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作用
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流程方法:作为流程
提升
循证决策:数据、信息
关系管理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成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反映用户和社会的质量要求和公司的承诺。
2、质量手册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了系统、完整、概括的描述。它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内容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结构和质量责任;系统要素或基本控制程序;质量手册审查、修改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3、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文件,是实施质量手册的细节。企业为实施质量管理工作而制定的各种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属于程序性文件。
4、质量记录是质量活动进展和结果的客观反映。
1Z204030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Z204031 施工质量控制依据及基本环节
测试点一: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基本环节
1、施工质量控制依据
1. 共性基于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专业技术基础以与质量管理相关的规范、程序、标准和规定为依据。
3. 项目具体性以项目的合同、设计文件、澄清和审查记录、变更通知、会议纪要和项目联系表为依据。
2、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方面
1、施工前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制定计划,设立管理点,落实责任,分析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
2、事包括自我控制(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的约束)和监控(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和检查)。自我控制是关键,也是决定性的因素。目标:确保过程质量符合标准。关键:遵守质量标准。重点:过程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3.后续结果的评估、识别、修正、整改和处理。
1Z204032 施工质量计划内容及编制方法
测试点二:施工质量计划基本内容
(一)项目特点及建设条件分析;
(二)总体质量目标和分解目标;
(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人员和资源配置方案;
(四)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
(五)材料、设备等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
(六)施工质量检验检测的安排、方法和标准;
(七)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跟踪控制方法和要求;
(八)质量记录要求。
检验点三: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质量问题危害大的物体,应当设置质量控制点。
2、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对象
(1)人的行为是从生理、心理、技术能力等方面来控制的。
(2)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高强螺栓、焊条、控制材料和性能、水泥、强度和稳定性的复验。
(3)施工方法及关键操作,预应力张拉、大模板滑模吊装法施工。
(4)施工技术参数、外加剂用量、水灰比、含水率、饱满度、抗渗等级。
(5)技术间隔,砌筑与抹灰之间、混凝土浇筑与拆模之间应预留一定的时间。
(6)施工顺序:冷拔钢筋先焊接,后冷拔。
3、质量控制点的管理
质量控制点分为“见证点”和“检查点”。
见证点:重要零部件、特殊作业、专业工艺;检查要点:隐藏项目。
1Z204034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测试点四:施工技术准备与现场准备的区别
1、施工技术准备质量控制
施工前,在室内进行。如:熟悉图纸、设计简报、审图、项目划分、详细计划、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各种详图的绘制(布置大样钢筋及面板接线图)、技术简报、技术培训。完善控制措施,明确控制对象和方法。
2、现场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1、计量控制按照规定维护和检定计量器具,统一计量单位,组织数值传递,保证数值的统一。
2、测量控制 测量控制计划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原坐标点、基线、水平点等测量控制点线由施工单位提供,经施工单位审核,监理工程师审核。
3. 平面图控制
1Z20403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测试点5:工艺建设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过程质量控制为基础。过程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
1、工艺建设条件的控制——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
2.工艺施工效果控制——质量特性及特性指标工艺施工效果控制是事后质量控制。
规范规定以下工序的质量必须现场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地基基础工程:
(1)地基承载力;
(2)桩的承载力;
(3)桩体质量。
2、主要结构工程:
(1)混凝土、砂浆、砌体的强度;
(二)钢筋、钢筋半成品、钢筋网的质量;
(3)钢筋保护层厚度;
(4)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
3、建筑幕墙工程:有机硅结构胶相容性
4、钢结构及管道工程:钢结构力学性能
检验点六:现场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一、现场质量检验内容
