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近日发布
第十五届“中国钢结构金奖”第一批获奖名单
北京建设工程顺利实现
1项中国钢结构年度优秀工程金奖
13项中国钢结构金奖
“刚刚”成绩单
属于每一个奋斗的建设者
中国钢结构金奖是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每年评选一次。获奖项目质量必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优秀工程奖是从中国钢结构金奖获奖工程中评选出来的,代表了钢结构行业的最高水平。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荣获中国钢结构年度优秀工程金奖。这是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航基地之后,北京建工第三次荣获该钢结构工程最高质量荣誉。
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优秀工程奖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主体工程
项目位于北京中轴线北侧,毗邻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亚洲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40.9万平方米,钢结构总用量约12.6万吨。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主要媒体中心,部分负责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期间的服务保障工作,让中国的声音从这里传播到世界。
作为冬奥场馆中开工最晚、体量最大、任务最重的工程,国际会议中心二期工程地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为钢结构,地上为钢结构。该项目屋顶花园为凸张拉混合拱壳结构,东西跨度72米,南北长252米。项目团队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对施工过程进行反复模拟推导,克服了19000平方米无支撑大面积屋顶的难题。网壳施工难点、采矿采用“地面小型组装、操作架中间组装、液压推滑就位”的解决方案,让屋顶网壳结构在空中“滑行”。历时31天,累计滑倒30次,累计“行走”168米。壳体结构按顺序安装到位,确保冬奥期间如期投入使用。
中国钢结构金奖
北京城市副中心剧场项目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2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它包括三座独立的建筑:歌剧院、戏剧院和音乐厅。该建筑总用钢量约1.4万吨,是北京副中心绿心三大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工程。
剧院项目的三座建筑的屋顶形状像“运河粮仓”。结构体系为大跨悬挑屋脊单层双坡曲面网架结构。屋脊构件最大跨度达到155米。针对剧场钢结构类型多样、系统多样、布置分散的难点,项目组采用测量机器人定位和3D扫描辅助验收技术钢结构工程检测项目和主要设备,控制钢结构安装从机构到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深化复杂节点设计。进行精密建模,首次使用TOFD探伤机器人,提高了超高独立柱焊缝检测效率,保证了钢结构施工质量。
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场馆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昌平区南部回龙观社区龙泽园街道。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4层。钢结构总用钢量约1.35万吨,包括体育健身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地下停车场等。公园三大功能区已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列入“回天行动计划”,将为回龙观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健身服务。
地上钢结构主体施工过程中,项目组采用“工厂分段生产+现场分段拼装+整体完善”和“零件交付现场+地面单架拼装+单架吊装”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 “地面分段拼装、吊装+高空散装安装”、“单件安装”、“异形钢管支护组合竖向支撑体系施工”等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昌平区沙河镇七里区南北村QLQ-004地块
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项目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9层。建筑高度44.95米。钢结构总用钢量约1.5万吨。是一个集教师培训、教学、技术研发、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是集会议、接待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商贸教育园区。
项目主体采用钢结构框架、中庭树结构。框架采用垂直夹层支撑结构。主入口采用分叉斜柱结构。异型钢构件较多,技术难度较高。项目团队通过CAD深入设计、BIM模型交付等确保安装精度,并定期组织焊接操作工考核,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从而保证了整体工程质量。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工程
项目位于海淀区东升镇西小口村,毗邻东升科技园一期。分为L24、L20两块地块,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最大高度60米。其中,L24地块钢结构建设用钢总量达4.85万吨。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组应用钢构件二维码信息采集、钢构件信息识别等技术手段,并在加工厂进行试装,有效降低了返修率,保证了钢材质量组件首次进入站点。非常好,安装及时准确。同时引入施工安全监控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结构信息,进一步保证安装质量。
