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linedcreationchallenge##一施工准备#
1、冬季施工技术管理
冬季施工工期划分的原则是: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5℃以下时开始冬季施工;当室外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5℃时,停止冬季施工。凡是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门的冬季施工计划。 (提示:平均5天不足5天,进入冬季需做好计划)
1、建筑基础工程
(1)土方回填时,每层土体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降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路面路基、人行道内的大面积回填和平地回填,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0毫米,其含量不得超过30%。填筑时应将冻土块分散并逐层压实。室外基沟(坑)或管沟可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冻土块粒径不大于150毫米,含量不超过15%,冻土块分布均匀。 (提示:减少摊铺厚度,增加预沉降;大面回填,冻粒含量应少15%、30%;冻土分离时必须压实;基沟冻粒含量管沟应减少15%)
(2)填方上部宜回填不冻土或透水性好的土。填方边坡表层1m以内不得填有含有冻土块的土。管沟底部以上500mm区域不得回填含有冻土块的土。
(3)室内基沟(坑)或管沟不得回填含有冻土块的土。室内地垫下回填土不得含有冻土块。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4)涂抹底妆时。当冻土层厚度超过500毫米时,应采用钻孔机对冻土层进行引导,引导孔直径不应大于桩径20毫米。振动沉管施工间歇时,宜将桩管埋入桩孔内保温。
(5)预制桩的沉入应连续进行。施工完毕后,桩头应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6)桩基静载试验前,应将试验桩周围的冻土融化或挖除。试验时,试验桩周围的表土和交错桩的梁支撑应进行保温。
(提示:坡面1米以内、沟底以上500米范围内,室内不得有冻土;霜厚超过5米,必须打导向孔,桩基施工必须保温。)
2.砌筑工程
(1)冬季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砖块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垢、冰、雪等。不允许使用经水浸泡或冷冻后表面被冻结或污染的砖或块;
2)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不含水泥的砂浆;
3)砂浆现场搅拌所用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毫米的冻块或冰块;
(使用说明:铺设前应将表面污垢清理干净,冻砖不要用水浸泡;铺砂最好用普通硅泥,砂中冻块不应大于10个。)
4)石灰石膏、电石渣石膏等材料应有保温措施,冻结时应解冻后再使用;
5)砂浆搅拌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超过40℃,水泥不得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砂浆稠度应比常温适当提高,不允许二次加水。砂浆的和易性。
(2)施工日记中应记录大气温度、温室内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用量等相关信息。 (口头禅:史记必录,温室暖沙温)
(3)砌筑施工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温度等于或低于-15℃时,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比常温施工的强度等级高一级。 (提示:砂石砌筑温度应高5℃;温度低于-15℃,应增加砂石砌筑强度。)
(4)砌体采用氯盐砂浆施工。砌体日高度不宜超过1.2m。墙体留出的开口与连接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作用:日常施工氯砂12小,墙孔距边距500大)
(5)下列情况不得使用掺有氯盐的砂浆进行砌体施工:(提示:特殊安装要求、不防腐、靠近高压、地下水)
1)对装饰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2)砌体的钢筋和预埋钢件无可靠的防腐处理措施;
3)靠近高压电力线路的建筑物(如变电站、发电站等);
4)常处于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内且地下无防水层的建筑物。
(6)温室法施工时,温室内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7)砂浆试块的保留除常温规定的要求外,还应包括一组在与砌体相同条件下养护的试块,以测试转至常温28天后的强度。
3、钢筋工程
(1)钢筋矫直和冷拔温度不应低于-20℃。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温度不应低于-15℃。当环境温度低于零下20℃时,不宜焊接。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允许对HRB 400及以上钢筋进行冷弯。
(2)在下雪天气或焊接现场风速超过3级时,应采取屏蔽措施,对焊后尚未冷却的接头应采取防冰雪措施。
(3)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工艺应控制热影响区长度;钢筋的负温电弧焊宜采用分层控温焊接;焊缝或搭接接头的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 ,焊缝宽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0%。
(4)电渣压力焊前应进行现场负温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运行;焊接完成后钢结构冬季施工,应停止夹钳20秒以上,方可回收焊剂。不得混入冰雪,冷却后应清理接头渣壳。
4、混凝土工程
(1)冬季施工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采用蒸汽养护时,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提示:冬季混凝土选用硅泥,蒸汽养护选用矿物硅泥)
(2)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原材料、养护方法、混凝土性能要求等通过试验确定,并应选择较小的水灰比和坍落度。
(3)冬季施工混凝土搅拌前,原材料预热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搅拌水宜加热。当单独加热拌和水不能满足热计算要求时,可对骨料进行加热。拌和水与骨料的加热温度可通过热计算确定;当水和骨料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将水温提高至100℃,但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混合。直接接触。
2)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不得直接加热,必须提前在加热棚内预热。
(4)混凝土拌合料的出口温度不应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对于预拌混凝土或需要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的出口温度应根据运输和输送距离进行热计算确定,但不应低于15℃。大体积混凝土的模具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
