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中厚板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用途广泛。主要应用于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和大口径油气直缝焊管,以及武器装甲、巨型桥梁结构钢、海上钻井平台结构钢、核电站安全等。壳体、大型水坝闸门、电站高压锅炉钢板、炼钢高炉壳体、大型油气储罐、大型机械结构钢、模具钢、超高层建筑等领域。
中国宽厚板发展简史
近代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长期处于落后水平,机械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1871年,福州造船局所属拉铁厂引进四台轧机生产造船钢板,轧制厚度15毫米以下的铁板和厚度6-120毫米的方、圆钢。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修建汉阳铁厂时,引进了蒸汽机驱动的2450毫米二辊两机架中厚板轧机、两辊三机架卧式轨梁轧机。一台德国蒸汽机驱动的小型轧机。抗战时期,这座轧机从汉口迁至重庆,在原重庆钢铁公司大型轧机内运行,直至1984年拆除,服役了一百年。
汉阳铁厂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大量冶金技术和设备。
1958年7月,鞍山钢铁公司从苏联引进的2800/1700mm半连续板带材轧机建成投产。
1966年8月27日,武钢建厂时,从苏联引进的2800毫米四辊轧机竣工投产。
1966年10月,太钢五轧厂从苏联引进的2300/1700mm炉卷轧机建成投产。
1958年以来,地方钢铁企业仿照鞍钢第一中板厂的模式,建设了13台2300毫米三辊劳特轧机。广州钢铁厂还投产了一套1700mm三辊劳特轧机。由于板面太窄,不能满足用户要求二手钢结构生产线设备,后来停产拆除。
中苏分裂后,由于设备进口困难,我国决定自行建设4米厚板轧机。 1966年冶金工业部、第一机械部开始研制开发。第二重型机械厂负责主要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东方电机厂提供主要电气设备,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工艺和工厂设计。
1978年9月8日,我国最大的4200毫米四辊可逆单机架厚板轧机在河南舞阳钢铁公司投产。成套机械设备共计108项196台,设备总重量17768吨。
20世纪80年代后,各公司对原建的三辊劳特中厚板轧机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的轧机主要为三辊加四辊或双四辊轧机,基本解决了三辊劳特式的问题。轧机尺寸太小,钢板宽度窄、长度短、尺寸偏差大、板型差,以及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内各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厚板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然而,国家尚无法拨出大量资金建设新的中厚板轧机。为解决发展与需求的矛盾,鞍钢、浦钢、邯钢、首钢等企业从日本、德国、日本引进了一批二手中厚板轧机生产线。分别是美国。在国内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并完成相应的配套设施后,迅速投入生产。
总体来看,我国2003年之前投产的26台中厚板轧机中,2台是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进口的,6台是国外二手设备,2台是国产二手设备,13台是国产二手设备。国产2300mm轧机(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进口9台)。轧辊式,其中精轧机3台,粗轧机6台),1700mm三辊轧机1台,国产轧机2台。技术装备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由于大多数轧机规格都在2300mm以下,我国生产的厚度5-25mm、宽度2000mm以下的钢板占据市场半个世纪。这也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中厚板、厚板和宽厚板轧机称为“中厚板轧机”的主要原因。
2004年以后,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厚板的市场需求迅速上升。全国掀起了中厚板轧机建设热潮二手钢结构生产线设备,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超宽厚板轧机投产。其中大部分是现代化大功率中厚板轧机,轧制力超过20kn/mm,功率超过2kw/mm,刚度超过2kn/mm,大大超过日本、美国现有中厚板轧机的性能水平。我国中厚板产能从2000年的1545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7366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厚板生产国和消费国。
下面笔者就我国几家主要宽厚板生产企业的现状进行简单概述:
国内宽厚板行业先行者——鞍钢股份
鞍钢集团总经理曾表示,“鞍钢集团的发展史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只要有重大项目建设,鞍钢集团就钢铁集团的存在可见一斑。”他说的是千真万确的。鞍钢是我国最早的钢铁生产基地。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日伪时期的鞍山制铁所、昭和制钢所。然而,新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于1949年7月9日,19日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作为钢铁长子,其发展也经历了涅槃般的重生,成为我国四大钢铁集团之一。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条重轨、第一座现代化高炉都诞生在那里。 “轧机之王”5500mm特宽厚板轧机线投产,鞍钢拥有我国首台5000mm以上宽厚板轧机。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始终着眼于长远发展。可以说,鞍钢是我国中厚板特别是宽厚板生产的先驱。
