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专业到全球环保领袖,张跃的传奇创业之路

   日期:2024-07-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92    
核心提示:于是1992年,张跃兄弟俩集中了远大全部科研力量,一年后”非电空调技术”在远大问世。张跃给远大立下了“不多元化、不贷款、不上市”规矩,他的口号是:“实现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此后“空调、空品、能源和可建”成为了远大的四大主业。

订阅《北大纵横》,接近上千位咨询顾问

===========================

他主修美术,后转行当工程师,放弃稳定的教师工作,选择创业,从卖锅炉图纸起家,最终打造出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直燃式空调制造企业。美国《财富》杂志将他列为全球环保领袖之一,称他“或将成为全球可持续思维的最高标杆”。

此人就是被公众眼中称为“疯子”的张越。

▌成为“不一样的烟火”

张悦,1960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1978年毕业于湘南师范学院美术系。

1981年,张越到郴州一中,教美术。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怕”的年代,美术被认为是冷门学科,“奶奶、舅舅都不爱”,年终考核连张越参加的机会都没有。可想而知,张越心里很郁闷。三年过去,张越终于受不了了,他宁愿放弃“国粮”,做个体户,也不愿“站在一边坐冷板凳”。

此后,张越开过餐馆、咖啡店,卖过电视机、摩托车,甚至倒卖过彩色胶卷,但这些都是小本生意,无论张越如何努力,口袋里的钱从来没有超过500元。

1987年冬天,湖南郴州格外寒冷阴沉,张跃的关节炎又发作起来,双腿疼痛难忍,整天不能坐也不能站。

张越的弟弟张建在哈尔滨当老师,听说后打电话告诉他:“哥,来哈尔滨住几天吧,外面零下三十多度,家里有暖气,暖和就行,你的关节炎不会发作的!”

当时,张健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留在哈尔滨电气学院任教,住在学校的单人宿舍里,房间里正好有一张空床。

张悦在哥哥的宿舍里住了一个多月,关节炎渐渐好起来。

12月下旬的一天,张岳和哥哥约好去松花江看冰雕。突然,外面下起了大雪。张岳站在窗前,望着越来越大的雪花。当时,他就想:“要是中南地区有暖气就好了!”

突然,张越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我们能在南方生产供暖设备吗?”张健听后欣喜不已:“这有什么难的?锅炉可是我的专长啊!”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人才济济而闻名,张健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兄弟俩在实验室里鼓捣了半年,就研制出无压锅炉,并一举获得国家专利。

与弟弟一起生活的半年时间里,张悦迅速从一名青年艺术家转型为一名工程师,并沉迷于技术研究。

如今产品研发出来,张跃决定干点大事。1988年,兄弟俩回到长沙,花3万元注册成立了远大热能工程研究所。半年后,兄弟俩赚到了第一桶金,是100万元的无压锅炉技术转让费。

一年后的1989年,兄弟俩再接再厉,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浮子式无压热水锅炉。张跃带着无压热水锅炉参加了1990年法国巴黎发明博览会,荣获金牌。远达的名声立刻从外销转为内销。

这次兄弟俩没有转让技术,而是自己动手,很快无压热水锅炉就风靡全国,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亿多元。

冬天有锅炉,夏天呢?一定要有空调。1990年,市场上已经有海尔、松下等国内外品牌的空调。但当时三峡大坝尚未建成,整个湖南省都严重缺电,连长沙都经常停电。于是张跃萌生了“做一台不用电的空调”的想法。

所谓“非电空调”,就是不使用氟利昂和电,而是利用工业废热、天然气、沼气等热能作为动力,与传统空调相比,省电、环保,缺点就是组装和操作比较麻烦。

当时,张跃客观分析了国内形势,认为“第一,水电虽然成本低,但输送困难;第二,火电成本太高,发展空间有限,而且污染环境。”结论是“国家一定会大力发展火电。”于是1992年,张跃兄弟集中了远大全部科研力量,一年后,“非电空调技术”在远大落地。

如果说无压锅炉技术是张岳打开空调大门的途径,那么“非电空调”技术则让张岳真正走上了环保产品的道路。

至1996年,远达产品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达17亿美元。

随着事业的突然成功,张越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过起了奢侈的生活。他开始追求豪车、鲜花和掌声。出门时让保安给他撑伞,上车时让司机给他开门,秘书把保温瓶里的鸡汤送到办公室当早餐。出差时,他住的酒店从三星到四星,最后只能住当地最好的酒店。一个人吃晚餐也要吃两个多小时。

