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出任远大科技集团联席董事长,与张跃携手颠覆创新

   日期:2024-12-0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23    
核心提示:于是,远大成立了“可建”公司,可建的意思是:可持续建筑。2010年3月6日,上海世博园,6层楼高的远大馆在1天内建成。而对如此雄伟的工程,张跃给出的建设时间却是——基础设施6个月,地面建筑4个月。2009年,远大推出可持续建筑后,张跃跟王石的交流更多了一些,也更多涉及到了各自的根本关切。

王石回来了。

4月27日,他通过“远大科技集团三十年感恩论坛北京分会场”宣布,担任远大科技集团联席董事长。

如果要评选出最独特、甚至最有特色的企业家,王石应该被认为是其中之一,远大创始人张跃也应该被认为是其中之一。当他们走到一起,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新意义呢?

张越是谁?

近年来,张粤的出镜率并不高。

但他仍然在做疯狂的事情。这个经常被形容为疯子的矮个子,有想象力和执行力,也有内心的孤傲和对世界的批判,有点像埃隆·马斯克。

在远大官网上,该公司的广告如下:远大是一家只从事颠覆式创新的企业。

毕亚军曾回忆起当年张越的专访:

“身材矮小、瘦弱的他坐在行政办公桌前,痛斥人类通过大规模建设造成巨大破坏的诸多现象。他语气中的态度是,世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他是对的。”

张跃,196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自幼喜欢绘画。后来考入湘南学院,成为一名美术老师。 1984年,张越辞职,开始个体经营。四年后,他与弟弟张健创办了远大热工研究所,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无压热水锅炉。

在南方,有些地区因为没有暖气,冬天比北方更冷。该装置可用于加热,使用方便,安全性高。

通过这项发明,张跃获得了“第一桶金”,从一个“艺术家”变成了一个特别痴迷技术和研发的人。

1990年,饱受酷暑之苦的两兄弟决定研制一台冰箱。

按照常理来说,制冷只能通过电力来实现。然而,当时中国电力严重短缺。住宅楼经常停电,就连工厂也不得不轮流运转。

从这里开始,张越开始展现出他颠覆性的一面。

能发明一种不用电的空调吗?张越觉得有可能。经过两年的研究,他找到了答案。这款空调不使用电,而是用火来制冷,这在全球尚属首例。而且,它只有一次能量转换(从热能到冷能),可以成倍地节省能源——如果算上发电,电动空调通常要经过5次能量转换。

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_远大集团建楼视频_远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由于解决了使用痛点且成本低廉,张跃茂开发的产品颇受欢迎。

1997年,马云还在绞尽脑汁卖“黄页”,而王健林才刚刚开始扩张。

远大非电空调每年销售额达20亿元,利润4至50亿元。是中国税率最高的私营企业。同年,张跃还购买了中国第一架私人飞机。

他一头光滑的后发,无论走到哪里都显得精神抖擞。

此后,远大的产品已销往30多个国家,成为全球行业第一品牌。

2.改变架构

在非电空调取得巨大成功后,张跃继续在节能环保方面努力,不断创新。

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室内空气,远大开发了一系列空气净化产品,如空气净化器、环境检测仪等。虽然当时雾霾还没有成为一种气候现象,但PM2.5还是一个陌生的东西。单词。

2009年,张跃决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可持续建筑,他是一个绝对的革命者。

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远大发现“建筑”是世界能源浪费的罪魁祸首。冬天保温性能差的房子无法保持屋内的热量,夏天保温性能差的房子无法保持屋内的冷空气,所以需要冬暖夏凉……

意识到这一点后,张越开始讨厌自己所在的行业。“空调是一个消耗大量能源的行业,更是一个弥补建筑师错误的行业。”他说。

然后,他决定改正这个错误。

此后,远大探索了几种简单的建筑保温方法,免费向外界推广,甚至自我牺牲,让销售人员说服客户实施,以便他们可以购买功率更小、使用更小的非电空调。价格更便宜。

但响应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且他们的善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

张越失望、悲伤、愤怒。

“老建筑的节能改造不仅没有人重视,而且新建建筑也成为高耗能建筑。我不能再等了。我决定自己进入建筑领域,用工业手段推动建筑节能。”

因此,远大成立了“科建”公司,寓意:可持续建设。

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_远大集团建楼视频_远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远大的可持续建筑以钢结构为主。据远大介绍,该建筑主要有两个颠覆性特点:一是房子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搭建起来;二是房子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搭建起来。第二,可以实现5倍节能和6倍节能。材料加倍的效果。

凭借这两个特点,张越开始改变世界。

2010年3月6日,上海世博会6层远大馆一天竣工。 12月,在墨西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布罗德馆仅用八天时间就建成了。

