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连廊分布区域及钢结构介绍,跨度最大达 43.5m

   日期:2024-11-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02    
核心提示:大跨度连廊钢结构施工概况大跨度连廊钢结构施工难点解决方案连廊钢结构方案选择连廊钢结构最终确定为“地面拼装、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施工方案。3.连廊钢结构施工流程

图:钢廊分布区域

连廊概况:本项目连廊分为两部分。其中,1号钢廊位于1号楼与5号楼之间,共两层,跨度43.5m; 2号钢廊位于2号楼和3号楼之间,共两层,跨度29m。

走廊钢结构简介

廊道两侧有38根钢柱,主截面为600×200×40×50。单层钢梁最大根数为82根,主截面为H350×150×15×30。

2号连廊两侧有68根钢柱,主截面为400×200×20×20。单层钢梁最大根数105根,最大跨度23.2m,最大截面H1200×150×30×40。

走廊共有四个主桁架。桁架设置在两层,跨度为43.5m。两个主桁架由次桁架、水平支撑和钢梁组成。桁架间最大跨度为25m,采用大跨度钢梁承受荷载。钢梁最大截面为H(1300~1200)×350×20×30。

2号连廊共有7个主桁架,桁架高5.4m,跨度29m。桁架下部悬挂一层结构。桁架由连接钢梁和水平支撑组成。

节点样本

柱脚节点1

柱脚节点2

梁柱节点1

梁柱节点2

立柱对接节点

主梁和次梁连接节点

钢柱与桁架连接节点1

钢柱与桁架连接节点2

钢柱与桁架连接节点三

钢结构的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1、大跨廊道钢结构施工概况

项目有两条走廊,分别连接2号楼和3号楼、5号楼和6号楼。

1号走廊(5号楼和6号楼之间)共有四个主桁架。桁架设置在两层,跨度为43.5m。两个主桁架之间的空间由次桁架、水平支撑和钢梁组成。桁架间最大跨度为25m,采用大跨度钢梁承受荷载。钢梁最大截面为H(1300~1200)×350×20×30。

2号连廊(2号楼和3号楼之间)有7个主桁架,桁架高5.4m,跨度29m。一层结构悬挂在桁架的下部。桁架由连接钢梁和水平支撑组成。

项目连廊钢结构最大安装高度37.75m,自重巨大,构件较多。如果采用高空散装包装,不仅高空组装、焊接工作量巨大,而且还会存在较大的质量和安全风险。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不利于本项目整体施工进度组织。

2、大跨廊道钢结构施工难点解决方案

2.1 廊道钢结构方案选择

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如果将廊道钢结构整体在地面组装,然后采用“大型液压同步吊装技术”同步吊装就位,将大大减少施工成本。降低安装施工难度,提高质量、安全和工期。有利。

从廊道结构体系来看:四个主桁架和其间的八个次桁架构成了主要承重体系。其余框架结构是连廊安装过程中的附加荷载,起到增加两个主桁架面外稳定性的作用。由于主桁架纵向高度达到三层楼高,纵向刚度很大,可以有效控制廊道结构整体吊装过程中向下的偏转变形。而且这种受力系统比较简单,非常适合采用三层桁架整体拼装、同时吊装的安装工艺。

从连廊第二结构体系角度分析:主要承重结构为七个主桁架。在整体吊装过程中,主桁架之间的二次结构作为附加荷载,起到增加主桁面外稳定性的作用。由于整体吊装安装过程中的主要荷载是主桁架自重,因此结构变形应远小于设计值才能满足安装要求。这种受力系统比走廊结构简单,适合整体吊装的安装过程。

连廊钢结构最终确定为“地面组装、液压同步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案。

走廊改善风险控制

1、软件仿真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建立工程模型,提前对吊装各阶段进行模拟,确保吊装行程顺利进行。分析中,吊装分为五个阶段,即地面拼装阶段、吊装阶段、吊装阶段、杆件安装阶段和混凝土浇筑阶段。

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发现,地面拼装阶段廊道结构整体吊装时,两端有很多杆件无法预装,需要对吊装结构进行适当加固。吊装阶段,准确获取各吊装点的最大反作用力,以选择吊装​​机和钢绞线的类型,确保吊装阶段的安全。

2、加强各阶段的控制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廊道升级改造前,廊道两侧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已合拢并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预留了与提升线碰撞的位置,确保提升过程中无障碍物。对于1号走廊,还应包括完成4#塔吊的拆除和塔吊开口的施工。

