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脚螺栓基础施工:预埋式与预留孔式的区别及施工要点

   日期:2024-10-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57    
核心提示:预留孔式是在基础混凝土浇筑时以地脚螺栓为中心,预留一定深度的孔(一般为边长为100的方孔),待上部结构就位时,将地脚螺栓放入孔中,然后对孔内进行浇筑二次灌浆料。常见地脚螺栓组成从上到下可分为螺母、垫圈、底板、二次灌浆料、抗剪键、基础和螺杆等。

一般来说,地脚螺栓基础施工时是否预埋可分为预埋式和预留孔式两种。

嵌入式

顾名思义钢结构柱脚灌浆料,预埋式就是在基础浇筑时,根据施工图纸定位地脚螺栓,将地脚螺栓固定在模板中,然后浇筑混凝土。由于地脚螺栓的定位直接影响上部刚性柱脚孔的定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地脚螺栓的定位不受干扰、不能倾斜,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预留孔型

预留孔式是在浇筑基础混凝土时钢结构柱脚灌浆料,以地脚螺栓为中心预留一定深度的孔(一般为边长为100的方孔)。当上部结构就位后,将地脚螺栓放入孔中。 ,然后将二次灌浆料倒入孔内。这种方法便于根据上部结构的螺栓孔调整地脚螺栓的位置,有利于上部结构的安装;但基础施工时需要预留孔位,模板较为复杂。

地脚螺栓的组成

常见的锚栓部件从上到下可分为螺母、垫圈、底板、二次灌浆材料、剪力键、基础和螺钉。

螺母:螺母起到拧紧地脚螺栓的作用,保证地脚螺栓在弯矩和轴向力的作用下不与基础脱开。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单个螺母。当上部结构承受较大振动或往复载荷时,应采用双螺母,可有效防止螺母松动,提高可靠性。

二次灌浆材料:一般情况下,在基础顶面与刚性柱底板之间设置50mm厚的无收缩细石混凝土二次灌浆层。该部分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基础顶部的平整度,保证柱底座底部平整。另外,由于二次灌浆层一般比基础混凝土高一级,设置二次灌浆层还可以提高柱脚底部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抗剪键:根据我国的设计理念,地脚螺栓不适合抗剪。上部结构的水平反力首先通过柱脚底板与混凝土表面的摩擦传递到基础混凝土。但当柱脚承受的水平力大于摩擦力时,需设置抗剪键来抵抗剪力。工程中常用的剪力键有H型钢或方钢。剪力键通常焊接在底板下方。立柱底部的水平力从底板传递到焊缝,焊缝再传递到剪力键。剪力键通过承载压力传递到周围混凝土。抗剪键能否提供抗剪能力?影响。

地脚螺栓类型

地脚螺栓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直锚; 2、弯锚; 3、端部带有锚板的直锚; 4. 端板上有加强筋的直锚。

直锚:一般当柱脚弯矩和轴拉力较小时,采用直锚型式。如果仅用于安装固定,可首选此型式。

弯曲锚栓:该型式适用于柱脚弯矩或轴拉力较大的场合。

带端板直锚:该型式适用于柱脚弯矩或轴拉力较大的场合。特别是当构件的锚固长度有限时,其使用方式也受到限制。

端板加劲肋直锚:该型式适用于柱脚弯矩或轴拉力较大的场合。与端板直锚相比,该型直锚的长度较小。

《钢结构设计手册》第四版提供了常用螺栓直径、锚栓长度及详细尺寸的选用表,如下: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