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现场施工布置
1、现场施工布置要求
网站总体布局
现场出入口、通道保证元件运输要求;
起重设备的型号和布置满足构件的起重要求;
堆场布局规范合理;
组件车辆出入口设置
当入口大门无坡道时,施工入口大门内净高H≥5m
当入口大门处有坡道时,施工入口大门内的净高H应≥6m,道路坡度应≤15°。
当市政道路最小宽度B1≥8m时钢结构吊装施工工艺,闸门宽度不应小于12m,即W≥12m,场地内道路宽度不应小于8m,即B2 ≥8m;
当市政道路最小宽度B1≥10m时,闸门宽度不应小于9m,即W≥9m,场地内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6m,即B2 ≥16m;
现场道路设置要求
直角转弯,道路宽度≥6.5m;
对于圆角,直线段道路宽度≥4.5m,圆弧段道路宽度≥6.5m,转弯内半径R≥12m;
道路必须坚固可靠,施工场地必须平整、加固,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要求。承重运输道路和临时硬化的非运输道路应有明显的标线和标志区分;
道路承载能力:参照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重交通路基荷载等级不得小于60MPa、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重荷载二级公路混凝土面层厚度220~260毫米;
塔机选型及定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塔式起重机的选用,因预制构件吊装而改变了构件吊装工艺和吊装频率。塔机与施工流程断面的划分和施工流程方向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除按一般规则进行选择和安装外,还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根据最重预制构件的重量、位置以及塔机的大致安装位置来选择塔机,保证满足最重构件的吊装要求和最大振幅的吊装要求。
(2)对比验证各预制构件的最大重量、施工时可吊装的最大重量和位置以及塔机的吊装性能,并留有适当的余量,防止出现方案中未考虑的异常情况设计。健康)状况。
元件现场堆放要求
预制叠合板、柱、梁应堆放。预制层压板的堆放数量不应大于6块。堆放层压板时,应采用四块尺寸均匀的木块作为衬垫。木块的高度必须大于暴露的层压板。箍筋肋的高度。预制柱、梁的叠层数不宜大于2层,底层及层间应设有支撑垫。支撑垫应平整且上下对齐。支撑垫的基础应牢固。堆放阳台板和楼梯时,应在其下方垫4袋黄沙或木料以找平,防止构件倾斜和滑动。
预制异形构件的堆放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第2部分
吊装流程
1、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每个吊装点需要7名安装相关人员,其中包括安装区和PC构件堆放区塔吊指挥员1名。安装区需要安装工人4名,安装指挥1名。
2、预制复合板吊装施工
1、预制复合板吊装
层压板运输到指定吊装地点后,采用层压板专用井字吊具进行吊装。吊装前必须确认叠板数量,检查叠板尺寸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启动吊钩进行吊装。
指挥塔机缓慢收回钢丝绳,通过吊具滑轮组平衡层板受力,再次检查吊钩安全扣是否扣紧,钢丝绳是否受力。
在检查下面的层压板和吊具时,再次检查将要安装层压板的楼层相关工作是否准备到位,以确保层压板能够顺利安装并保证吊装效率。
当层压板吊装到距安装位置1米高度时,应停下来调整层压板的安装方向和位置,避免安装后发现方向错误。
叠合板安装到位前钢结构吊装施工工艺,采用撬棍、手动移动等方式,配合塔吊的移动,对叠合板进行微调。确保叠合板之间的安装间隙符合图纸和规范的要求,叠合板搭接梁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注意事项
1、现浇梁绑扎
①如果预制复合板只有两个方向的钢筋,则需要在现浇梁的一侧选择一根暂时不绑扎的角钢,待复合板安装完毕后再绑扎主筋面板完成;
②如果预制复合板的四边都有钢筋,则需要在三边现浇梁上选取一根暂时不绑扎的角钢筋,安装完毕后再绑扎主钢筋。复合板完成。
2、板条设置及胶条粘贴
①预制复合板底部周围需设置20~30cm宽的板条。其作用是方便安装人员操作,固定梁模板;
②板四周需粘贴胶条,防止漏浆。
3、预制复合板编号、方向及挂点标识
①.吊装前需要检查预制复合板的数量和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吊装;
②安装时需要核对图纸,确保安装方向正确,避免安装完成后发现方向错误;
③吊装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布置吊点吊钩。一般吊点都会用铁丝绑住或者用油漆标记。严禁用吊钩随意吊装,否则预制复合板容易因受力不均匀而开裂。
4、楼梯吊装施工
1、检查楼梯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是否有质量缺陷,吊具是否完好,正确后安装吊具。
2、安装吊具时,调节葫芦应放置在楼梯下端,以方便调节楼梯角度。
3. 水平平稳地提升楼梯。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用调节葫芦调节楼梯的角度。最后,用水平仪校准楼梯踏板表面的水平度。
4、将楼梯安全平稳地提升至楼梯安装位置。
5、将楼梯安装孔与梯梁预留钢筋对齐,然后就位。微调楼梯,正确后将其松开。
6、安装到位后安装临时支撑。
7、安装到位后,对安装孔进行灌浆并填补间隙。
8、楼梯安装完成后,必须将楼梯踏板面作为成品进行保护。
9、楼梯缝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5%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撑。
实现外墙交叉施工。
图4.2 预制剪力墙结构采用集成爬架
预制构件的深入设计是保证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建筑方案的研究和各专业施工图的配合,还需要与构件生产单位、施工安装单位密切配合,充分研究项目实施过程的细节。 。多专业协作、多单位协作是实现装配式建筑技术与经济统一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