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9 日至 30 日 1 座站房 6 条铁路接续开工 中国铁建助力完善高铁网络

   日期:2024-09-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34    
核心提示:这标志着西渝高铁全线开工,西部铁路建设进一步加快,将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引擎。11月30日,由中铁十二局、中铁十四局参建的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开工建设。11月30日,由铁一院设计,中铁二十局参建的西安东站正式开工建设。在11月30日同一天开工建设的还有西延高铁西铜段项目。

11 月 29 日 – 11 月 30 日

中铁建工咨询有限公司

参与建设

1座车站大楼

6条铁路陆续开工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铁网络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新引擎可用

西渝高铁安康重庆

(图片来自网络)

11月29日,由中铁十一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四局联合承建的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西渝高铁全线开工建设,西部铁路建设进一步提速,将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引擎。

西渝高铁全长73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分为西安至安康、安康至重庆两个区段,西渝高铁与郑渝高铁联络线同步建设,新开工的安康至重庆段长478公里。其中,中国铁建承担第1、6、9、12、13、15标段建设任务,共计里程158.59公里。

西渝高铁项目建成后,中西部地区路网结构将进一步完善,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成渝中线高铁

11月30日,由中铁十二局、中铁十四局联合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开工建设。此前,由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一局联合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已于28日开工建设。该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沪渝蓉长江高铁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两大核心区直连通道。成渝中线高铁项目全长292公里。其中,重庆段前4个标段,桥隧占比达94%,一万水双线特大桥高墩、连续刚构为该标段控制性工程,风险等级高,施工难度大。中国铁建施工队将开足马力,全面推进西南艰苦山区精品生态铁路项目建设。

该铁路全线贯通后,将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成渝双核轴线,完善铁路网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西安东站

11月30日,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中铁二十局承建的西安东站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西安市灞桥区,车站布置为1站4场,总规模17座站台、35条线路,总建筑面积39.4万平方米。

在西安东站的设计中,铁一院将其打造成为“站城协同新典范、生态节能新标杆、一体化建设新形象、高效智能新体验”,以白鹿原—西安东站—超级人字形轴线形成层次分明、通透立体的城市空间形态,构筑“秦山渭水、丝路长安”的独特造型。结合设计要求,中铁二十局施工团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采用绿色节能新技术,迎接碳达峰,实现碳中和。同时,主屋面结构采用柱顶架主桁架与四锥脊桁架组合,室内吊顶与主体结构贴合,实现一体化建设。站区交通也构建了“三网合一”快速集散体系。内部网络采用南北往返的“双环”立体交通疏解体系,实现与地铁、公交、长途、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换乘。

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善段增设二线

11月30日同步开工的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二线工程,是以国际运输为主、兼顾沿线客货需要的路网骨干通道,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中铁二十一局承建。铁路正线长约75公里,起自兰新铁路精河站,沿艾比湖西侧西北延伸,跨精河、博尔塔拉河,进入博乐市东部,最终接至阿拉山口站。设计时速120公里每小时,为国家一级双线铁路。

新建阿拉山口站与铁路边境间综合查验场,可解决阿拉山口口岸站“一关两检”作业与列车到发、调车作业相互干扰、转运场能力偏低等问题,并将对集装箱转运场、转运二区进行能力提升改造,同时新建集装箱转运场和标准四轨场上行出发联络线,全面提升新亚欧大陆桥货物运输通道能力。该铁路建成后,对国家向西开放、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战略支撑载体具有重要意义。

苏嘉甬高铁

11月30日上午,通苏嘉甬高铁在江苏、浙江两省同时开工,标志着通苏嘉甬高铁正式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高铁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浙江省东北部,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城际高铁通道。

作为通苏嘉甬铁路江苏段施工图咨询审查单位,中铁上海工程设计院审查确定了苏州东隧道线路暗挖下穿京沪高铁等繁忙既有线、在建轨道交通线路桑田岛站等高难度技术路线。其中苏州东隧道全长15.6公里,是江苏境内最长的高铁隧道。中铁十四局参与施工的盾构隧道全长11.8公里,外径14.3米,将穿越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京沪铁路3条既有线,对沉降控制要求极高。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间距离,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高质量,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西延高铁西潼段

同一天开工的还有西兖高铁西潼段。该项目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正线全长91公里,桥隧占比88.5%,全线设车站4座。针对选线范围大、黄土滑坡密集等特点中铁建钢结构内网,西兖高铁在国内首次运用“大场景”三维遥感与数字正射影像解译技术。该项勘察技术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自主研发,可高效查明各类黄土滑坡的分布范围、规模、性质,从而总结分析其成因、发育规律和发育潜力,为项目选线、工程设置提供可靠依据,也为项目安全平稳建设运营提供保障。

设计单位在沿线车站布置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高铁坡度大的优势,局部采用30‰的坡度,克服沟壑与山脊百米高差,并紧密结合城市规划中铁建钢结构内网,将车站设置在尽可能靠近城区的位置,通过在每个县区都成功设置车站,实现了项目高铁通道兼顾城际铁路功能,满足了沿线群众的出行需求,进一步提升了高铁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宁武铁路

11月30日,南京南隧道盾构出发井基坑开挖在南京南站北广场西侧进行,标志着宁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其中,中铁十四局负责施工的宁武铁路扩能改造一段,全长33.8公里,位于江苏南京市区,沿线地质发育多变,地表河流滩涂众多,隧道较浅,与市政道路交叉口较多,存在与既有线平行临时施工等风险。其中,南京南隧道长14.38公里,为该段控制性工程。

宁武铁路拓宽改造后,将有效化解交通堵塞节点,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实现铁路节能减排,提升沿江铁路通道能力。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