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金虎辞旧,为万家带来欢乐;玉兔迎新,为万家带来欢乐。充满希望的2023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向学院全体师生、离退休同志、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的发展。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一年来,学院全体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三步走”战略和学院“十四五”发展战略谋划“建设任务”,面临新阶段、新使命、新征程。 ,谋划新发展,寻找新赛道,增强新动能,胸怀“最大国家”,努力“走在前列”。
土木工程学科新增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浙江大学三个新增学科之一)夏志斌钢结构在线,并在第五轮国家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德育为根本任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第一要务,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使学院各项事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让我们一起回顾属于建筑工人的2022年!
2022年
坚持党的领导 努力走在前列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定使命和愿景,锐意开拓、创新。学院党委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把握“大国”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把握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确保以高质量党的建设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直面二十大精神:师生党员在超重力施工现场实践学习
中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校级党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为“建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保障位于最前线”。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扎实推进团组织工作。学院第六届教职员工和工会会员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工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双代会”委员和工会经费审查小组成员,积极发挥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第六次第一次教职工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坚持党对人才的管理,做好吸引和培养人才工作。学院荣获第七届人才引进教育组织突出贡献奖。陈云民院士团队荣获“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提名人物奖”。举办8期青年教师、管理干部、支部书记培训班,以“立人强师”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能力。
陈云民院士团队合影
“立人强师”培训班
●岩土工程研究所、超重力中心团队荣获浙江大学第十一届“三育人”先进集体称号。
●王祝教授荣获浙江大学第十一届“三育人”教学教书先进个人称号。
岩土工程研究所和重力中心团队获奖(左图)
王祝教授(右图)
●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构建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开展“梦想之路”名师名才系列导航活动,建立“筑人”工作室,组建本科生导师团队,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我们持续为浙江大学学子培育大国工匠精神搭建独特的思想政治平台。该平台被评为浙江大学学科(专业)重点思想政治创新项目(全校6个项目)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平台(全校8个项目)。举办工匠论坛、大工匠训练营等活动150余场,覆盖人数近4万人。
●学院团委从党建引领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团学骨干培养、核心价值观引导、支部事业多元化五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党和青年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加强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今年,14个团支部、108名团员获得校级表彰,学院团委连续五年被评为“基层团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聚焦重大工程,争做泱泱大国工匠”被评为长三角高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全校唯一一支)、浙江大学十佳社会实践团队之一。
罗耀志院长、刘正荣书记带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创造以使命为导向的精神文化。为进一步培育求实创新精神,以“文化学院庆典”为主线,举办学院95周年校庆系列庆祝活动。
95周年纪念宣传片
老师、同学、校友深深的祝福
95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实施学院历史馆陈列调整、改造升级,打造展示学院办学成果、传承文化文脉、学习学院历史的重要窗口和教育基地。
龚晓楠院士与徐世祥院士共同为院史馆重新开馆揭牌
学院历史博物馆升级后的内景
●举办“夏志斌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珍藏”首发仪式,纪念和纪念教师、道德圣贤为推动钢结构学科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夏志斌先生百年诞辰珍藏》首发仪式
●举办“已95”退休教师单梅月先生个展,传播这位老教师几十年辛勤耕耘、为艺术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故事。
单梅月先生“已经95”个展
举办空间结构科技创新论坛暨董世林院士九十华诞庆典,并举行“浙江大学董世林周鼎中空间结构科技教育基金”颁奖仪式,持续鼓励和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空间结构领域的人才。
空间结构科技创新论坛暨庆祝董世林院士九十华诞庆典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良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高玉峰教授等专家进行安中论坛、曾国熹讲座、岩土工程西湖论坛(2022)、师生“施工约”。 ,营造良好的教育学术文化氛围。
在政治上,我们要不忘初心,坚持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当紫金港校区面临疫情防控重大考验时,学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按照学校“一楼一班”工作机制,为900多名学生排忧解难,确保防疫工作顺利有序。
为线上线下结对学生提供温暖和安慰
10
●退休教师楼建民荣获“建功立业50年”纪念章
●高绩效学院硕士、博士党支部荣获“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党支部”称号
●陈子怡同学荣获“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称号夏志斌钢结构在线,金莎同学荣获“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称号
●结构工程教学劳动党支部等15个党支部被评为基层党支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优秀党支部
基层党支部“投注第一”建设计划优秀党支部
2022年
潜心培育品德,创造卓越教育
完善培训体系,造就时代新人才
2022年总结
土木工程、水利与交通工程、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入选2021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城乡规划专业顺利完成专业教育评估,取得优异成绩。
“结构设计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新能力培养20年改革实践”项目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批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浙江省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高级土力学》(负责人:焕峰)获批浙江省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建设。
● 3个项目入选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建设项目。
