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规模和人口来看,日照是一个小城市。但小城镇也有一些其他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东西,它们的一些成就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港而立,港口城市一体化,临港经济特色鲜明。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世界第9位;
打造在国内有影响、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绿色钢铁产业链,建设沿海先进钢铁制造基地。未来几年,山东省8000万吨钢铁产能的一半将位于日照;
日照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和优质生态环境,正在建设全国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体育名城、健康养生之城。
小城市,大理想。
锻造长板,传统产业迈向高端
“如果说9Ni钢是‘钢板皇冠上的明珠’,那么我们毫无疑问赢得了这颗明珠。”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科技质量中心/钢铁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车金峰满怀自豪。 9Ni钢是-196℃低温设备和容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广泛用于制造液氮和液化天然气储罐。该类钢材被国内外业界公认为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高、利润率高的产品。国内仅有少数钢铁企业具备批量生产9Ni钢的能力。
“如果说其他钢厂钢卷的‘珠穆朗玛峰’是1.2毫米,那么我们的就是0.6毫米。”近日,在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除尘器生产车间的参观走廊上,电除尘器制造部运营策划组组长季伟斌向记者介绍了如何浇铸厚度100以上的板坯。毫米先在下面193.66米的生产线上用“大锤”粗轧到十几毫米,再用“小锤”精轧,填补国内市场。 0.6mm超薄热轧钢卷在技术和市场上都存在差距。目前,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拥有5条代表全球热轧最高水平的ESP生产线,是全球最大的优质薄宽钢生产基地。
小城大钢铁是日照的鲜明特色。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规划日照钢结构有限公司,未来山东省8000万吨钢铁产能中的一半将部署在日照。目前,日照正在全力推进日产钢铁集团产能收购、山东钢铁日照基地二期等重大产能布局项目实施。
传统钢铁行业的未来是“萎缩”还是走向高端?答案在日照钢铁产业的发展中迫在眉睫。
2018年,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全面完成年度生产计划目标,实现吨钢利润400元,创造了大型钢铁项目投产即盈利的历史新纪录。均已投入运行。日照钢铁工业从此拥有日照钢铁集团、山东钢铁日照公司两大主峰。
2018年,钢铁产业成为日照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1年,日照钢铁产业产值将突破1900亿元,日照钢板带材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至80%以上。
日照市还不断拓展产业生态圈,钢铁、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长城汽车、中兴汽车等多个整车项目已建成投产,350多家零部件企业齐聚。日照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为全省“十大”产业集群之一,是省级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之一。
钢铁在产能扩张、向精品迈进的同时,绿色化、智能化生产变革也在悄然进行。日照的各项环境指标非但没有恶化,反而实现了大幅改善。目前,山东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山东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成为省内唯一具有环保绩效的A级钢铁企业和国家级绿色工厂。 2021年,日照市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成为全省第四个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
如今的日照不仅有蓝天、碧海、金色沙滩,还有一身“铁骨”。今年前5个月,日照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54.9%,位居全省第一。
优化布局,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在做强做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日照市全面审视优势、劣势、潜力,确定了钢铁、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重点产业链。这意味着日照钢结构有限公司,除了钢铁、汽车、高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外,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成为日照争夺的新赛道。
今年夏天,日照体育迎来“高光时刻”。自5月28日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帆船(帆板)决赛在日照世界帆船锦标赛基地开赛以来,柔道、手球、足球、跆拳道、现代五项等省运会各项赛事相继在各区举办及日照市各县。体育场馆逐渐展开。
全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为何衰落?
近年来,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200余场,建立了“发展三大体育、大放异彩、打好户外牌、唱好特色戏”的赛事格局; 2020年以来,已成功保障8支国家队在日照集训备战东京奥运会;全市人均体育面积4.78平方米,推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体育健身模范城市……省运会进入“日照时间”,可谓“恰逢其时”。
体育不仅是日照市的新名片,也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日照市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做好“体育+”文章,打造“体育场就是景点、比赛就是旅游”的体育旅游消费场景,形成了“体育+”消费场景。体育旅游新模式:“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旅游;一人比赛,多人消费”。
“国外只有美国、日本、法国3个国家的4家企业能够进行柔性PVDF压电薄膜的工业化制备,我公司的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三三智能科技(日照)有限公司像一匹黑马,正冲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董事长管建国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研发了超声波传感器、压电传感电缆、智能交通传感器等多项国内首创产品。今年,二期项目将投产,新增3条生产线。
三三智能科技是日照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143家企业之一。日照高新区科技和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海涛表示,五年前,这个产业园从无到有,如今已形成以集成电路、大数据为基础的产业园,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全行业矩阵
更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在日照开始涌现:日照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阳光海岸精品旅游等6个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佳”产业“飞天阵”集群、9家企业入选省产业集群“十强”龙头企业。日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日照优质特钢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首批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日照绿茶”已被列入全省13个重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
去年,日照市“四新”招商引资项目占比75.4%。今年前5个月,日照市“四新”投资比重提升1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4%。
强链条,产业生态升级拓展
吸引了投资5亿元的巴洛特项目、投资5亿元的科超生物、投资11亿元的正基药业等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克里特岛项目尚未启动。投产以来已吸引3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6个配套项目正在洽谈中……
——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一个带动一系列”的产业链招商故事不断上演。
投资10亿元的香港兴华半导体芯片项目一期刚刚投产,就接到了邻近企业山东永尔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晶圆生产订单。紧接着,又一个园区产业链下游企业也向其发出了订单请求。而在其投产之前,为其所需要的设备和设备调试提供服务的上游企业也是园区内的企业……
——在日照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上下游比邻、不出园区就有产业链”的产业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近年来,日照围绕钢铁、汽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体育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打造、延伸、补充、强化链条,推动产业链布局和集群发展。
日照市各市分管领导均为十大重点产业链的链长。 “市领导挂帅、担当链长,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各产业链的要素资源,保证各产业链在更高水平上的完整、稳定和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鲁冬雷介绍。
除链条长度外,各产业链均实行“一个领导部门跟进、专门服务团队支持、一套实施方案牵头、一批重点项目支持、一批重点项目支持”的“五个一”工作模式。和产业联盟推动”,一方面着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着力建、延伸、修、强链条和招商引资。力争到2025年底,形成产值(收入)3000亿企业1家、1000亿产值企业1家、500亿产值企业3家,形成产业梯次发展格局。
加快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加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投入力度,提升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释放汽车产能,加快发展汽车金融、维修保养等后市场服务业,提升汽车产业价值链;深入挖掘和利用好省级化工园区平台资源,围绕“石油头转型高端尾”补强链条,打造高端化工基地……目前,日照顶级化工基地十大产业链正在加速补链、延伸链条、强化链条。进一步筑牢“压舱石”,争创“新赛道”,壮大“增长点”。
一个孩子摔倒了,一切都又活过来了。大项目、好项目具有更强的引领和聚集作用。今年,日照市确定了50个规模大、带动性强的项目。他们将负责25名市领导。他们每人将担保2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链”产业生态,“聚”发展动力。一季度,十大产业增加值(不含现代海洋)增长11.1%,快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 “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1.6%,占GDP的30.39%。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97.4亿元,增长11.7%。上半年,日照市实施的101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