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继续收到本公众号的内容,请将“建筑结构”公众号设为星标,并在最后点击“在看”和“点赞”文章的。
星级设置: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点击右上角“设置为星星”,公众号名称旁边会出现一颗黄色五角星(Android、iOS用户操作相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10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危房改造新增100万套。调查显示,仅35个大中城市就有170万个城中村需要改造,其他城市也有改造需求;全国有50万套危房需要改造。此次拟追加实施100万套,主要针对成熟、可以通过加大政策力度提前实施的项目。主要方式是货币安置,这将更有利于群众和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方式。
强调:四项取消意味着市政府完全被赋予监管自主权。各市政府要落实本市政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限制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年10月17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启超、自然资源部副部长陶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元琪介绍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住建部部长倪虹: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
10月17日,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底前“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将增至4万亿元今年的。全力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白名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致辞: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与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的同志一起介绍房地产情况,回答大家的问题。首先,向大家对房地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中央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要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完善土地、税收、银行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9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具体实施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指导各地抓紧行动,落实好现有政策和措施出台增量政策,打出“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升。稳定的。
怎样打“组合拳”?总结起来,有四次取消、四次减少、两次增加。
四项取消意味着城市政府完全被赋予了监管自主权。各市政府要落实本市政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限制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等。
四次降准,就是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大家都知道下降了0.25个百分点;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首套房、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降低现有贷款利率;降低“以旧换新”买房税负。通过落实这些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缓解还贷压力,支持居民刚性需求改善住房。
两个增量:一是通过货币安置等方式,新增城中村改造和危房改造100万套。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条件差,群众改造迫切。据有关调查显示,仅全国35个大中城市,就有170万个城中村需要改造。看看全国其他城市,这个数字会非常大。也可以说,其他城市也有改造的需求。我们还对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房进行了调查,有50万套。此次拟新增100万套的实施,主要是针对条件相对成熟、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提前实施的项目。我们可以提前、快速地完成。此次主要采取货币安置方式,更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住房,减少或消除外出过渡的需要,能够直接搬进新居。家。同时,也有利于消化现有商品房。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力争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做到项目全部推进、贷款全部借用,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可以说,相关政策发布以来,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等主要指标降幅继续收窄。特别是9月底以来,一手房看房、走访、签约数量大幅增加。二手房成交量持续走高,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有媒体报道,多地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一线城市楼市全线回暖。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一落实,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让更多群众受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赵一凡 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了解,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在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保障房屋竣工交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大对“白名单”项目的贷款力度。下一步金监局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这项工作?谢谢。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元琪: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也非常感谢您对这项工作的关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今年以来,我们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所有合规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的支持力度。
9月26日,你刚才提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我们增加“白名单”项目贷款数量。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抓好落实。我们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所有商品房项目贷款都要纳入“白名单”,确保“贷得通”。 “白名单”和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已建立半年多。经过各方努力,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政府协调推动、财政融资支持、司法执行保障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纳入“白名单”后,房地产项目的管理将更加规范,融资将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工程的竣工交付、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举个例子。广东珠海有一个住宅项目。部分房屋前期已售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二手钢结构市场,该项目被搁置。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后,省、市两级也建立了相应的融资协调机制。在协调机制的协调和推动下,该项目满足了列入“白名单”的条件和标准,最终推动该项目被列入“白名单”,随后国有大行提供了为该项目追加贷款6亿元。项目很快恢复竣工,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同步建设。该项目很快成为珠海的地标建筑。最畅销的房产。很多人看到这个项目建成后,都来买房,而且配套设施也很好。