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建设项目入选名单
●14本教材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学科“十四五”规划教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学科“十四五”获批教材名单
●《韧性城市生态规划》(负责人:李永华)入选工信部“十四五”教材。
● 10本教材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批准申请新版工程教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批准的新版工程教材申请目录
● 三部教材获批申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第二批)规划教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第二批)规划核准申请材料申请清单
● 15本教材获批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十四五”第一批新工科、新医学、新农业、新文科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十四五”第一批新工科、新医学、新农业、新文科重点教材建设项目获批名单
●建筑系本科生林立奇、翁凤涛、于爽、肖文凯、肖建亚荣获美国ASCE土木工程竞赛可持续设计方案全球总决赛季军及中太平洋可持续设计组冠军师(指导老师:金建明、吴金东)。
●土木工程本科生尹业兴、张梦琳、梁爽、徐方阳、廖晨雷、陈翔荣获美国ASCE土木工程竞赛太平洋赛区交通规划组冠军(指导老师:金升、罗雪) 、陈希群)。
● 土木工程本科生周明月、王旭、徐佳莹、龚辰硕、赵辰东、朱贝宁荣获美国ASCE土木工程竞赛太平洋赛区水处理组冠军(导师:张克佳)。
● 浙江大学代表队荣获美国ASCE土木工程竞赛太平洋赛区线上赛总积分冠军。
美国ASCE土木工程竞赛代表队合影
●土木工程本科生朱一凯、余哲凡、陈安妮、陈小睿荣获第八届浙江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等师范赛”金奖(导师万华平、金立桥) 。
●建筑学本科生吕闯及其团队荣获第八届浙江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等师范赛”银奖(导师冯一平、张伟、王小艺)。
●建筑学本科生陈子怡、潘耀英、翁凤涛、张可欣、朱元瞻、王锐、方宇航在“建筑·健康”专题项目中荣获第十四届远洋“海洋探索者”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未来”建筑设计大赛荣获特等奖银奖、最佳传播奖、竞赛铜奖(指导老师:罗晓宇、高军)。
● 建筑学本科生朱元瞻、王锐、翁以柔、徐以宁荣获WUPENiCity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国际竞赛一等奖(指导老师:王浩仁、顾彦、李璐),规划本科生王雨倩、陶金晶荣获城市设计学生奖。国际作业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葛丹东、曹康),葛丹东、曹康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浙江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 一篇博士论文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评为“优秀博士论文”(导师:王立中)。
● 一篇硕士论文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吴克)。
●4篇博士论文被评为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徐世祥、王奎华、詹良通、杨忠轩)。
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全面加强高质量就业体系布局。开展模拟招聘大赛等“职业引领未来”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国有企业、高等院校、机关等重点单位就业451人,西部地区就业29人,转学生56人,位居学校前列。
学生荣获校“三好杯”奥运五环团体第一名、羽毛球队第二名、乒乓球队第四名。
2022年
坚持引进和教育并重,优化人才环境
打造一流团队,激发创新活力
2022年总结
● 引进和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名、国家级青年人才6名、百人计划研究员6名、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3名。
● 引进和培养省级高层次人才4名。
国家高层次人才
徐世祥、陆超风、赵玉玺、陈淑琴四位老师入选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陆庆老师荣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钱七虎奖”(青年科技奖)。
●夏进老师团队在第六届土木工程结构智能监测、评估与修复国际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并荣获“Mirko Roš 奖”。
●张鹤老师荣获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郑军、张帅老师荣获三等奖。
2022年
坚持四个方面,强化学科布局
加强优质科研,加快转型升级
2022年总结
北京冬奥会上,罗耀志教授团队与邓华教授、袁兴飞教授团队为国速特大跨度电缆网结构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滑冰场的“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超大跨度索网结构施工及运维技术支持
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型机、高速机设计通过专家评审,全球最大真空法兰通过高质量检验。
现场检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备建设情况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龚晓南院士、王立中教授团队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叶小伟教授团队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左二为龚晓南院士
左二为王立中教授
制定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凝练学科重点方向,在“两个学科高地、四个重点领域、六个前沿交叉方向”加快学科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三个学科建设新方向:智能建造、低碳建筑、城市工程。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负责人:王立中、罗耀志),杰出青年项目1项(负责人:李庆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联合项目1项(负责人:严东明) 。
积极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校企校深度合作,建设一批高能产学研平台,打造协同创新模式。与海宁合作共建浙江大学绿色建筑研究院,与阿里云集团合作建立城市工程系统技术创新团队,依托浙江大学-交工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做大做强交通工程学科。
与海宁合作共建浙江大学绿色建筑研究院
城市工程大脑建设工作研讨会
浙江大学-教工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开展学术交流
2022年
整合优质资源,深化国际交流
拓展合作范式,打造一流平台
2022年总结
推进总体规划-海外科学家联合工作室建设,创建国际期刊《基础设施智能与韧性杂志》,并正式在线发表首期论文。
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第六届现代竹结构国际暑期学校。来自全球多所高校的100余人参加了线下和线上活动,共同探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举办暑期全英文在线课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 19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本次课程,增强了学生之间在线学术交流的深度。
2022年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校友联系
深化协作联动 促进共赢发展
2022年总结
精心组织完成浙江大学校友会建筑工程学院分会理事会换届会议,成立浙江大学校友会建筑工程学院分会第四届理事会。
学院团队和学生实践团队成员定期开展“走访校友系列活动”。
●制定学院发展基金倍增工作方案,统筹设计捐赠项目,丰富基金类型。
●今年新签订捐赠协议11项,合同金额达1940万元,约定当年支付1100万元。
吴建平校友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刘汉龙校友荣获“第十四届光华工程技术奖”。
陈旭校友(陈紫金)荣获“第四届矛盾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
走向未来。
展望2023年
使命激励人奋进,拼搏成就未来。
我们将
凝聚思想共识 汇聚创新协同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
努力工作,不懈怠
继续书写,争创双一流
历史新篇章!
祝大家新年快乐,兔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