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火车站改扩建:承载历史,开启崭新蝶变,打造宫—站—城一体化格局

   日期:2024-09-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51    
核心提示:西安,一座承载厚重中国历史的古都。建筑,留守着这座城市的千年印记。伴随着西部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咽喉要道的功能地标建筑,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城墙下的火车站--

西安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都西安网架钢结构公司,建筑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千年的印记。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座贯穿南北、东西的功能性地标建筑,建于上个世纪。西安站,这座上世纪三十年代城墙下的火车站,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但也越来越无力应对挑战,注定要开启新的蜕变。

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总体设计理念采用“宫-站-城”一体化格局,新建的北站房、高架候车室延续解放路城市景观主轴,新建的东辅楼、北站房、大明宫形成“质汉字”布局,展现宏伟稳重的整体格局。改扩建后的西安火车站将由原来的6个站台、9条轨道扩建为9个站台、18条轨道,候车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旅客发送量将大幅提升,年客运量约4800万人次,成为拥有南北两个广场、两座站房、两条地铁、多条通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重塑古都西安城市发展新地标。

新北站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下3层、地上2层,两侧设置商业夹层,部分采用十字形、圆形刚度柱,屋面结构采用钢网架+异形H型钢结构。房间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提高框架承载力和抗震延性,部分梁、柱采用钢混凝土梁、柱;楼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屋面结构采用钢网架结构。f3地裂缝斜穿本工程,其走向基本为西南—东北向。在地裂缝范围内,沿地裂缝走向设置简支钢桁架(B-3区),将高架候车室划分为B-1区、B-2区、B-3区。 -2区为两个独立结构单元,采用两层超大钢桁架,最大跨度34米西安网架钢结构公司,最大高度10米,一端采用铰接,另一端采用可调滑动支撑,以适应地裂缝的蠕变变形。

作为西安火车站扩建工程钢结构专业施工单位,精工钢构面对这座“西北路网心脏手术”,针对车站扩建工程紧邻文物保护核心区、面临湿陷性黄土、跨越地裂缝等难题,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工程在恶劣施工条件下顺利实施,运用新技术、组合施工措施,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鉴于该项目建设的难度和工程的重要性,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组织,公司特意邀请了我国钢结构领域四位顶级专家和权威学者郝吉平教授、郭延林教授、顾强教授、童根书教授参加西安站改扩建工程钢结构施工会议,现场审核结构施工方案,为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提供最高级别的技术把控。四位教授和带头人是我国钢结构行业先驱和教育家陈少帆先生的四大弟子,同门师兄弟,分别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代表着我国钢结构设计、施工和管理领域的最高学术权威,他们克服了各自行程上的困难,得以齐聚古都西安,亲临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现场。 ,对结构设计、施工、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等各方面提供了最高水平的指导,对业界影响深远,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

为此,精工钢构总裁潘吉人亲自出席会议,代表公司对四位专家领导对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与四位领导、学者进行了深入、坦诚的座谈交流。

2021年1月10日,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在项目现场召开,相关专家、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参加了会议。特别是针对地裂缝带超大型跨缝桁架安装、屋面大体积钢结构吊装累计提升施工技术、一、二期钢结构屋面错层施工及拼接措施等进行了交流和指导,提出了宝贵的处理建议和技术方案。

此次车站建筑扩建,旨在将历史文脉与现代化、功能性融为一体,是尊重和传承历史风貌的重要探索,是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的伟大实践。面对世界文化遗产,火车站将以最包容、最热情的怀抱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向世界发出文明与历史的全新邀请。我们将以匠心打造,以项目为依托,以技术为先导,打造经典工程,为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进步继续贡献力量。

来源:精工钢结构技术中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