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腐蚀引起的事故危及结构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因此,钢结构的防腐受到了钢结构应用相关各行业的重视。本文就钢结构常见的防腐措施及涂装前表面处理进行介绍和比较,供相关人员参考。
钢结构防腐措施:
(1)耐候钢:耐候钢是含有一定量合金元素,如P、Cu、Cr、Ni、Mo等的钢,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在母材上生成一层自保护的氧化膜,以增强其抗大气腐蚀能力的钢。
(2)热镀锌:热镀锌是将无锈蚀的钢构件浸入600℃左右的高温熔融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一层锌层,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此种方法耐腐蚀时间长,生产工业化程度高,质量稳定,因此在受大气腐蚀严重、修复困难的室外钢结构,如输电塔、通讯塔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轻钢结构体系中的波形钢板,也广泛采用热镀锌进行防腐。
(3)热喷涂铝(锌)复合涂层:热喷涂铝(锌)也是一种长效防腐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对钢构件表面进行喷砂除锈,露出金属光泽并使表面粗糙化;利用热喷涂设备的热源(乙炔-氧燃烧火焰、电弧、等离子弧等)将连续输送的铝(锌)丝熔化,用压缩空气吹到钢构件表面,形成蜂窝状铝(锌)喷层(厚度约80μm~100μm);在毛细管内填充环氧树脂或氯丁橡胶漆等涂料,形成复合涂层。此方法不能适用于较小的管状构件内壁,因此必须将管状构件两端气密密封,以免内壁腐蚀。
(4)涂层法:涂层法的耐腐蚀性能一般不如长期防腐法,其一次性成本低,但维护成本较高。涂层法的第一步是除锈,优质的涂层取决于彻底的除锈。涂层的选择应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不同的涂层对不同的腐蚀条件有不同的耐受性。
涂料一般分为底漆、中间漆和面漆。底漆含粉较多,基材少,涂膜粗糙,对钢材附着力强;中间漆的作用是增加涂层厚度,提高整个涂装体系的遮蔽性能。中间漆对底漆和面漆必须有良好的附着力;面漆基材多,涂膜有光泽,能保护底漆不受大气腐蚀,并能耐风化。选择不同涂料时钢结构防腐涂装措施,要注意它们的相容性。
涂层防护因其施工方便、防腐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在我国,钢桥梁的防腐普遍采用涂层防护方式,并形成了铁路、公路行业的行业推荐标准。
测量钢结构上的涂层
(5)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技术属于电化学保护技术的一种。它的原理是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金属作为阳极,被保护结构作为阴极。阳极失去金属离子并产生电子。电子通过电缆流向阴极,从而使阴极富集电子。这样阴极就不再失去金属离子和产生电子,从而避免或减轻腐蚀的发生。目前阴极保护已广泛应用于地下、水下金属结构的保护。
涂层测厚仪可以无损测量磁性金属基体(如钢、铁、合金及硬磁钢等)上的非磁性覆盖层(如铝、铬、铜、搪瓷、橡胶、油漆等)的厚度钢结构防腐涂装措施,也可以测量非磁性金属基体(如铜、铝、锌、锡等)上的非导电覆盖层(如搪瓷、橡胶、油漆、塑料等)的厚度。涂层测厚仪具有测量误差小、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等特点,是控制和保证产品质量不可缺少的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金属加工、化工、商检等检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