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新闻3月26日讯(记者孙小文、通讯员高欢欢)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3月25日,青岛振宇钢结构有限公司通过莱西市慈善总会捐赠20万元钢结构公司青岛,以实际行动驰援莱西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青岛振宇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希忠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莱西市委市政府和江山镇党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每个企业都应该肩负的使命,我们愿意与政府共同克服困难,坚决打赢这场战争。”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设计、生产、智能制造、装饰、以及预制钢结构的安装。 2020年从即墨区搬迁至莱西市江山工业园区,公司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占地180亩,拥有一期厂房4万多平方米,科研中心8000平方米,拥有10条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预制生产线和180余台(套)生产设备,年产各类构件10万吨以上。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操作机械,按照严格的技术设计标准生产钢结构模块。现代化的高频焊接生产线上只有两三个工人。只见他们穿戴整齐,通过控制台控制着整条生产线。 “这条现代化生产线钢结构公司青岛,除了具有传统H型钢截面模数大、承载能力高等优点外,还采用多台微机控制,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其产品质量不受影响。”其生产效率高,可连续、高速生产,单位速度可达每分钟0.8米,焊缝质量稳定,同时还可轻松生产H型。上、下翼缘宽度、厚度不等的型钢”,总经理吴健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成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缩影。
聪明的“整形”,也有美丽的“修剪”。与传统的自动焊接相比,车间的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只需将工件轨迹程序输入到其“大脑”中,即可实现全自动焊接。 “传统的手工焊接非常考验工人的技术水平,而这款机器人不仅焊接质量稳定,而且效率也大大提高。”总经理吴健介绍。公司特别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公司先后赴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学习生产技术和安装技术,并与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建筑设计院、青岛北洋设计院等多家机构签订协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科研团队,成立装配式钢结构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开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前沿研究与探索。获得国家专利百余项,打造中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知名品牌。
总经理吴健告诉记者,装配式钢结构看似简单的拼装,但实际上需要精度和质量控制。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钢结构实现了建筑的绿色化、工业化、信息智能化、集约化、社会化。施工安装过程中质量易于控制,具有抗震性能好、工期短、工程质量优良、节能、绿色环保等优点。公司先后承建了巨然家园、崂山特殊教育学校、富尔玛家居、中德生态园、中通快递配送中心、红岛火车站等项目,总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
“感谢江山镇党委、政府,尽其所能解决了复工复产和防疫工作中的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了企业安全有序生产。目前的复工率公司已达到80%,我们将加班加点,努力实现今年的企业目标。”吴健总经理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