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怡亨当代艺术中心(怡亨海岸花园)主体结构顺利竣工。该分公司依托国家钢结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了该项目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咨询业务,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全面开展了焊接工作。全过程质量管理技术服务,这是出自中冶建设研究院主编的《钢结构焊接》,是自《GB50661-2011》倡导焊接全过程质量控制以来,首次在工程实践中全面应用。复杂的钢结构工程。该技术服务的全面成功实施,探索了我国复杂钢结构质量管理新模式,引领行业发展。该发展方向也将为今后的标准修订积累宝贵的技术支撑。
项目介绍
怡亨当代艺术中心(怡亨海岸花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巽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由2座塔楼和2条走廊组成,地下2层。 A座地上26层。建筑高度99.8米。该塔地上22层,建筑高度85.55米,总建筑面积7.26万平方米。该项目是香港侨福集团在国内精心打造的又一集绿色生活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的大型建筑群。建成后将成为一座地标性建筑。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塔端最大悬臂11米。两层由7至9层和15至17层的两个空心桁架连接成一个整体。钢结构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使用钢材18000余吨,每平方米用钢近400公斤。是一种异形大型悬臂重型钢结构。本项目建筑设计美观新颖。该建筑超薄、悬臂、空心。塔平面狭长。 A塔平面尺寸(不含悬挑)为63x9米。 H塔平面尺寸(不含悬挑)为63x9米。剖面)为50x9米,A塔高宽比为11.1,H塔高宽比为9.5。为了实现建筑愿景,该项目大量使用超厚、高强钢板和大型梁柱断面,其中Q420GJC高强钢板占比30%以上,厚板50mm以上约占75%。该项目靠近海岸线,易受强风影响。 、雨季长、一冬春夏两季短时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湿度常年在80%以上,焊接环境十分恶劣。这些都给焊接质量控制增加了很大难度,使项目面临重大挑战。焊接量之大、难度之大,在同类型高层建筑中实属罕见。
钢结构咨询及焊接全过程质量控制
该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后,国家钢结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中心主任常浩松亲自挂帅,动员高水平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服务项目组。同时,他协调中心各部门,设立了中心总主任段斌。以副总工程师为组长、副所长、总工研究院首席焊接专家马德志组成的专家顾问组,对项目的各项情况进行了充分分析讨论,确定按照质量管理“人以“机、料、法、环境”五要素为控制点,结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焊接规范》中的质量过程控制要点。 GB50661-2011等规范中,五要素将“环境”的控制创新性地诠释为“环境”和“环节”的双重关注,严格按照规范制定并实施了详细的工程质量控制实施方案。五要素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该项目自2017年7月签订合同并于同年11月启动技术服务以来,凭借丰富的经验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克服了恶劣的焊接环境,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无论材料、设备、方法、执行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专注、专业和责任钢结构工程检测项目和主要设备,得到了业主和参与方的高度认可。怡亨当代艺术中心(怡亨海岸花园)钢结构焊接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服务项目的顺利完成,为保证项目顺利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赢得了公司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同时,该项目为今后修订《钢结构焊接标准》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提高钢结构焊接质量水平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结构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加,结构日益新颖、复杂,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大。今年,即将发布的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GB 50205-2020第5.2.3条即将发布。其中提到“施工单位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规范,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强调了实施焊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对钢结构焊接质量进行全过程咨询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钢结构工程检测项目和主要设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怡亨项目的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焊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先行者,我们将持续推广和实施,以最优质的服务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
建筑施工总承包及钢结构施工单位
福建联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钢结构设计、制造、施工、维护于一体的专业钢结构工程公司。主要从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钢结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厂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办公楼装饰、拥有国家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钢结构安装一级、中国钢结构制造一级资质等7项一级专项资质。公司是中国钢结构协会团体会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焊接连接分会理事单位,中国金属结构协会团体会员,福建省、广东省质量协会团体会员,福建省建筑业先进企业、AAA级信用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广东、福建两地总投资超过2亿元,拥有占地11万多平方米的钢结构重钢、轻钢生产基地,年钢结构产量超过5万吨。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国内设立了13家分公司,拥有员工1300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及工程技术人员500余人,一级、二级建造师共169人。公司综合实力雄厚。施工机械设备齐全。钢结构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均从国外进口。配备多条焊接H型钢生产线、冷弯薄型钢生产线、箱形柱生产线以及楼承板、彩钢板、夹芯板等专用生产设备。 。公司产品质量可靠,工程成果遍布全国各地。多次荣获“文明企业”、“先进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
钢结构咨询及焊接全过程质量监控技术服务单位
国家钢结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焊接与无损检测技术服务团队脱胎于1958年成立的重工业部焊接课题组,创始人为已故国际著名焊接学家曾乐教授。我国的专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团队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建筑钢结构、压力容器焊接、无损检测领域的技术专家,其中包括周文英、徐立勋、唐伯刚、卢宗敬、苏平、刘景峰、段斌。团队从事钢材焊接性能、建筑钢结构焊接及焊接检验技术、钢结构工程及压力容器质量检验及过程控制研究;特种焊接材料研究、特种焊割设备开发、冶金备件修复与制造技术;在工程结构安全评估与技术咨询、焊接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多年来,团队成功为国内各大钢铁企业解决了焊接领域的多项技术难题,先后为鞍钢、本钢、湘钢项目、为武钢新三轧项目建设、宝钢钢铁有限公司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在消化引进技术、实现国产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我国冶金行业焊接工程技术的重点,已获得科技成果10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余项。主编《钢结构焊接规范》等2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及规范。是国家一级协会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国家二级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焊接分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结构焊接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各协会、学会秘书处积极与各行业、各地方联系协调。 ,协助各行业、集团公司、地方代表队、技工学校代表队进行焊接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金属加工项目培训基地,先后培养了我国首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曾正超、金牌获得者宁先海。
团队现有博士、硕士领衔的中高级科研人员5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5人,欧美焊接检验师5人,国际焊接工程师2人。团队成员持有各类专业资格证书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