(5)混凝土浇筑后,裸露面应采取防风、保湿、保温措施,边角、易冻部位应加强保温。混凝土养护及越冬期间,不得直接向负温混凝土表面浇水养护。
(7)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规则:蓄热达到46次测量,负温养护进行2次测量,升温降温1次恒温2次)
1)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时,应在达到冻结临界强度前每4~6小时测量一次;
2)采用负温养护法时,应在达到凝固临界强度前每2小时进行一次测量;
3)采用加热方式时,加热和冷却阶段应每1小时测量一次,恒温阶段应每2小时测量一次;
4)混凝土达到冻结临界强度后即可停止测温。
(8)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大于20℃时,应及时覆盖混凝土表面并缓慢冷却。
(9)冬季施工混凝土强度试件的保留应按与结构相同的条件进行额外维护,养护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2组。在相同条件下固化的试样应在解冻后进行测试。
(10)冬季浇筑混凝土的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蓄热法、暖棚法、采暖法等施工的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其冻结临界强度不应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时,不应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40%。
2)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和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的临界冻结强度不应小于4.0MPa;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30℃时,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的临界冻结强度不应低于5.0MPa。
3)对于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应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值的30%。
4)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应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值的50%。
5) 施工中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根据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临界冻结强度。
5、钢结构工程
(1)冬季施工宜采用Q355、Q390、Q420钢材。负温建筑用钢材应进行负温冲击韧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当钢结构在负温下放样时,切削、铣削尺寸时应考虑负温对钢材收缩率的影响。
(3)普通碳素结构钢工作温度低于-20℃、低合金钢低于-15℃、普通碳素结构钢工作温度低于-时不允许剪切或冲孔。 16℃,工作温度低于-12℃时,低合金结构钢不得进行冷矫直和冷弯。当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0℃时,不宜进行现场火焰切割作业。
(4)当焊接区域的环境温度低于0T℃时,构件焊接区域的母材大于等于2倍钢板厚度且不小于所有方向100毫米应加热至20°C以上。焊接只能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焊接过程中不得低于20℃。
(5)当焊接现场环境温度低于-15℃时,应适当增大焊机的电流强度。每减少3%,焊接电流应增加2%。
(6)0℃以下钢构件涂装防腐或阻燃涂料前,应进行涂装工艺试验。干燥可采用热风或红外线照射。干燥温度和时间应通过实验确定。雨雪天气或构件上有薄冰时不得进行涂装作业。
(7)钢结构焊接加固时,应由相应类别合格焊工进行焊接;焊接镇静钢板厚度不大于30mm时,周围空气温度不应低于-15℃。当厚度超过30mm时,温度不应低于0℃;焊接沸腾钢板时,周围空气温度应高于5℃。
(8)当螺柱焊环境温度低于0℃时,弯曲试验次数应增加1%;采用手工电弧焊或其他保护电弧焊焊接螺柱时,预热温度应符合相应的工艺要求。
6、防水工程
(1)防水混凝土冬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进入模具的温度不应低于5℃;
2)混凝土养护宜采用蓄热法、综合蓄热法、温室法、添加化学外加剂等方法;
3)应采取保湿、保温措施。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核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温降梯度不宜大于2℃/d,且不应大于3℃/d钢结构冬季施工,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2)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温度不宜低于5℃,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砂浆表面应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3)防水工程施工温度限值应根据材料性能确定。防水材料进入现场后,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温室内,严禁靠近火种、热源。棚内温度不应低于0℃
(4)屋面隔气层可采用气密性好的单层卷材或防水涂料。冬季施工采用卷材时,可采用花铺法,卷材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毫米;使用防水涂料时,应选用溶剂型涂料。气密层施工温度不应低于零下5℃。
(5)单层卷材防水严禁在5级及以上雪天、大风天气施工。
7、保温工程
(一)外墙保温工程施工
1)建筑外墙保温工程冬季施工最低温度不应低于零下5℃。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期间及竣工后24小时内,基层及周围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
2)粘合剂与聚合物抹灰砂浆的搅拌温度应高于5℃,聚合物抹灰砂浆搅拌水的温度不应大于80℃,且不应低于40℃;混合EPS板粘合剂和聚合物抹灰胶每15分钟搅拌一次,并在1小时内使用; EPS板粘贴应保证有效粘贴面积大于50%。
(2)屋面保温工程施工
干铺保温层可在负温下施工;沥青水泥保温层宜在温度不低于-10℃时施工。
建造;用水泥、石灰或其他胶凝材料胶结的保温层宜在温度不低于5℃时施工。当温度低于上述要求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提示:内外涂抹块状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漆浆和玻璃必须加热)
(1)室内抹灰、砌块装饰工程施工和维护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
(2)油漆、灌浆、纸张、玻璃工程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当需要在室外施工时,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3)户外喷涂、涂装、涂漆及高档涂料时,施工应保持平衡。粉浆的浆料要用热水配制。应根据需要配制,浆料应保温。浆料的使用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
(4)当塑料门窗存放环境温度低于5℃时,安装前应在室温不低于15℃下放置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