目前,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已经具备将商品房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的条件。今后,对符合“白名单”标准条件的房地产项目,要按照“白名单”进行管理,确保“该走的先走”。具体流程有审查和备案两种形式。审查方面,根据现行城市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的流程将继续发挥作用并保留。同时,房地产项目公司也可以与银行洽谈。银行将按照信贷标准为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并通过“白名单”项目。名单”机制备案并纳入“白名单”管理。正如我刚才所说,纳入“白名单”后,项目管理将更加规范,融资将更加快捷便利,有利于房屋竣工,有利于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各方。
二是对于进入“白名单”的项目,商业银行要确保“贷款全部到位”。指导各银行在现有专项工作组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逐项落实贷款发放进度,适度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和贷款发放效率,及时发放贷款。根据项目建设进度进行。各市协调机制也要积极协调有关各方,加大问题项目修复力度,落实贷款发放条件,配合金融机构做好贷款审核发放工作。原则上,在相关条件和要求不变的情况下,银行应将所有贷款发放给“白名单”内的项目。
三是优化贷款资金拨付方式,做到“趁早”。目前大家都知道,商业银行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将贷款资金分批拨付给房地产项目公司,直接委托支付给材料供应商、施工方等上下游企业。今后,商业银行可以在与房地产项目公司协调的前提下,根据房地产项目公司提供的还款计划,将预支贷款全部打入房地产项目公司开立的项目资金监管账户。 ,后续申请将根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从监管账户委托付款到付款接收方,资金拨付时间提前。只要授信审批通过,所有贷款即可划入房地产项目公司资金监管账户。这样做的好处是,贷款资金可以快速、提前释放到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公司的账户上,钱可以提前支付给上下游企业,如水泥、钢铁、建筑企业等,等,从而可以确保房地产项目和住房项目能够尽早甚至提前开工。同时,由于这些贷款资金已进入房地产项目公司的项目资金监管账户,专款专用,实行封闭式管理,不会被项目公司挪用。贷款资金用于建设本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并将全部用于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有利于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数据。截至10月16日,据我们统计,“白名单”房地产项目贷款审批规模达2.23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将翻一番,超过4万亿元。为做好房地产项目融资工作,确保房屋竣工交付,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机制,做到符合条件的项目“融资多少”他们应该这样做”,审查后的贷款将“根据需要提供融资”,资金将“尽早”支付。
路透社记者提问(赵一凡摄)
路透社记者: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近期放宽了购房限制。有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这些城市的看房量和销售量均大幅增长,但一些小城市的房屋销售量在国庆期间仍然没有太大改善。住房城乡建设部是否会放宽这些特大城市的购房限制?房地产市场的这种“虹吸效应”——人们涌向大城市买房——会对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产生什么影响?谢谢。
倪虹:
谢谢这位外国记者。你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住房限购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虹吸效应”。让我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住房限购问题。我刚才在开场白中提到,去年以来,各城市在房地产调控方面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市政府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房地产现状自主决策。你提到了四个一线城市。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9月底,四个一线城市调整了住房限购,但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北京、上海“放宽限购条件”,广州“全面取消”,深圳“取消部分地区”,充分体现了因城施策、自主决策、一城一市政策政策。
其次二手钢结构市场,你提到了“虹吸效应”。从常规角度看,“虹吸效应”是世界各地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影响来看,“虹吸效应”有优点也有缺点。在不同的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虹吸效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政府重点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也是防范房地产领域“虹吸效应”负面影响的制度安排。谢谢。
央视记者提问(赵一凡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倪虹部长刚才提到,将实施100万套新建城中村和城镇危房改造。这方面的安排如何?谢谢。
倪虹:
谢谢央视记者。刚才我一开始就提到了,我们的“组合拳”新增了两个项目。肖元奇副主任向大家谈到了4万亿贷款支持问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百万城中村。以及危房改造的注意事项。
我一开始就给大家介绍过这个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新房子会变成旧房子,有些旧房子会变成危房。这种需求是存在的。我们对重点城市做了统计,发现有35个大城市有170万台的需求,全国有297个地级城市。可以想象,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会有更大的需求。
这次我们选择在前期城中村、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再新增100万套,通过货币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项目条件比较成熟,群众改造意愿比较迫切。前期工作做的比较扎实。积极的方面首先是为了人民。货币安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自主选择房型、位置等要求。其次,可以直接搬进新家,不像以前建设安置房需要十多个月的过渡期。第三,对于城市来说,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第四,在当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也有利于消化现有商品房。一石多鸟。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得政策关怀和支持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第一,这个项目首先必须是群众改革意愿强烈、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项目。其次,项目的两个方案必须相对成熟。一是征地拆迁安置方案要扎实,确保征地工作顺利推进,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资金大规模平衡计划可以实现项目整体平衡,规避新增地方债务风险。
主要政策有哪些?我认为有以下五种。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二是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专项贷款。三是允许地方政府发行特别国债。四是提供税收优惠。第五,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项目评估发放商业贷款。
在这五项政策的支持下,各地也可以结合城市更新进一步谋划和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并提前实施。只要做好前期工作,我们就可以在100万台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