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比较长,请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现将内容摘要如下:
➤ 蔬菜大棚的类型及建设成本
➤ 蔬菜大棚覆盖材料介绍
➤ 蔬菜大棚方向的选择
➤ 大棚蔬菜种植成本与利润分析
➤ 大棚蔬菜肥害、高温害防治措施
看似简单的蔬菜大棚对于新手来说并不容易。建筑材料、建筑成本、蔬菜种植技术、大棚管理等都是农民非常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从温室的成本开始。在建设温室大棚之前,首先要了解蔬菜大棚的类型以及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覆盖材料。这对于蔬菜大棚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为您节省资金,提高生产效率。
一、蔬菜大棚的类型及建设成本
1、简易竹架温室
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类型。棚型一般宽5-6米,顶高2-3.2米,边高1-1.2米,拱杆间距1-1.1米。材料易得,施工方便,成本低。每亩成本约3000元(含地膜)。
值得注意的是,温室内支柱较多,遮阳率高,操作不方便,使用寿命短。
2.6米宽装配式钢架温室
这种类型的棚屋已经普及和使用了很多年。主要采用直径22毫米、厚度1.2毫米的镀锌薄壁钢管作为温室框架材料。棚宽6米,屋顶高2.2-2.5米,肩高1.2米。土地利用率80%,使用年限10年以上,每平方米造价10-30元,每亩建设成本7000-20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棚子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缺点是棚幅较小,运行管理效率较低,冬季保温性较弱。
3.8m宽凸起钢架温室
这种棚子采用直径28-32毫米、厚度1.5毫米的镀锌管搭建;顶高3.2-3.5米,肩高1.8米。大棚空间大,适合种植高藤类蔬菜。这种棚增加了棚体的高度和宽度。同时增加棚侧通风窗的高度和宽度,增加了棚内空间,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冬季保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温室的建设成本大幅增加。每平方米成本约为20-45元,每亩成本为15000-30000元。主要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业示范园区和农场。
4、钢竹混合温室
大棚的结构与简易竹架温室相同。间隔使用钢管和竹竿作为拱杆。具有节省钢材、降低成本、操作方便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领域;其性能和成本介于钢架温室和竹架温室之间。之间。
5、连栋温室
连栋温室是普通温室的升级版。事实上,他们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良的材料,将原来独立的单间温室连成一体。可以理解为一种,这种扩建的优点是空间大,土地利用率高,但成本低很多,每平方米50-100元。
2、蔬菜大棚覆盖材料介绍
在生产中,农民应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蔬菜大棚覆盖材料。
1、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制成,薄膜厚度0.1毫米,无色透明;使用寿命约为半年。
2.多功能长寿膜。它是在聚乙烯吹塑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抗老化材料和表面活性剂而制成。宽度为7.5米,厚度为0.06毫米。使用寿命是普通膜的两倍。棚屋夜间温度比其他材料高1-2℃。该膜不易形成水滴,覆盖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
3、草被、草扇。由稻草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是夜间保温材料。
4、聚乙烯高发泡薄膜。白色充满气泡的塑料片,宽1米,厚0.4-0.5厘米。它重量轻,可以卷起来。其保温性能与草被相似。
5、无纺布。一种聚酯长丝,非织造的布状材料。它分为黑色和白色两种,密度和厚度不同。除了隔热外,还可以用作遮阳网。
6、遮阳网。塑料编织网的一种,常用的颜色有黑色和银灰色,有几种密度规格和不同的遮光率。主要用于夏季遮阳、防雨,冬季也可用作保温罩。
7. 玻璃。主要有平板玻璃、钢化玻璃、有机玻璃三种。平板玻璃是永久性钢结构温室的主要导光覆盖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但拉伸强度较差,易碎。钢化玻璃的拉伸强度大大提高,但不耐高温。 ,在炎热的夏季有自爆现象,因此适用于屋脊式连跨温室。
3、蔬菜大棚方向的选择
蔬菜大棚的走向其实是很有学问的,必须符合经济、有效、实用的原则。首先,选址时,尽量选择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无污染的地块。
施工方向,只要有条件,温室应朝南北方向,排风口位于东西两侧,因为温室南北方向的透光率为5比东西方向高-7%,且光照分布均匀,温室内白天温度变化是渐变的。
这样做的优点是:
(1)有利于降低棚内湿度;
(2)减少棚架作物与棚内高茎作物之间的相互遮荫,使其受光均匀;
(3)冬季温室内进行通风(降温)换气作业时,避免过度降温和北风的侵入,同时增加换气量。
4、大棚蔬菜种植成本与利润分析