① 开机前检查——开机条件;
②工序交接检验——质量三检:自检、互检、专检;
③隐蔽工程检查;
④停机后复工检查;
⑤分项、分工程竣工检查;
⑥成品保护检验。
2、现场质量检验方法
(1)目视检查法——看、摸、敲、拍照
(2)实际测量方法——依靠:直尺、塞尺检查平整度;数量:检查偏差和坍落度的测量工具和测量仪器;吊挂:吊线检查垂直度;套装:直角尺套装角尺、阴阳角、踢脚线、对角线
(3)检测方法——无损检测:超声波、X射线、γ射线探伤。
1Z204036 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协调
检验点七: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协调性
2、施工与设计的配合
2、设计交底及图纸审查
(1) 设计披露:
①理解设计意图;
②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
③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2)图纸联合评审:
①解决专业设计之间的冲突;
②消除施工图错误。
1Z204040建设工程质量验收
1Z204041 施工过程质量验收
检验点一:施工过程质量验收组织者及资质规定
1、检验批资格规定——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
(一)主要控制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合格;
(三)记录齐全。
2、子项目资质规定:
(1)检验批次合格;
(二)记录齐全。
3、分支机构项目资质规定:
(一)子项目合格;
(二)信息齐全;
(三)安全、节能、环保,主要功能符合规定;
(4)视觉质量符合要求。
分项验收合格、资料齐全只是分项工程验收的基本条件;子工程验收还要求对基础、主体结构、设备安装等子工程进行见证抽样试验或抽样检验;还需要对视觉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为“差”的将进行补救。 (请勿给出“合格或不合格”)
4、谁来组织验收?
检验批: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工程专业质检人员、专业工长进行验收。
子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
分支工程:首席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基础及基础分支工程的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主体结构及节能分项工程的验收。
检验点二:施工过程中质量验收不合格如何处理
严重缺陷返工返工,一般缺陷修复更换,重新验收;
检测单位验证符合设计要求,予以验收;
原设计单位对设计符合安全和使用要求的,应当予以验收;
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谈判文件进行加固处理、验收;
修复或加固后仍不合格的,严禁验收。
检测点三:预制构件质量验收
1、预制构件进场时应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验收记录;
2、梁、板等简支受弯预制构件进场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3、允许开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检验承载力、挠度、抗裂能力;
4、不能单独使用的复合板预制基板无需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对于组合梁构件,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及结构性能检验方法。
1Z204042 竣工质量验收
测试点四:竣工质量验收标准
2、验收标准
单位项目资质规定:
(一)分支机构项目合格;
(二)信息齐全;
(三)安全、节能、环保及主要功能信息齐全;
(四)主要职能符合规定;
(5)视觉质量符合要求。
测试点5:竣工质量验收程序和记录
一、验收程序及组织
分包工程竣工后,分包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自查、验收。验收时,总承包商应当派员参加。
单位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进行自检,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竣工前验收。如有问题,建设单位将及时整改。
竣工验收程序:
(一)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须由总监签字)并申请竣工验收。
(2)建设单位应当成立验收小组,制定验收计划。
(三)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前7个工作日将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称书面通知质量监督机构。
(4)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①五家责任单位分别报告; ②检查五家责任单位的档案; ③ 工程质量现场检查; ④综合评价。如果各方无法达成协议,则将进行谈判。意见一致后,将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2、竣工验收报告通过后,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竣工验收报告。
三、竣工验收登记 建设单位应当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办理竣工验收登记。
备案需提交的文件:
(一)竣工验收记录表;
(二)竣工验收报告;
(三)规划、环境保护部门的批准文件;
(四)消防部门资质证明文件;
(5)质量保证。
1Z204050 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处理
1Z204051 工程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分类
测试点一:质量事故的三种分类方法
1.按照损失程度分类(313\151\151,偏向较严重的)
2.按事故责任分类
3.按事故原因分类
(1)技术原因:勘察、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错误。
(2)管理原因:管理不完善。例如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作业违规、检验制度不严格、质量控制不严格、设备管理差、材料检验不严格等。
(三)社会经济原因:社会上存在盲目追求利润、随意压低价格、偷工减料等不正之风。
(4)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原因:人为和不可抗力。
