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吊装钢材的塔式起重机
运输卡车匆匆驶过
阳光下,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
不停转动的混凝土搅拌车...
4月16日
四川天府新区铁路天府站
施工现场正忙碌着
正如预期的那样
整个车站将于202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将成为成都又一交通枢纽
▲车站效果图
据中国铁建天府站项目副总工程师谢建乐介绍,站顶钢结构网架整体升级已完成,南试验站房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中。进步。下一步将全面转入屋顶膜结构施工和室内装修阶段。
实地考察
“钢铁之翼”车站原型出现
记者打车前往隐藏在茂密树林中的火车站。随着车辆缓缓驶近,站房高度不断增加,展现出这座融合TOD综合开发设计理念的火车站全貌。
从场地来看,整个车站分为南北两部分。两侧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车站顶部屋面钢结构网架也全面升级。南、北试验站大楼也正在进行基础工作。结构施工及整个项目建设正在按计划逐步推进。
▲车站候车厅施工现场
“2023年9月,我们首先完成了站台层的装饰施工,满足成都至紫宜高铁的交通需求。近期,屋顶钢结构网格升级工作完成,为后续膜结构奠定了基础结构施工。”据谢建乐介绍:天府站钢结构屋盖呈羽毛状,由“四角锥混合弧形网格”和“双曲面单层网格”结构组成。它有一个精致的空间和许多杆。对安装定位精度和部件组装安装要求较高。极其困难。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现场施工过程中利用BIM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屋面关键节点、屋面分块进行分析计算。采用分段累积吊装技术,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安装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随着钢结构网架的建设完成,整个车站的雏形已初具规模,一只栖息在车站上的“凤凰”缓缓出现。
以“筑巢引凤”为设计理念
“凤眼”由2500多块幕墙玻璃组成
据悉,天府站以“筑巢引凤”为设计理念四川成都钢结构雨棚,在形式上大量采用弧形元素。设计现代、新颖、优雅、连贯:鸟瞰效果如展翅欲飞的凤凰栖息在车站;立面上横向的铝合金线条凸显了建筑的舒展感。末端的综合换乘大厅——凤凰眼和腰部的光谷雨篷成为各自立面的视觉中心。
作为整个工程最具特色的部分,“凤眼”位于站房南北两侧的主入口处。从效果图中可以看出,其主体为圆形球形结构,整体嵌入车站大楼内。从远处看去,就像睁开眼睛,眺望远方。
▲“凤眼”效果图
“‘凤凰之眼’是我们施工的另一大难点,它的主体是非向心椭圆、双曲面玻璃结构,由2500多块300多种规格的幕墙玻璃组成,难度相当大。 “拼接安装困难。”谢建乐说,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幕墙同时优化为单块+平板组合的形式。此次,利用“Rhino+GH”软件和“测量机器人”建立幕墙三维模型,保证施工精度,并应用“复杂空间可视化三维布局技术”实现精准定位。复杂空间的布局和布局,确保凤凰眼幕墙与椭球面的完美契合。
除了“凤眼”之外,位于车顶中间的“小腰身”也具有独特的设计感。 “它采用双曲面网格结构,搭配ETFE膜材,达到明亮通透的空间效果。”谢建乐告诉记者,这样的设计可以补充一定量的自然光进入候车大厅,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预计2025年竣工
将成为成都又一主要交通枢纽
天府站作为成都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12个车站、22条线路。根据南北站规划设计四川成都钢结构雨棚,各有6座车站、11条线路。天府站共引进5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近期已引进18、19号线。未来还将开通26号线、S7号线、S16号线。
据谢建乐介绍,天府站总建筑面积约61.2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12.02万平方米,站区工程面积6.57万平方米,雨棚面积4.38万平方米。主体结构共5层,其中地上3层,地下2层及部分夹层。
▲车站效果图
“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预计2025年车站建设完成。届时,市民可在此乘坐地铁18号线、19号线换乘紫衣线等高铁线路。”简乐说道。
天府站是成都“四主三辅”铁路枢纽客运站规划布局中的四个主站之一。这也是四川首个TOD综合火车站。项目建成运营后,天府站将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的城际枢纽节点之一。将成为支撑四川天府新区与成都东部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载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