大棚蔬菜种植的成本和利润主要由大棚建设、维护和蔬菜种植管理所需的农资决定。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这里我们以山东省的蔬菜大棚为例。
一般来说,每亩地一个蔬菜大棚的框架成本在5500元左右。为了节省成本和延长温室的使用时间,建造温室的一个更经济的方法是把它做成半圆形,这需要大竹竿、铁丝、水泥柱和塑料纸;这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方便了日常使用和维护。这样的温室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换塑料纸。每亩蔬菜苗木、农药、化肥等费用约为每年700元,土地租赁费约为每年800元。
综合以上计算,大棚蔬菜种植成本为:每亩地初期投资约7000元。按蔬菜大棚五年使用期限计算,年平均每亩地成本约为2500元。
大棚种植蔬菜利润可达150%-250%,每年可生产2-3季蔬菜。如果种植普通蔬菜,1-2季蔬菜基本可以收回初期建设和大棚蔬菜管理费用。这样,一年内就能实现第一笔盈利,平均盈利100%-150%;随后几年的每年费用将是更换一些塑料纸。
五、大棚蔬菜肥害、高温害防治措施
在温室蔬菜种植技术方面,肥害和高温损伤是影响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1.如何预防和控制肥胖
1)深施肥料。肥料应深施或溶于水。
2)适当施肥。由于大棚的肥料流失较少,施肥量应低于露地蔬菜的施肥量。
3)彻底施有机肥。特别是畜禽粪便和人畜粪便,必须经过充分分解、发酵后方可施用。
4)适当通风。施后应加强通风,夜间应保持一定的通风量,防止肥料分解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在温室内积聚,毒害蔬菜。
5)施肥距离要适当。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时,不宜靠近根部,以防烧根。施叶面肥时,适宜浓度为0.5%-1%。
6)施用量不宜过大。无论追肥还是叶面喷施化肥,用量都要适当。
2、如何预防和控制高温危害
1)改善通风。调节温室内空气,使其清新,消除温室内一切有害气体。当外界温度升至18℃左右时,逐渐进行通风。
2)控制合适的温度。温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5-18℃。温度控制可结合通风、喷水等措施。
3)及时补充水。当温室土壤缺水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利用水调节温度,减少高温的危害。
三、如何预防和处理冻害
1)加满水并保温。灌溉可以增加土壤的热容量,防止地温下降,稳定近地表大气温度,帮助气温稳定上升,恢复冻结的蔬菜组织的功能。
2) 让空气冷却。温室内的蔬菜结冰后,不要立即关闭温室以提高温度。只让空气冷却,使温室内的温度缓慢上升,避免温度突然上升导致冷冻组织坏死。
3)人工喷水。喷水可以提高棚内空气温度,稳定棚内温度,抑制冷冻组织水分蒸发,促使组织吸水。
4)剪掉枯枝。及时剪除冰冻茎叶,避免组织发霉病变,诱发病害。
5)搭棚遮阳。在温室中设置天篷提供遮荫,可以防止冷冻蔬菜受到阳光直射,导致冷冻组织失水。
6)施肥。受冻植物生长缓慢后,必须施用速效肥料。可以在叶片上喷洒2%的尿素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7)防治病虫害。植物被冻后,病虫害很容易有机可乘,因此要及时喷洒一些防治病虫害的保护剂和农药。
4、如何防治气候灾害
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的灾害性天气包括:连续雪(雨、雾)天、低温少照、暴风雪、沙尘暴等。虽然这种天气发生的概率很低,但如果遇到的话,对生产极为不利。生产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优化结构,提高保温效果。
2)注重“护”,提高植物的抗害能力。冬季管理应保持低温,采取保守措施,确保植株安全越冬。白天保持25-28℃,夜间10-14℃。除喷施农药防治病害外,喷施1:200倍的糖氮液,或添加0.5%葡萄糖和0.3%磷酸二氢钾,不仅能提高抗性,还能提高植物抗霜霉病的能力。 。
3)连续阴雨雪天气,在保温的基础上,可以看到更多的光线钢结构蔬菜大棚造价,吸收阴天的散射光,而日光温室的温度保持不变。在温度下降到生长受到损害之前增加热量,以确保植物不会因冻结而受损。加热达到最低生物温度13-15°C,不能太高,以防止呼吸消耗增加。
4)雨天或雪天后返回茅草屋。阴雪天放晴后,植株水分失衡,导致除草后枯萎,轻则生长点受损,重则整个温室蔬菜死亡。这时要注意除去茅草。方法是当天天气晴朗后立即将茅草除去。茅草让它能在清晨看到阳光,逐渐适应。如果发现植株枯萎,应及时用茅草覆盖,待植株恢复后再揭开。如果出现枯萎现象,应重新用茅草覆盖。重复此操作几次,或者您可以将其退回。茅草后,向叶片喷水,调节水分平衡。
5.如何预防和治疗营养缺乏症
1)缺磷。症状包括蔬菜生长缓慢、叶子变小但不失绿,甚至叶子变黑、茎变细。修复时可每亩施过磷酸钙50-100公斤作基肥,或在生长过程中向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2)缺氮。症状包括蔬菜植株矮化,叶子苍白或红色,部分叶子变黄;茎颜色也常发生变化,且变化迅速,干燥后变成褐色,茎短而细。可及时施用速效氮肥,如尿素。温室中一般不使用碳酸氢铵。
3)缺钾。症状包括菜叶变成浅灰绿色,叶缘变黄且干燥,茎又细又硬。可立即施硫酸钾等速效肥料,或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4)缺锰。症状为幼叶叶肉坏死,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后期叶子会脱落。最好的办法是保持土壤中性,每亩施硫酸锰1-4公斤作为基肥。也可在根外施0.2%硫酸锰。
