,为企业供给决策支持,促使固废利用效率得以提升。二是不断延伸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进行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创新,把废旧石膏板的回收纳入到工业固废制成绿色建材的产业链当中。在工业固废制作石膏板的过程里,每年会产出约 20 万吨的废板以及边角料等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废物会作为原料再次进入到工业固废制成绿色建材的生产系统中。三是展开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研发出一种技术济宁市泰山钢结构,能够 100%利用工业副产石膏来生产纸面石膏板;还自主开发了一种生物质替代煤的技术,把燃烧后的灰烬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以此来调节产品性能,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生产的石膏板产品里,废渣的掺加量达到了 94.42%。
近年来,山东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加快步伐。目前,全省规模以上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有 163 家,这些企业实现了全省 16 个市的全覆盖。在综合利用领域,涵盖了尾矿、煤矸石、粉煤灰、赤泥、脱硫石膏、电石渣等多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达到了 2 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了 76%。
(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