2006年7月28日上午10时15分,鞍钢5.5米粗轧机机架在中国第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顺利通过5个钢包浇注。
20世纪末,鞍钢是国内少数能轧制宽度4米以上厚板的钢铁企业之一,装备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其他钢厂的转型,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鞍钢也开始引进奥钢联的4.3米四辊可逆轧机来改造其原有的宽厚板轧机。至2003年9月3日,全线热负荷试验成功,为年产100万吨以上创造了条件。
2007年11月21日,鞍钢鲅鱼圈新厂区举行5米精轧机机架安装仪式。
此外,新鲅鱼圈工厂拥有一条5500mm宽厚板轧机生产线,已于2009年5月全面投产。5500mm轧机生产线采用了热装热喂、板形控制、等,轧制力10000吨,生产宽度900-5300mm,厚度5-150mm的钢板,最大厚度为450mm。是3-25米。主要生产宽度4米以上军民用高强宽厚船用钢板、船舶板、核电、大气腐蚀特种钢板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耐磨板、大口径油气焊管及模板。规划年产宽厚板200万吨。
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的同时,鞍钢还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有效提高了钢材性能、钢材强度和产品质量。 2005年,鞍钢厚板产品顺利通过TUV莱茵AD2000、U mark、PED指令三项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这三项欧洲认证的中厚板工厂,获得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鞍钢生产的船板、管线钢等产品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6年5月23日,鞍钢新轧船板全钢种通过了英国、挪威等九家船级社的权威认证。高强级最大厚度由过去的40mm增加到100mm,超高强级达到80mm。发展填补了空白。国内空白。 2009年,大线能量焊接船板在国内率先通过五家船级社认证,再次填补国内空白。
国内宽厚板生产基地——舞阳钢铁
1978年9月8日,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最大的4200毫米四辊可逆单机架厚板轧机在河南舞阳钢铁公司投产。产品应用于船舶、坦克、潜艇、高压锅炉、核电等领域。他们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授予“功勋轧机”称号。截至目前,舞钢已成为年产钢材300万吨、宽厚钢板260万吨、销售收入数百亿元的大型企业。可生产的产品规格为厚度8-650mm,宽度1500-4020mm,长度3000-27000mm。覆盖范围是我国最广的。
河南舞阳钢铁公司,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4200毫米四辊厚板轧机,于1978年投产,被誉为功勋轧机。
舞钢是我国首个宽厚钢板生产科研基地,我国宽厚钢板替代进口的重要国产化基地,其他类似的称号并没有让舞钢人失去前进的动力。随着近年来国内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舞钢的宽厚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国内大型建筑、桥梁、船舶等,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上都可以看到舞钢的产品场地。说起来,舞钢的宽厚板材在军工界是很有名的。我国许多坦克、军舰用钢均产自这里。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宽厚板科研生产基地,走质量加规模的发展道路,引领我国宽厚板发展方向,公司作出重大决策:建设搬迁4200mm轧机,打造世界级生产基地。双机架5000mm轧钢生产线。 5000毫米轧机线投产后,舞钢将具备年产钢材600万吨、钢板500万吨的生产能力。
中国第一台5000宽厚板轧机——宝钢宽厚板
宝钢5m厚板生产线于2005年投产,年生产能力180万吨。厚板生产线主要设备由德国SMS、SIE提供,热处理炉由LOI提供。
厚板生产线包括万吨轧机、预矫直机、直接淬火设备、层流冷却设备、热矫直机、热处理炉、剪板机和在线探伤设备。厚板生产线拥有轧制板形控制、高精度厚度公差控制、大冷却速率和均匀冷却技术、高效矫直、无氧化均匀加热等先进控制技术,可以使用户控制表面质量、板材形状等、机械性能均匀性等严格要求。
厚板生产线生产的主要产品有机械结构钢厚板、高级船舶及海洋平台用钢、压力容器及核电用户用钢、管线钢等。厚板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
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沙钢
2009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1位、全国民营企业第1位。成功跻身世界500强,2010年位居全国知名企业第二位,位列世界500强第415位。这些荣誉是对沙钢综合实力的肯定。但作为宽厚板生产企业,沙钢却是后来者。以国内宽厚板生产线成熟技术为基础,高起点的沙钢专注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板材产品。
沙钢宽厚板轧机热试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恒德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23日合资成立张家港沙井宽厚板有限公司。2006年,建设5000mm宽厚板轧机生产线启动。 2009年全面建成投产,宽厚板年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主要品种为宽度3500~4800毫米、厚度5~50毫米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用钢和管线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