北京城市副中心二期东南组团三标标段工程
该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核心区东侧。总建筑面积16600平方米,地上8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39.9米,用钢量1.4万吨。是一座集办公、会议于一体的绿色建筑。 、智能化综合办公楼,这也是副中心首批EPC样板项目。
项目钢结构构件总数为12280个,单层钢柱最大数量为326个。施工过程中采用设计协同平台,实现模型管理、图纸在线管理等多项功能。还自主研发了钢柱安装校正设备,简化流程。 ,提高安装和校准效率。同时,在深化过程中,通过TEKLA三维建模的真实性和丰富的数据传输功能,将幕墙的预埋件以及构件节点的纵横钢筋清晰地体现在图纸上,确保加工完成后的整体精度。
北京怀柔医院二期扩建工程
该项目位于怀柔区永泰北街9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诊、医技、住院、科研等医疗功能用房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最大建筑高度47.6米,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用钢量约1万吨,将建成怀柔区首家“钢结构”医院。
地下工程复杂。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钢结构的深入设计。应用钢桁架制作、钢结构焊接、工程测量和钢结构新技术,对关键节点进行优化设计。从地面施工开始,全部采用钢结构。钢柱为箱形柱,钢梁以H形为主。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整个车身按照先下后上、从中间向四周的顺序进行焊接。冬季提前进行焊接。隔热措施保证低温焊接质量。
赣州市区赣南大道快速路一标段工程
该项目是赣州中心城区“四横六纵一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连接新世纪大桥引桥,终点连接赣南大道二段。主线高架跨有13个交叉口和8个立交桥匝道钢结构工程检测项目和主要设备,并以立体交叉口与东江源大道相连。全长约4.21公里。主要道路均采用高架桥方式。这是江西省首个平台以上主体结构全装配式建筑。桥梁工程。
项目沿线所有平面交叉口均采用钢箱梁上跨施工,并采用自主研发的可逆围护结构进行多重交通引导完成施工。钢箱梁施工采用加工厂分段预制、现场分段安装的方式。加工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BIM技术、数控切割机下料、整胎装配生产,确保钢箱梁的加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监管要求。
儋州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工程
该项目位于那大镇北部湾大道与中兴街交汇处,用地面积2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游泳池、体育馆屋顶为钢管桁架结构,体育场为悬臂式钢管桁架结构。三个比赛场馆整体呈“品”字形排列,建成后将作为2022年海南省运动会的主比赛场馆。
该项目钢结构骨架是一个空间三维坐标控制系统。部件在工厂组装,起重装置在地面组装,结构体在高空安装。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定位坐标。为保证精度,项目组以管口和原设计定位点为控制。点,利用CAD生成局部坐标和三维定位尺寸,并根据每个三维坐标点控制构件的安装精度。安装过程中,对关键部位进行现场监测,记录结构变形数据,为下一步安装提供依据,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准确安装。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新增京哈高速公路立交节点项目
该项目东邻环球主题公园,是专为环球主题公园设计的节点项目。该项目总用钢量4400吨,立交长度约1.63公里,共设置专用匝道3条。 3条专用坡道设计为单向两车道,路面宽9米,最长结构长度140米,桥梁最大跨度长50米,单次安装重量为86.5吨,满足桥梁100年设计使用寿命标准。
该项目采用专用匝道+一些三叶草立交桥建造。变截面曲线钢箱梁设计应用了“建筑业十大新技术”和BIM技术。三重钢箱梁跨越市政河道,单钢箱梁跨越运行的高速公路,承担进出北京环球主题公园中心城方向的交通转换功能。
通州区乌药桥改造工程
该项目位于五星路辅线上。是一座横跨北运河的大跨连续钢结构桥梁,全长605米,路面宽度23.5米,双向4车道。这是北京第一座跨度70米以上的钢箱梁。大桥工程符合VI类航道建设标准和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该桥设计为“π”形桥墩。为攻克复杂π型桥墩施工控制和大跨连续钢桥钢梁拼装的技术难点,项目组结合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采用设计方案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协同平台。 ,实现了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模型和信息数据的无缝传递,解决了技术难点,提出了多项创新方法。
广东大唐国际雷州电厂新建工程“升大压小”
该项目位于广东雷州市西南部,高度58.55米,封闭区长度369.5米,封闭区跨度188米,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采用国际先进的二次再热技术,机组供电煤耗低至265.55克/千瓦时,达到燃煤火电技术领域国际最高水平。投产后将为珠三角地区供电,预计年发电90亿千瓦时。
该项目为超跨、超长、超大空间的结构建筑,共有10个主桁架,底座间距42米。结构桁架结构跨度大、重量重、形式复杂。项目组在深入设计中优化分段方案,对问题一一研究解决,实现了精确吊装、精确定位、精确焊接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