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1号大街。曾经坐落着下沙最优秀的企业之一——摩托罗拉(Motorola)。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却突然从地图上消失了...
这曾是下沙最好的企业,员工的骄傲
早在1996年,开发区成立还没多久的时候,摩托罗拉就作为第一批大型企业落户下沙。十余年间,作为摩托罗拉全球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摩托罗拉在美国境外设立的第一家CDMA产品生产企业,下沙摩托罗拉当时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一群年轻打工者的骄傲——
“我,在下沙摩托罗拉工作!”
曾经的下沙摩托罗拉厂房
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摩托罗拉开始不断调整战略。企业开始慢慢减产、裁员。直到2011年的6月份,最后一批员工离开了,下沙摩托罗拉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摩托罗拉老厂房并没有从地块上消失,而是改造成了创业园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曾经代表城市工业文明、象征城市经济发展的工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些旧工厂的价值及其所蕴含的历史痕迹并未随之消失,相反,随着全新的创意产业、新兴产业等新鲜血液的注入,旧厂房的生命也会通过承载功能的变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再一次推动城市的变迁。
改造后的华媒科创园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托罗拉老厂房实现了华丽转身。浙江文创控股集团和华媒控股(000607)将摩托罗拉的老厂房进行改造,华媒科创园应运而生。园区依托杭州得天独厚的跨境电商优势,充分利用文创控股和华媒控股强大的媒体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定位,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立志引领杭州科技创新及跨境电子商务时代前进的步伐。
华媒科创园效果图
更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园区外立面的改造尚未完成,却已经有好几家企业迫不及待地入驻了,并且吸引了大批文创、传媒、电商人群前来考察场地。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小编决定亲自去一探究竟。
还没进门,小编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气息。
大厅外的摩托罗拉模型
16年摩托罗拉的印记,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据园区策划总监方迅超介绍,项目落成后,将设立摩托罗拉文化展厅,不仅是记录这位曾经的移动通信巨头带给我们的荣耀,更是让每一位创业者都能深切感受到摩托罗拉飞越无限的创新精神和精诚为本的企业责任感。
摩托罗拉老厂房与华媒科创园的交接,是时代的更替旧钢构厂房,更是摩托罗拉企业文化的传承旧钢构厂房,如今的华媒科创园秉承了摩托罗拉不断创新的精神,通过功能布局的整合,把园区打造成了综合性的创业街区。正如摩托罗拉鼓励年轻人不断创新一样——上亿规模的“创享基金”,是华媒科创园给予创业者最真诚的包容。
华媒科创园效果图
老厂房焕发新活力,历史文化传承不息
除了华媒科创园,杭州的很多园区,其前身不少都是旧厂房。例如由钱江钢构老厂房改建的空间结构产业园、华孚色纺(002042)菁英电商产业园、建华文创·文三路创业园等等,经过政策催化、资本带动及市场推动,旧厂房开始“美丽蜕变”,变身文创园,从事“美丽事业”。
空间结构产业园
菁英电商产业园
建华文创·文三路创业园
建筑的历史意味着城市的历史。把废弃的建筑重新改造,不仅让资产得以盘活,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保护和传递历史信息,支撑产业前行。
曾经,摩托罗拉等一众优秀企业把最好的技术带到了中国,给工厂配备了最高的制造标准,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经过不断改造,老厂区焕发了新活力,而它们留下的优秀文化也将得以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