2) 组装轮胎框架设置。组装好的轮胎骨架的设置直接影响组装的质量。组装好的胎架高度和轴线均按图纸严格控制。本项目中,地面组装式轮胎框架柱位于地下室混凝土框架柱上。预埋件用于在混凝土施工前固定轮胎架柱。 。

3)液压举升装置的安装

一个。升降平台焊接完成后,用塔吊将液压挺杆和液压泵站吊装到升降平台上并固定;

b.连接泵站、液压挺杆主油缸和锚杆油缸之间的油管。连接后检查一次;

c.将电缆连接到泵站内的启动柜、液压挺杆、本地柜和控制系统,并安装各种传感器。完成后检查;

d.将导板下降至地锚上部,调整导板位置,使导板上的小孔与升降机液压锁方向对齐。注意导板偏转不要超过15度,防止整根钢绞线扭转。 ;

e.将地锚固定在下挂点,调整地锚孔位置,使其与导板孔对齐。将每个提升器的全部钢绞线依次穿入地锚,引出部分的长度不小于10cm。 。穿线后,用地锚件锁紧钢绞线。注意,钢绞线穿过地锚时,应防止钢绞线相互缠绕。穿线后再次检查。

4)吊装前检查

一个。屋面钢结构检验:主体结构质量、外观符合设计要求;所有与吊装工程无关的荷载均已从主体结构上拆除;待提升空间内无障碍物或悬挂物;主体结构与其他结构之间无障碍物或悬挂物。是否已删除所有连接。

b.液压举升系统检查:举升油缸上锚、下锚及锚片应完好,锚片螺钉伸出长度相同(误差0.2mm),复位良好;液压泵站与油缸之间的油管连接必须正确、可靠;使用截止阀锁定,检查泵站的功能,如有异常立即纠正。

c.提前向当地气象局订购解除期间的天气预报,以确保解除期间的良好天气。

5)尝试改进

为了观察和评估整个吊装施工系统的工作状况,在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被升离地面200毫米后,在空中停留了24小时。悬停期间,应定期组织人员观察结构。为下一步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6) 官方推广

本工程提升高度约26m。提升过程受风荷载的影响。需要沿一定高度横向固定钢绞线,以解决吊装走廊的晃动。利用吊装设备将廊道结构整体吊装至设计标高附近,并对各吊点进行微调,使吊点处主桁弦高度满足框架上预留牛腿的相应精度要求列。

7) 杆的重新安装和拆卸

结构吊装到位后,主桁架对正并临时固定后进行对正和焊接。同时,将预留的后期安装杆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吊装就位。所有部件安装焊接完毕后,拆除钢筋,卸载并拆卸液压举升装置。

8)吊装过程空中监控

为了使桁架在吊装过程中更好地同步,现场采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桁架主要测控点的高度数据,并据此实时调整桁架空中姿态。数据。

预组装流程

工厂预装检验构件的工厂化加工能否保证现场组装安装的质量要求,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从保证现场安装精度的角度考虑,拟进行钢走廊桁架及桁架式钢混凝土框架柱节点位置出厂预装。集合。

应用BIM技术进行构件预装配,根据各构件的特点建立各自的坐标系。各部件根据各自的坐标系绘制装配工艺图,并确定轮胎框架各控制点的设置、标高和坐标值。利用计算机模拟装配,实现快速、准确的现场装配。采用模拟装配技术,可以大大加快工厂预装配时间周期,更好地保证项目建设进度。

施工计划

1、钢结构验收 1.1 钢构件现场管理

序列号

钢构件发挥作用

根据安装进度,钢构件将通过平板车运输至现场。部件到达现场后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检查部件的数量和数量是否与卡车货运清单相符,部件是否匹配。如果发现问题,制造商应及时采取措施更换或补充部件,以保证现场的紧急需求。

钢构件和材料的到货按照每日计划进行计划,精确到每件的数量。构件最迟在吊装前两天运入现场,并充分考虑安装场地的存储限制。尽量协调安装现场与生产加工的关系,保证安装。工作按计划进行。

构件进场前联系现场,及时协调安排堆场、卸货人员、机械。构件运抵现场后,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零部件的标记应外露,以便于识别和检查。构件装卸时要注意吊装、堆放的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1.2 钢构件的验收

