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网上素材(id:clzx_net)
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
刷新了上海的天际线
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它融合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上海这座传统城市的丰富内涵
以垂直形式重新诠释
不对称形状、锥形建筑轮廓和圆角
助力抵御上海常见台风
01.
设计灵感
设计团队充分利用蜿蜒的黄浦江勾勒出的城市线条以及不对称布局带来的多种可能性,将上海的城市肌理融入到设计中。
垂直空间规划来源于中国人生活中缓冲室内外的“朦胧空间”。这是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的常见元素。长长的里弄和庭院是上海社会生活的背景,上海中心的设计就垂直地呈现了这种里弄的布局。
▼从上海中心大厦俯瞰黄浦江 ©Connie Zhou
▼建筑立面 ©Connie Zhou
上海中心大厦的旋转造型让建筑以几何规律从地面慢慢延伸到云端。螺旋所隐喻的宇宙中的旋转是所有生命的起源世界上最高钢结构建筑,例如最小的物理单位——原子的运动和结构。
▼旋转形式 ©Blackstation
▼向上旋转象征着超越时空 © Blackstation
02.
垂直城市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垂直城市世界上最高钢结构建筑,由九个主要区域组成,每 12 至 15 层一个。每个区域形成一个多功能社区,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创新的空中花园使上海中心大厦有别于以往的任何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通过强调公共空间,在空中大堂设置文化、商业、餐饮等配套设施,为超高层建筑提供了全新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楼层分区图 ©Gensler
▼室内环境 ©Connie Zhou
03.
外观解读
Gensler 设计团队采用了三种关键设计策略——不对称形式、锥形建筑轮廓和圆角——帮助上海中心大厦抵御上海常见的台风。
Gensler与结构顾问(Thornton Tomasetti)合作,在加拿大实验室进行风洞测试,进一步优化建筑外立面,将建筑风荷载降低24%,实现更轻的结构,为业主节省了3.6亿美元。材料费人民币。
▼设计图©Gensler
▼不对称的造型、锥形的建筑轮廓和圆角有助于抵御上海常见的台风 ©Connie Zhou
设计团队运用参数化设计技术,对不同立面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精准规划了2万余种幕墙组合,制造了7000块不同规格的玻璃面板。
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上海中心大厦每层的玻璃外墙都是从上到下建造的。独特的悬臂铁立面系统克服了重大的设计挑战。
▼独特的悬臂铁杆外墙系统 ©Connie Zhou
▼建筑外观-塔顶 ©Connie Zhou
V 形凹槽突出了立面的螺旋几何形状,同时减轻了建筑物周围的风力。
▼外墙V型凹槽 ©Blackstation
04.
可持续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可持续高层建筑之一,采用多种绿色技术和策略来体现其对城市环境的承诺。
Gensler 设计的核心元素是包裹建筑物的双层透明幕墙,减少供暖和制冷的能耗。
建筑设计充分利用了最先进的节水措施、高效的建筑管理系统和提供部分建筑能源消耗的发电系统。
▼首层空间外观©Connie Zhou
日光利用——玻璃幕墙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对电力照明的需求。
▼观光层 ©Connie Zhou
▼玻璃幕墙外观 ©Connie Zhou
景观设计——三分之一的空间种植了绿色植物,大面积的园林绿化让场地更加清爽。
▼露台景观 ©Connie Zhou
▼室内空间景观 ©Connie Zhou
双层幕墙——外层玻璃幕墙将建筑包裹成一层隔热层,大大节省能源消耗。
▼双层幕墙部分©Blackstation
发电系统 – 建筑物的外部照明部分由位于幕墙内的 270 台风力涡轮机供电。
▼风力涡轮机 ©Blackstation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为未来城市发展树立了诸多标杆:合理的功能规划、致力于资源节约、通达城市轨道交通、营造宜人的尺度空间、增添日常生活体验的乐趣。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展现了未来超高层建筑的可能性。
▼建筑外观夜景 ©Connie Zhou
▼城市中的上海中心大厦©Blackstation
项目名称:上海中心大厦
设计师:詹斯勒
公司网站:
联系邮箱:
项目设计及完成年份:2016年
项目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
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
客户: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