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号调整推送规则,若您想继续收到本公众号的内容,请将“建筑结构”公众号设为星标,并在文章末尾点击更多“阅读”和“点赞”。
设置星星: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星”,公众号名称旁边会出现一个黄色五角星(安卓、iOS操作一致)
湖南省张家界
钢结构屋面部分倒塌
2024年2月3日21时左右,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七十二奇观楼”钢结构天花板局部坍塌,造成多人受伤。具体人员伤亡及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河南信阳
在建体育馆倒塌
2月3日上午10时许,河南信阳一体育馆因积雪过重发生坍塌。河南信阳阳山新区应急管理局称,该体育馆尚未建成即遭大雪压塌,暂无人员伤亡。相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已到现场处置情况,拆除电源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目前因积雪过大无法修复,后期将对屋顶进行加固。
暴雪灾害警报
这次棚舍倒塌事件警示我们,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气候专家预测,我国气温将以每十年0.32℃的速度上升,本世纪末前极端天气将加剧。2023年,我国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3000亿元。在林业和生态方面,森林火灾频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这些极端事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面对气候变化,我们要重视适应能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防洪、防雪、防风要到位。要完善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增强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要树立环保理念,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可以积极节约资源,践行低碳生活。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
据初步了解,该体育公园建设时间不到半年,不排除结构性失误,有网友质疑工程是否建设过快、质量检测是否到位。
倒塌前体育馆内部照片
倒塌前体育馆外景照片
事实上,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入猛增,财政收入有限,项目建设存在监管漏洞,体育场馆更需重视结构安全,严防重大事故发生,否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难以保障。
有关部门要完善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建设钢结构顶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研究适应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场馆类型的建筑结构方案。
总结与反思
随着冬季临近,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大,大风、降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频繁发生,因积雪引发建筑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于冬季积雪引起的倒塌,我们在《冬季建筑物易发生倒塌,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文中已经做过介绍。冬季倒塌事故高发,主要由恶劣天气、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和除雪计划等因素造成,例如:
1)雪荷载、风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在超载情况下,设计裕度较小的建筑更容易发生事故,特别是对风、雪荷载更为敏感的轻钢厂房、大跨度网架结构;
2)设计或施工不规范。由于缺乏建设审批和监管,一些建筑物或临时建筑有时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就直接委托钢结构公司施工,这样可能存在承载能力不足、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风险,难以保证结构安全;
3)钢材的低温冷脆性。钢材具有低温冷脆性,冬季随着气温下降,钢材的韧性下降,脆性增大,钢材构件、焊缝的材料性能都会发生变化,当温度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其冲击韧性迅速下降,产生脆性断裂;
4)结构缺陷、损坏未及时处理。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开裂、锈蚀、变形等结构损伤,再加上未发现和处理的固有建筑质量缺陷,再加上降雪、强风、低温、冰冻等影响,无疑会使结构状况雪上加霜钢结构顶棚,建筑倒塌风险将大大增加;
5)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在多年工作中发现,相关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没有懂结构的人员,知识和技术的缺乏导致建筑结构安全管理混乱。在恶劣天气发生前,没有制定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维护措施也是造成建筑倒塌的重要管理因素;
6)除雪方案不合理也是造成建筑物倒塌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未及时除雪,造成雪融化、结冰;只清除屋面一侧的积雪,造成屋面积雪分布明显不均匀;高低跨结构高跨处的积雪清理到低跨,造成低跨局部超载;屋面积雪在两侧天沟处堆积,造成天沟处结构超载;局部除雪时大量人员参与或使用大型机械清雪,造成结构超载等。
冬季是建筑倒塌事故的高发期,相隔10天左右就发生了两起屋顶倒塌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期多地出现强降雪天气,相关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隐患,规范检测识别,加强设计,制定周密合理的预案,防止事故发生。尤其对风雪荷载敏感的轻钢结构、高低跨结构、大跨棚结构更应引起重视。
展望
这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雪,警示我们,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必须正视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加强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时,此次事件也让我们深刻思考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标准建设、规范监管、不断改进,才能让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展望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青山绿水长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