5)缺铜。幼叶萎缩,植株生长弱,叶色改变,叶尖变白。叶面喷施0.05%硫酸铜溶液钢结构蔬菜大棚造价,多施有机肥,可预防缺铜的发生。
6)缺铁。幼叶在叶脉之间呈现绿色,并变成黄白色。严重时整片叶子变成黄白色并干枯。叶面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
7)缺硼。生长点萎缩,褐变干,株形呈丛状,叶片弯曲,出现烧叶症状。每亩施硼砂0.5公斤作为基肥,或叶面喷施0.1%-0.2%硼酸。
8)缺镁。老叶失绿变黄,但叶脉仍呈绿色,叶片变脆,叶缘卷起,有时叶片呈现紫红色。可及时向叶面喷施0.5%硫酸镁溶液。
6.如何除湿
蔬菜大棚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因此,除湿是湿度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温室蔬菜种植技术操作的重要环节。
1)保持通风。气温高时一定要进行通风,否则容易造成室内温度下降。通风时应及时关闭通风口,防止蔬菜因温度骤降而结冰。
2)提高温度,降低湿度。这种方法既能满足蔬菜对温度的要求,又能降低湿度。当植株生长到一定的抗逆性时,封闭棚内浇水,将温度提高到30℃左右,保持1小时,然后通风排干水分。当棚内温度低于25℃时,3-4小时后可重复进行。
3)适当浇水。浇水可以增加湿度。冬、春季生产可选择向阳沟浇水或枝条浇水。地膜覆盖时,可采用膜下暗灌。应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湿度过大。每次浇水后要适当通风,及时锄地松土,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
4)增加透光量。透光率的增加可以提高室温。室温升高后进行通风,以达到除湿的目的。
5)采用吸湿性好的隔热帘材料。例如,无纺布可以防止内表面凝结露水,防止露水落在植物上,从而降低空气湿度。
6)自然吸湿。用稻草、麦秆、生石灰等撒在行间吸收水汽或雾气,达到降低湿度的目的。
7) 覆盖物。温室薄膜覆盖可以减少日光温室土壤水分的蒸发。采用小、大垄距交替、双垄覆盖地膜的方法。浇水时,水流入覆盖物下的小脊。由于覆盖物可以防止水分蒸发,因此可以避免浇水后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的显着增加。
8)培养、除湿。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土壤毛细管水上升到地表,防止土壤水分大量蒸发。
7.如何补充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300-330毫克/升,波动较小。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生产中,设施常处于封闭保温状态,缺乏内外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浓度波动较大。特别是中午,浓度下降,接近甚至低于补偿点,二氧化碳处于赤字状态。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施用颗粒有机沼肥。将颗粒状有机沼肥按一定间距均匀施于株行间,深度3厘米。保持孔内土壤具有一定的水分,保持相对湿度80%左右,利用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2)化学反应法。二氧化碳是通过酸和碳酸盐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目前主要采用稀硫酸和碳酸氢铵在简易气肥发生装置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通过管道释放到温室中。每英亩标准温室(体积约1300立方米)使用碳酸氢铵2.5公斤,可达到二氧化碳浓度约900毫克/升。该方法成本低,易于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目前在我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应用较多。
3)燃烧法。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液化石油气、丙烷气、天然气、白煤油等产生二氧化碳。
八、如何避免有毒气体的危害
温室内经常产生有毒气体,影响蔬菜的生长。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使用安全无毒的农膜、地膜,及时清除棚内废塑料及残留物。避免使用劣质棚膜和地膜,它们在高温下可能会释放出乙烯和氯气,危害蔬菜健康。
2)适当施肥。有机肥一定要发酵腐烂,一定要使用优质化肥。尿素应与过磷酸钙混合。施基肥20厘米深,追肥深度12厘米以上,施后及时浇水。避免过量施用尿素、铵态氮肥等速效化肥,这些化肥在高温条件下会产生氨气和亚硝酸气体毒害蔬菜。
3)通风。天气晴朗、温暖时,应将通风与调节温度结合起来进行。雨雪天也要适当进行通风换气。
(图文来源于网络)
我们是国内专业生产黑色母粒、银灰色母粒、除草母粒及各种农用地膜功能母粒的厂家。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色母粒产品和技术交流服务。我们期待与您的合作与交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中亿橡塑,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