1Z204053 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处理
测试点二:处理施工质量事故的基本程序(8步)
如果事故不需要处理,步骤为: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原因分析、事故结论、提交事故处理报告(5个步骤)
1.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在一小时内上报。
事故报告内容:时间、地点、姓名、病史简介、初步判断、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联系方式。
2.事故调查
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调查。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单位概况、事故救援情况、人员直接经济损失、技术分析报告、原因性质、责任人认定及处理建议、预防和整改措施。
3、原因分析,必要时组织检测鉴定和专家技术论证。
4、制定的治疗方案应安全、可行、经济、满足功能要求。
5、事故处理包括技术处理和责任处罚。
六、检查验收
7.事故结论
8、提交处理报告。事故处理报告内容:原始资料、原因分析论证、处理依据、处理方案、处理过程、验收记录、处理结论。
测试点三:处理施工质量事故的基本方法
1.修复蜂窝状、麻点表面、局部损伤、裂纹。如果接缝较窄,则表面会被密封;如果接缝较宽,则填缝密封;如果接缝较深,则采用灌浆修补。
3、对大坝填筑压实、桥梁预应力张拉、住宅建筑水泥使用不当、地基混凝土强度不足等问题进行整改。
4、限制使用:修理后不能保证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无法进行返工时,是最后的决定。
5、不予处理(1)工业建筑定位偏差及干缩、微裂纹; (2)轻微麻点及地面平整度偏差; (三)检测单位已通过鉴定; (4)原设计单位经计算仍能满足。
1Z204060 数理统计方法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Z204061 分层法的应用
测试点1:层次法
1、基本原则:对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对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找出问题及其原因。
1Z204062 因果分析图法的应用
测试点2:因果分析图法
1、基本原理又称质量特征因素分析法。针对每一个质量特征或问题,层层深入排查,确定主要原因。
2、应用注意事项
(1) 一张图片代表一个特征或问题。
(2) 由QC小组共同集思广益、分析。
(三)可邀请群外人士参与,广泛听取意见。
(四)深入排查钢结构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消除一切可能的原因。
(5)通过投票或其他方式选出最重要的理由1至5。
1Z204063 帕累托图法的应用
测试点3:帕累托图法
通过抽样检验或检验测试,获取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的统计资料以及问题原因分析,并描述情况。特点:直观、优先级明确。根据质量特征将不合格点频数从大到小排序,分别计算频数和累计频数。
ABC分类管理法:(累计频次)(0%、80%]、A类问题、重大问题、重点管理;(80%、90%]、B类问题、次要问题、分重点管理;(90%) ,100%],C类问题,一般问题钢结构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日常管理。
1Z204064 直方图法的应用
测试点4:直方图法
一、主要用途
1、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集中、离散),掌握质量能力状况。
2、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受控状态,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2、直方图观察与分析
1、形状观察分析 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和区间宽度由质量特征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确定。
2. 位置观测分析
(1)将直方图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进行比较分析。
(2)图(a),正常,稳定可控,经济合理;
(3)图(b)接近下限,容易出现故障;
(4)图(c),临界状态,容易发生故障;
(5)图(d)处于中间,边界距上下边界较远,质量容量过大,不经济;
(6)图(e)(f),超出上下限,质量不合格。
1Z204070 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
1Z204071 政府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职能
检验点一: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职权和机构
1、性质:行政执法行为。对工程实物质量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责任方)、质检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
2、权限: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信息;
(二)进入施工现场检查;
(三)发现问题的,责令改正。
三、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
1Z204072 政府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内容
检验点二:政府质量监管的具体内容
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
抽查实体质量;
对质量行为进行抽查;
随机检查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
监督竣工验收;
处理质量事件;
分析质量状况;
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
测试点三:政府质量监管基本程序
1.接受监督程序。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申报手续。监督机构审查合格后,出具质量监督文件。
3、对实体质量和质量行为进行抽查和测试
(1)实物质量检验重点:涉及基础、主体结构等结构安全和重要功能的工程。
4、监督竣工验收监督要点:组织形式和程序。
6、按单位项目建立质量监督档案,经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后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