1996年12月10日,张岳带队到新加坡参加一个贸易展览会。会后,他要求工作人员把十几袋包装材料扔到会场外,却被工作人员拦住,工作人员说:“在新加坡乱扔垃圾是违法的,会破坏环境。”张岳不听,几个人就吵了起来,最后报了当地警察的案子!警察按规矩办事,不仅要求张岳收拾包装,还罚款2000新元。

张悦这时才注意到,新加坡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绿草、沙滩,并非天然形成的,而是大家用心呵护的结果。

张越很感动!那件事之后,他反思了整整一年。“十几年前,总想着少花钱多赚钱,脑子里总是装着花哨、昂贵的材料。”这次新加坡之行,张越突然意识到,要从自己做起,把“远达”打造成环保商业帝国。

1997年,远大空调销售额达20亿,成为全球“非电空调”领军企业。但非电空调市场空间有限,增速远落后于房地产、互联网、能源等热门行业。

远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_远大建成钢层酒店结构集团招聘_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

弟弟张建建议远大发展电动空调,但张岳坚决不同意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因为他认为电动空调对环境的污染很大。

兄弟俩因此产生分歧,最终于1999年分道扬镳,张建创办远达卫浴,生产整体卫浴,张悦则独资经营远达。

张跃给元大定下了一个规矩:“不多元化、不贷款、不上市。”他的口号是:“实现人类对更高品质生活不断追求的愿望。”

不到三年时间,张悦就完成了公司所有产品由油改气的升级。从此,张悦成了一名环保人士,几乎参加每一个环保论坛,大力宣传自家燃气空调的环保功能。

但六年后,始终不肯多元化的远大,在1997年就已经拥有了20亿元的年销售额。同一时期,长沙的多家企业已经突飞猛进地超越了远大,就连它的弟弟远大筑工也在追赶远大。公司员工开始讨论,“当环保英雄有什么用?能养家糊口吗?”

“做企业不是做慈善。”为了企业的长远稳定,张跃决定修改战略,去掉第一条规则,慢慢延伸产业链。但延伸的底线,还是建立在他心底的清洁“环保”。自此,“空调、空优、能源、建筑”成为远达的四大主业。

不知道张跃十几年前是否预见到国内空气污染会如此严重,但他在2006年开始创办远达空气质量科技有限公司,之后投入5亿多元研发费用,三年内相继研发出“生活手机”“洁净新风机”“移动护肺”等环保产品。

但2009年,这些产品的销量极其惨淡,一年只卖出几台,只有张悦自己还在享受“用生活手机测空气质量,用风扇净化空气”的乐趣。

一些人认为张越有“怪癖”,而一些媒体则认为他是一个“笑话”。

张跃对于外界的评论充耳不闻,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环保理念是正确的,“总有一天,人们会买我的产品。”

直到7年后的2013年,雾霾成为中国一大灾难,PM2.5突如其来,张跃的远达环保产品才开始火爆,生活手机、净化风机等产品都销售一空。

张跃随后又推出了“汽车肺宝”、“家用肺宝”、“环境仪”等一系列产品,年增长率高达50%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元达“新风系统”成为国内治霾行业的王牌,张跃的身家也飙升至80亿。

当别人在夸夸其谈、充满幻想时,他却在担心:“有什么好高兴的?产品越畅销,空气污染就越严重”,所以他的最终目的就是毁掉自己的生意。

▌为了环保,把飞机扔掉

远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_远大建成钢层酒店结构集团招聘_远大集团15天建成30层钢结构酒店

自幼受艺术熏陶的张跃热衷于“飞天”。早在1997年,马云、王健林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张跃就已经购买了中国第一架私人公务机——价值7000万元的“赛斯纳”,还考取了中国第一张私人直升机驾驶执照。

随后的四年里,张悦购买了7架私人飞机,其中包括波音公司最昂贵的公务机型号。

2005年的一天,张悦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组数据:一棵树每年平均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一架飞机从长沙飞往北京3000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8棵大树生长60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

张悦一愣,“我一直是做节能减排生意的,没想到买飞机会损害自己的品牌。”

也是从2006年开始,张悦将所有私人飞机收起,不再乘坐私人飞机出行,外出开会时只开Smart紧凑型轿车和电动车。

改掉“坏习惯”之后,张悦仍然关心别人的烦恼。

2009年,我国一年卖出152架公务机。论坛上,大佬们比拼谁能开私人飞机。会后,他们纷纷炫耀自己的私人飞机模型,说“我的功能比你的好,而且是新款。”站在一旁的张越气得咬牙切齿,“见人骂人”。

2016年4月9日,张跃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呐喊:“中国的煤炭消耗量是过去10年的5倍多,企业家们应该行动起来,首先就不要再开私人飞机了,这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

▌打造“环保帝国”

张跃认为,“建筑是空调的载体,所以建筑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他誓言要掀起世界第三次建筑革命。

“在人类几千年的建筑史上,只发生过两次革命。第一次是4000年前埃及人发明了玻璃,让阳光可以照进屋内;第二次是200年前英国人发明了水泥,让高楼大厦出现在城市里。”张跃说。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张跃站在元大馆里,指着馆里的每一栋建筑,对一群记者说:“国家需要这样的建筑,你看外面那些建筑,大多都是垃圾。”

不少记者认为张越的言论有些离谱,那么张越所说的“远大阁”到底是什么呢?