(一)钢构件现场验收要求

验收的目的是处理地面上可能存在缺陷的构件,防止其进入吊装过程。

检查零部件的规格、数量、数量是否与发货清单一致;检查构件尺寸和焊缝外观是否符合设计批准详细设计图纸的要求,其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车辆携带的信息是否齐全,至少应包括:原材料质量证明、复检报告、探伤报告、检验记录、出厂合格证等。

(二)验收方式

现场构件验收主要包括焊缝质量、构件外观尺寸的检查以及生产资料的验收和移交。零部件到达现场后,根据卡车货运清单检查零部件的数量和数量是否一致。对于外框架钢柱、钢节点等重型构件,卸载前应检查构件尺寸、板厚、外观等。根据设计图纸、说明书和制造厂的质量检验报告,对零部件的质量进行验收并保存检验记录。

(三)钢构件现场验收流程

(4)典型元件的验收

该项目涉及多种组件。典型构件主要有十字型钢柱、H型钢柱、异型钢柱、H型钢梁、变截面钢梁、复杂节点、钢柱与桁架连接节点、走廊节点等。典型元件验收详情如下:

2 支柱螺栓的构造 2.1 支柱螺栓概述

本工程柱脚螺栓为M30,材质为Q345B,螺栓用于钢柱底部;共608根。地脚螺栓预埋于筏板基础内,并穿插基础钢筋。

分布式

强度等级

规格

锚杆长度(毫米)

数量(根)

钢柱底

Q345B

M30

900毫米

608

M30地脚螺栓

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_钢结构工艺流程怎么写_钢的工艺流程

H型钢柱底部锚栓布置

十字型钢柱底部地脚螺栓的布置

异型组合柱锚栓布置1

异形组合柱柱脚地脚螺栓布置2

2.2 柱螺栓施工工艺

底板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地脚螺栓施工与土建钢筋绑扎之间存在许多交叉作业。考虑到锚栓和钢筋绑扎的施工需要,总体施工思路如下。

三、廊道钢结构施工流程

3.1.廊道施工满足条件:廊道两侧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地下室顶板采用后浇带封闭并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

3.2.连廊钢结构采用地面组装、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案。走廊结构设计安装位置正下方的地下室顶板设置组装好的轮胎架。组装好的轮胎架柱全部落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柱上。胎架高度在0.8m高度以内。

3.3.钢构件通过现场验收后,开始地面拼装工作。一走廊采用1#塔机进行地面组装,二走廊采用4#塔机进行地面组装。地面拼装时,吊点结构和钢筋同时安装。

3.4.安装液压升降系统。升降系统采用液压升降系统。楼道内共有8个吊点,每个吊点采用两台TJJ100液压升降机。第二走廊共有14个吊点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每个吊点采用两台TJJ60液压升降机。吊点设置在8F层高,每个吊点处设置悬臂式升降平台,平台上安装液压同步升降设备。

3.5.尝试改进。地面拼装完成后,检查所有与吊装工程无关的荷载均已从楼道结构上拆除;待提升空间内无障碍物或悬挂物;主体结构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是否已拆除。检查完毕后,准备试吊。试吊至300mm高度,检查结构状况。

3.6.走廊测试升级检查正常,正式升级开始。

3.7.利用吊装设备将廊道结构同步整体吊装至设计标高附近,并对各吊点进行微调,使吊点处主桁弦高度满足框架柱上预留牛腿的相应精度要求。

3.8.主桁弦高空对接完成后,安装其他立柱杆,连廊结构安装到位。

3.9.采用液压同步升降系统设备对廊道结构进行整体卸载,使廊道结构的吊装荷载完全转移到两侧钢混凝土结构上;

3.10.铺设压型钢板并建造复合地板。结构验收完成后,组织开始防火涂料施工。

1号走廊施工BIM演示

走廊地面轮胎架及升降平台安装

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_钢结构工艺流程怎么写_钢的工艺流程

地板组装完成,升降系统安装到位。

尝试提升,提升300mm,检查是否一切正常,然后继续提升。

将其提升到位并将上弦杆和下弦杆彼此焊接。

更换后续杆

卸下起重装置并拆除钢筋

压型钢板铺设

混凝土地面浇筑

拆除升降平台并组装轮胎架、拆除塔机并完成施工等施工措施

限于篇幅,省略以下章节:

7、2号走廊施工BIM演示(略)

8、钢结构详细设计(略)

9、塔机工况分析(略)

10、钢结构组装(略)

11、钢结构焊缝的检验(略)

12.钢结构力学分析(略)

13、施工质量、安全、文明(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