在墨西哥,张悦获得的认可度比在国内还要高。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隆在参观其建筑后表示:“这是世界建筑业的一场全新革命。”

张越很喜欢这句话。

此前,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他是这样肯定自己的:

“人类几千年的建筑史中,只发生过两次革命。第一次是4000年前埃及人发明了玻璃,让阳光可以进入房屋;第二次是200年前英国人发明了水泥,让城市拥有高层建筑,我们正在开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三次建筑革命。”

渴望革命的他甚至在2013年7月投下了一颗“炸弹”:远大要在长沙建造世界第一高楼,并命名为“天空之城”。

蓝图中的“天空之城”共202层,高度836米,比当今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还要高10米。它的设计使用寿命为500年,即使在9级地震中也能保持静止。

对于如此浩大的工程,张跃给出的施工时间是基础设施6个月,地面施工4个月。

同时,他还发布了一系列豪言壮语:“我们的目标是占据全球建筑市场的30%”、“万亿市场规模也是有可能的”。

不幸的是,他的野心并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认可和欢迎。

由于引发太多质疑,《天空之城》很快就被叫停了。然而,张越却不肯认输。 2015年,他要求远大在19天内打造出迷你版的“天空之城”,就是一个严肃的证明。自己的。

三人互相珍惜

王石和张越认识很久了。

远大集团建楼视频_远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_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

王石出生于1951年,比张悦大9岁。两人都是1984年入行,并迅速在各自领域站稳脚跟,成为大V。

两人从事不同的行业,但三观高度融合。

比如,王石坚持不行贿,张越则主张“阳光营销”。 2003年,两人在长沙华天大酒店聊了四个小时。除了王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轶事之外,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贿赂问题。

此外,双方都信奉专业化,一个专注于节能环保的产业创新,一个专注于住宅地产的卓越。在矿产丰富、机遇比比皆是的时代,坚持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最重要的是,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物,互相仰慕。

由于同属企业家中的“少数”,两人私交甚好。但一个人忙房地产,一个人忙空调,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公开迹象显示,两人关系的升温源于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环境保护。

2004年,原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牵头成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王石担任副院长,张悦也成为积极分子。

通过这个协会,王石找到了从事环保慈善事业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张越放弃了乘坐私人飞机的习惯,从享乐主义者变成了极简主义者。

真正让两者越来越接近的,是建筑。

2009年,远大推出可持续建筑后,张跃和王石的交流增多,更多地讨论了各自关心的根本问题。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老大哥,王石很早就开始探索住宅产业化,但王石显然没有张越那么激进。万科是一家以外墙板、内墙板、楼板等组件化为主的“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组件化率可达50%以上。远大是“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其构件化率远高于前者。简单来说,远大也是想彻底改变万科的盖房生活。

公开资料显示,王石真正关注远大模式是从2016年开始的,那也是他人生中另一个相对低谷的时期。甚至有一段时期,万科让他伤心,甚至泄气。

2016年1月,应张越邀请,王石分别前往长沙和岳阳考察远大的钢结构建筑装配技术,随后保守地得出“市场前景良好”的结论。

十多天后,张悦前往深圳看望王石。

交流结束后,王石表示,“万科与远大的合作项目指日可待。”

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_远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_远大集团建楼视频

随后,两人大概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甚至讨价还价,直到2018年4月28日,告别万科300天后,王石宣布了自己的新身份,成为远大联席董事长。

“2002年,我去了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由于气候变化,我看不到雪。后来我去了南极洲,发现南极洲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冷。这让我对南极洲有了更切身的了解。”远大的环保是很纯粹的,其实远大的环保理念和生态农场让我很感动。供应商”。

王石在谈到自己的选择时说道。

此前,他也曾向张越做过类似的表白。 2017年11月,在谈到自己敬佩的企业家时,王石表示:“在环保方面,我没有张悦那么纯粹。其实我在环保方面是功利的。我想证明我有这个能力。”使企业获得成功的力量。”他善于为公益事业做好事。其实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说明他还是有执念的。”

张越不仅有执念,甚至还奢侈。

20世纪90年代,张跃曾在银行里存有6亿现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没有任何禁忌”。他买了飞机,六架。据说,在购买了波音当时最好的一架飞机后,波音副总裁半羡慕半开玩笑地问道:“你能借给我飞吗?”