这栋6层高、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在24小时内完工,采用轻钢结构,避免了混凝土浪费和扬尘,产生的建筑垃圾仅为传统建筑的1%,材料消耗是1/6,能耗是1/5。

远大馆融入了诸多新技术,包括墙体保温、窗户遮阳、窗户隔热、风热回收等功能,还可以随时拆卸清洗,在异地重新组装。

大家看完后都赞叹不已!张跃说,他的建筑不仅节省材料、环保,而且能抵御9级地震。

其实,这种建筑技术在美国、日本早已有,张跃只是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优化,美国、日本的模块化建材工厂制造比例是20%-30%,而张跃将这个数字提升到了90%。

上海世博会后,张跃的元大馆声名鹊起,元大建筑很快在全国遍地开花:15层的新方舟酒店用7天建成,30层的T30大厦酒店用15天建成。

张岳还将元大大厦的建造过程录了下来,发到Youtube上与大家分享,结果不到半天时间,点击量就突破了500万。

此后,张越利用这项技术对“元大城”进行了彻底改造。

仅凭这些还不够。张跃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打造“世界第一”摩天大楼。为此,张跃斥资5.2亿买下了长沙河西郊区的一块荒地。“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人类最向往的地方。”

这座“世界第一”建筑的名字已经确定:“天空之城J220”,是一座208层、838米高的天空之城,建成后将超越迪拜塔。

据张跃介绍,他想要建造的天空城市可容纳3万多人口,住房、办公楼、餐厅、娱乐场所、医院、学校,甚至还有室内农场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张跃计划投资90亿元,令人惊叹的是,建设时间仅仅7个月,要知道迪拜塔的建设可是耗时6年。

业内外人士认为张跃不靠谱,他所谓的理想蓝图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根本无法实现,首先就过不了政府的检验,“就算实现了,也是个粗制滥造的项目”。

房地产界人士也开始批评他,称“90亿连盖大楼都不够”。

张岳勃然大怒,他以长文回应:“对于那些质疑90亿元造价太低的人,你们当时根本不知道天空城市的技术,90%的建筑材料都是工厂化建造,没有分包,没有闲置工人,也没有华而不实的装修,造价肯定很低。我也可以像一些房地产商那样故意夸大数额,造价几百亿,反正吹牛不交税。”

当外界质疑张跃建设工期短时,张跃回应道:“80年前,帝国大厦从破土动工到竣工,只用了13个月。工期短不代表粗制滥造,最终重要的是质量。”

就在大家以为张岳“疯了”的时候,英国《卫报》参观了他的“元大城”,将其比作凡尔赛宫的翻版。联合国还授予他一项重大奖项——地球卫士奖,这是地球上最高的环保奖项,“因为张岳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环保商业链”。

然而,2013年,张越的“第一高楼”只举行了奠基仪式就被叫停,因为政府也觉得不靠谱。此后,“天空城市”的荒芜之地,变成了村民种庄稼、养鱼的场所,他们种的西瓜已经收获了两季,直到“疯子”张越的曝光度才逐渐降低。

▌“狂人”归来 重振雄风

2015年4月,张跃带着“天空城市”梦想归来,这次他用行动呐喊:“19天建成一座57层的微型天空城市。”

20天后,“小天空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座57层高的大楼高200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内有3.6公里的步行街、19个10米高的活动馆、幼儿园、养老院、体育馆,顶楼的直升机停机坪可容纳两架直升机。

但“天空城市”至今仍搁置。有人说,“天空城市”终究只是一句空话。但张岳却说:“天空城市一定会建起来,只是时间问题。”张岳身边的人都相信,因为他不是轻易放弃的人,有着湖南人“敢于换日月换新天”的勇气。

关注张跃的人都知道他是怎样的人,远达不仅为全体员工提供食宿,还专门为公司员工修建菜地、鱼塘。

张跃还将自己的“心灵洁净”传递给员工,在公司内确立了“七不一不”原则——不污染环境、不抄袭技术、不欺骗客户、不恶性竞争、不三角债务、不偷税漏税、不行贿受贿、不搞不道德行为。

有人说,艺人的管理方式与公司的商业氛围格格不入,或许“天空城市”建成之后,张月的理想王国就不远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