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采访嘉宾
田伟
上海中建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一级注册建造师(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机电工程)
Q1:这几年你在忙什么?
近年来,结合“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埃及新首都CBD项目建设,在推进价值工程、降本增效、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技术创新,提高施工能力。
推动价值工程降本增效。充分发挥设计优势,完成了埃及新首都标志塔、印度尼西亚巴淡岛高层建筑、墨尔本双塔等项目的价值工程,为项目招投标、降低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提高效率。特别是在埃及新首都标志塔项目工作期间上海自力钢结构,他带头调整核心筒布置,调整梁板布置体系,采用美国标准减轻地震荷载,将U型筏改为平板型筏。 、优化钢结构预埋件、优化钢梁选型、高强钢筋应用等近百项价值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控制了工程造价近百项。 3亿元。
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主导实施超高层竖向变形差异控制技术、岩体水平板荷载试验、兼模板挡土墙早期施工、新型爬模顶进分配机施工等技术创新。通过自主设计、研制装置、编制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难题,产生20余项创新成果。面对埃及总理提出的缩短幕墙工期10个月的问题,设计单元幕墙推式节点、实现超高层幕墙三段同时安装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工期问题得到了埃及总理、住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
科技创新提升建设能力。牵头实施“沙漠地区超高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系统开展重点地区超高层建设价值工程实施、复杂基础施工、建筑结构和幕墙施工等关键技术“一带一路”区域市场(西亚北非)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市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沟通互联,促进中埃建筑行业交流。积极与埃及住房部研究中心(HBRC)、埃及国家标准委员会、开罗大学、埃及建筑行业协会等科研机构、大学和行业协会合作,代表中国建筑参加首届超高层项目埃及建筑与城市人居国际会议。在论坛上做专题报告,推广我国建筑行业先进施工技术。
▲在埃及首届超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居国际论坛上的报道
Q2:工作中难忘的人和事有哪些?
我们与施工一线的同事同甘共苦,在施工过程中齐心协力。由于埃及新首都CBD是EPC项目,目前处于设计和施工阶段。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设计突然提出进行浸岩水平板荷载试验。浸岩水平板载荷测试具有挑战性,需要非常高的精度和平整度。毫米级的误差将导致测试失败。这是埃及首次进行浸岩板载荷试验。当地没有分包资源和检测设备,只能靠自己努力。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承压板和缓冲垫的高平整度和刚度是控制误差的关键。自行设计加工试验装置,研制了调平钢板可调支架,开发了超高层建筑基础浸岩水平板荷载试验技术。以便测试能够顺利进行。那时我们每天都在现场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晚上气温很低,冻得人瑟瑟发抖,但我们坚持了下来。最终,测试比预期提前一周完成。通过浸岩水平板荷载试验获得基岩的性能参数,并对筏板进行重新设计,节省钢筋1200余吨。 2019年2月26日,经过38小时的连续施工,标志性塔楼18500平方米的超大混凝土筏板浇筑一举完成,创下了中东和非洲建筑史上的多项记录。这些在项目一线的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成为了终生的朋友。
▲现场照片
▲向主管介绍混凝土顶进技术
参加国际论坛。 2022年3月,参加第十三届可持续绿色建筑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在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外国同事对我国近年来的发展了解甚少,印象大多还停留在二十、三十年前。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在海外做项目,代表的是国家。在做好项目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沟通宣传工作,推介我们的项目,介绍我们的技术,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交流
Q3:您生活中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我坚持每天早上跑步上海自力钢结构,享受运动带来的平静。我也喜欢在跑步时让自己的思绪自由驰骋。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会在跑步过程中突然得到解答。我以前跑过两次马拉松,希望将来能多跑几次。
Q4:最近在想什么?
关于建筑业走向海外市场的思考
进军海外市场的必要性。
1、中国建筑业产能产出。在国内建筑市场日趋饱和、无法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发展海外业务可以输出国内建筑业的产能,保持建筑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海外市场拉动中国产品出口。通过海外项目的实施,将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建材、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等优质产品带动到国外,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国优质产品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在全球贸易的压力下。
3、建筑行业对外交流的窗口。通过海外业务,中国建筑企业可以了解海外建筑行业的最新信息,掌握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工程承包模式的创新、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以及绿化等行业发展趋势。 、装配和智能。
4、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树立中国形象。通过支持海外工程项目所在国建设能力,为东道国培养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工人,展示中国软实力,树立中国国际形象,为中国赢得国际支持。
发展海外业务有很多积极意义。从企业层面来看,海外业务是企业拓展市场、稳定发展的需要;从产业层面来说,海外业务是保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交流行业技术和管理的需要;从国家层面来看,海外业务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是对外沟通的重要渠道。
海外项目的努力方向。
1、发挥设计引领作用。设计是海外项目的核心。设计是采购和施工的基础和依据,是采购和施工一体化中最重要的环节。海外工程项目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设计主导作用。通过强化设计能力,完善建筑功能,推进价值工程,降低综合成本,增加海外项目的盈利点。在做好设计、深入设计的基础上,海外项目的设计还需要做好价值工程、设计技术整合、材料审核等工作。
2、熟悉海外项目施工流程,提升Specification、施工图、材料提交等专业能力。海外项目的一些特点与国内不同,比如海外项目的项目技术标准(Specification)。说明书是工程合同文件的一部分,规定了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参数,并对产品标准、试验标准、技术要点、施工工艺等进行了说明。规范对于国内承包商来说比较陌生,需要前期深入研究。特别是要仔细检查设备的材料规格和性能参数。应特别注意的是,规范通过性能参数将材料和设备限制在特定供应商范围内。情况。同时,提高对施工图、审料要求和流程的理解,提高设计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
3.建立全球资源库。对于海外项目来说,全球采购是必然途径。全球采购组织实施难度较大,建立全球资源库势在必行。全球资源库的建立,有利于保证供应稳定,降低采购成本。全球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进行资源研究、供应商检查、资源数据库维护等工作。
4、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海外业务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化人才综合能力。目前国内管理人员大多主要从项目建设一线成长起来,现场管理优势突出;他们在海外项目中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如对设计不熟悉、语言能力较弱、国际化程度较低等。通过海外项目轮换、交流等方式,提高现有管理人员在语言、设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水平。同时可以引入设计师参与现场管理。设计师的设计经验和语言能力对于解决现场问题以及与顾问的沟通非常有效。积极引进第三国国际人才,建立国际人才引进渠道,是提高海外国际人才队伍数量、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承包商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5.巩固本地化建设。海外项目必须加强本土化,利用当地资源,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益,规避项目风险。本地化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本地工程师、本地专家、本地劳务、本地材料等多个方面。尤其要重视当地的专家资源。当地专家拥有当地法律法规、设计标准、施工技术和产品标准的发言权和解释权。对海外项目的合规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解决海外项目具有重要意义。法律、标准、设计等方面的争议起着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