2004年,张跃看到一个数据:每棵树每年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从长沙到北京,他的飞机消耗了2吨燃油。计算一下,一次飞行相当于砍倒8棵树。

他每周飞一两次北京,这让他感到不安。 “我的脑海里总是闪现出八个树影,尤其是看到窗外的树的时候,这种信息不断地刺激着你。”

结果他接连卖掉了5架飞机,只保留了一架。不仅私人飞机的航班数量被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还有规定,乘客少于6人不得起飞。

张越曾经对衣食住行极其挑剔。你想住最好的酒店,两个小时后吃晚饭。一位企业家曾透露,出国时,张越坚持吃中餐,有时还自己做饭到很晚。

后来,张悦读了艾伦·杜宁的《多少钱才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一书,深受影响。相反,它认为“人们必须改变生活方式,理性掌控创造财富的权力,创造一个量入为出的社会”。

据说,张越后来将自己的衣服和裤子限制在不超过10套,吃饭时从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汤。

2010年,他在深圳卫视接受王石采访时,还向王石传授了自己的经验:给头发上油,可以用橄榄油、茶油或花生油,比摩丝便宜,但不含油。任何化学毒素。

为了环保,张悦甚至主张只生一个孩子。 “他说中国人口太多,多生一个孩子会消耗更多的世界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他的妻子说。

“20年前我创业的时候很穷,当我成功创业并致富后,我开始因为富有而肆无忌惮地消费、享受物质的享受,我渐渐发现,当我拥有了一切的时候,我却失去了一切。”很多乐趣是物质消费的意义,一半的乐趣是稀有,当你拥有一切的时候,你发现这些东西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张越在总结心路历程时强调。

“当你拥有太多的时候,你也会失去太多。”

四位“老人”的下一站

远大集团建楼视频_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_远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王石是公认的商业大师。他于1984年创立万科,并于1991年带领公司上市。在任的33年间,万科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

与王石相比,张越更像是一位首席技术官。几年前,远大的一份官方文件是这样介绍张跃的:多年来,他花费了70%的精力带领工程师从事产品技术、制造技术、空调系统技术、空调的研究和创新。运营管理。他已经发明了40多项发明。一项专利技术...

远大一位高管曾表示,所有的创新研发都是在张越一声令下之后立即开始的。除了技术问题,张跃对日常工作几乎没有掌控权。而且,他从来不考虑市场。 “如果卖得不好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就意味着宣传不好。我知道这是人们需要的东西。”

张越的办公室不像是办公场所,而像是一个实验室,里面摆满了各种设备。他喜欢自己设计、画图、调试。一位工程师透露,张越曾亲自帮他修改一张图纸,连续15天反复修改、沟通。 “总裁很勤奋,文件和技术规范都是他自己编的,经常写很多页密密麻麻的小字,读起来吓人。”

毕亚军在采访张悦时另一个深刻的印象是:

“我们正在聊天的时候,一个工程师走进办公室,拿着图纸找到了他,看来远大正在建设或者维修自己建的水电供应系统,他看了几眼,向工程师询问。”你的管子一定是错的。然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堆图纸,比对了工程师的图纸后,把绘图笔扔到了桌子上,说道:“元大成的,我清楚地知道每根管子是怎么放的。” ”

远大的《可建造技术指南》也是张越一字一顿写出来的,工程师帮他修改。 “这就是我的精神享受。这10000字里蕴含了多少技术含量,需要积累多少知识才能造出一座漂亮的房子?!我写了100多个小时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这个过程和绘画,里面分泌的化学物质是完全一样的,”他说。

一种是技术性更强,一种是业务性更强,一种是注重研究事物,一种是对人的理解更高。王石和张越的组合,可以算是组合和互补。交叉之后,真正需要做的是,张越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以成本驱动可持续建筑。

张越为了可持续建设做出了很多改变。

他曾以极端偏执的态度坚守“三不原则”——不合资、不上市、不举债。然而,为了发展可持续建筑,也有突破。 2010年,他宣布著名经济学家、高盛亚洲前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投资远大,并将共同参与远大的房地产业务。

胡祖六是湖南人。和王石、张越一样,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了极致。他还非常热心社会公共事务,忧思天下。他当年接受我们采访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我一直对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大概与我年轻时受的湖湘文化的影响、经济学‘经世造福人民’的经济学特点、哈佛的印记有关。” ,而且——也许你会感到惊讶——高盛的传统与此有关。”

在远大,张越拥有“王”的权威。就连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对他肃然起敬。如今,“王”决定邀请另一位王来参加盛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改变。

目前,远大的可持续建筑还远未达到预期。在宣布新职务时,王石表示:“万科和远大未来会加强合作,也邀请大家为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王石和张粤真的会相爱直至白头偕老吗?随着他的加盟,张越对建筑行业的第三次革命是否会更加激烈?而王石是否会因此开启他的第二春呢?

时间才能看出人心,距离才能知道马的威力。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