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勇当地铁建设主力军,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9-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62    
核心提示:《中建三局:勇当地铁建设主力军》中建三局:勇当地铁建设主力军在山东,2020年12月24日,中建三局参建的青岛地铁8号线通车,助力该市打造“轨道上的旅游城市”。”4月5日,在中建三局投资建设运营的首条地铁全线——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广西游客邓洪林在天府商务区站“尝鲜”智慧地铁后赞不绝口。

最近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学习强国

在主流媒体和平台发表的文章

中建三局:勇当地铁建设主力军

中建三局报告

全国共有11个省、20个城市参赛

建设38条地铁线路

总里程超过300公里

匠心编织城市地铁网络

推动地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输出“中国建设规划”

贡献“三场智慧”

中建三局:勇当地铁建设主力军

4月7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中建三局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最高规格论坛之一——轨道交通绿色与智能建造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

会上,中建三局利用数字展厅集中展示轨道交通建设智慧化管理、工业化生产、智能化装配、模块化设计、绿色化建造、数字化运维等成果,展现“三局智慧”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

从投资建设国内最长、车站最多的地铁线路——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到总承包第一条直接连接城市北边和西边的地铁线路——成都地铁27号线一期;

从建设世界首条贯通地铁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实现列车在线路上不下车换乘即可运行;到打造打破世界跨度纪录的轨道交通专用桥,让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穿越全市在建最高建筑陆海国际中心,再现“铁路穿楼”景观;

从攻克下穿高铁、江河等地质难关,助力武汉地铁21号线提前一年通车;到用“互联网+”打造“千里眼”,成功交付半数以上地段为瓦斯的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地铁线路全线,并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促进项目”等。

据悉,近十年来,中建三局参与建设了全国11个省、20个城市38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超过300公里,匠心编织了城市地铁网络。

“我们始终与国家战略同步,决心在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建设交通强国中担当新担当、作出新贡献。”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伟国表示,公司将精准对接、全力服务国家和地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点击观看视频

深耕细作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

3月24日,在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的成都首条全线地铁线路——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西伯城站,乘客排起长龙,车厢摩肩接踵。“熟悉的拥堵感又回来了!”市民刘先龙说。

△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

数据显示,当日成都地铁全线客流达691万人次,其中6号线达65.22万人次,占比近10%。目前,成都地铁工作日日客流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和关键运营指标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人气和客流飙升的背后,是城市的经济活力越来越强,在烟花沸腾、蒸汽升腾的成都,市民们正大步迈向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山水相会,川渝相依!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成渝经济圈另一座核心城市重庆。今年2月27日,由中建三局参与建设的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线通车,标志着重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山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总里程超500公里,共计12条运营线路。

△成都地铁27号线一期已完成沿线所有车站封顶

这是中建三局持续助力“轨道上的成渝经济圈”的生动实践:以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建的全线地铁线路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3月21日完成23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比计划提前70天;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15号线、27号线等,“缩小”了城市半径,扩大了市民“生活圈”。地铁网络犹如贯穿全城的大动脉,积蓄动能,赋能城市发展。

△武汉轨道交通19号线盾构隧道开工

在中部地区,武汉轨道交通19号线最后一台盾构机“郑先”今年2月首发,4台盾构机同时掘进,为年内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中建三局参与建设的27号线、21号线、11号线、8号线等均已开通运营,武汉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助力武汉成为“世界级地铁城市”;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郑州地铁3号线、4号线等按计划开通运营,南昌地铁2号线东延、合肥地铁7号线有序推进,为助推中部崛起不断贡献“三局力量”。

△南昌地铁2号线东延段盾构开工

在京津冀区域,今年春节后,天津地铁Z4号线控制性工程永定新河大桥主桥钢围堰封顶,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下部结构施工阶段;此外,公司还承建了天津地铁7号线、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等,助力“京津冀上轨”提速。

在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12月,中建三局参与建设的深圳地铁9号线二期正式通车,标志着深圳地铁运营里程已达303.4公里,路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公司还参与建设了广州地铁15号线、佛山地铁3号线、广州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铁路等项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一网、一票、一城”网络化轨道交通运营格局。

在西北,2022年11月,由中建三局参建的西北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轨道交通线路西安16号线提前3个月实现全隧道、全轨道、全电通车目标,与此前其参建的西安地铁5号线、8号线、16号线一起,将助力居住在古都的市民迈入出行新时代。

在长三角区域,贯穿江苏徐州市南北主轴线的地铁三号线一期于2021年6月通车,中建三局创造了徐州城市建设史上硬岩强度最高、硬岩掘进速度最快、岩溶覆盖率最高等多项盾构段施工纪录。

在山东,2020年12月24日,由中建三局参与建设的青岛地铁8号线正式通车,助力青岛打造“轨道上的旅游城市”,与在建的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6号线项目一道,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需求。

量身定制地铁 打造品质“生命线”

3月31日,家住武汉市江岸区的刘莉乘坐地铁21号线到达后湖大道站,无缝换乘地铁3号线,她不禁感叹:“方便快捷、低碳环保,体验棒极了。”

△武汉市轨道交通21号线

时间回溯到2015年底,早已在“高、大、新、尖、特”工程建设领域确立领先地位的中建三局,开始向综合性高端建设者转型,进军基础设施领域。武汉地铁21号线陈家集站是中建三局独立承担的首个地铁区间工程。

工程跨越沪汉蓉高铁、京广铁路重要交通干线,600多米线路从朱家河下穿过,汛期河水深达27米。困难重重,建设者利用导向系统自动比对坐标,精度控制在0.1毫米以内,确保盾构机精准开挖;上千个管段发放“身份证”,全程扫码“可追溯”……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武汉地铁建设终于创下提前一年通车的新纪录。

在距武汉1100多公里的成都,2020年12月18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正式开通先行运营,成为全国里程最长、一次性开通车站最多的地铁线路。

一年多前,2019年2月,一条超级“蚯蚓”——约两层楼高、足球场那么长的盾构机,在地下18米处掉头。其中,台车最长一段掉头时,距离边墙仅0.2米,犹如“蜗牛壳里建庙”。

当时,盾构机无法从隧道左线直接转向右线,对此,施工人员决定“杀牛”:将盾构机拆成盾构本体、结构龙门架和6辆台车,将部件逐一掉头后再重新组装。

但大型构件车削仍是难事!为此青岛天和钢结构,项目组发明了转弯半径可调的多功能车削平台,拟定了12份车削方案,并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施工碰撞模拟,最终精准车削,不仅缩短了20天的工期,还大幅降低了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燃气区段长11.36公里,占比高达48.6%,是国内地铁燃气区段占比最高的线路之一,安全管理难度极大。

为确保“万无一失”,中建三局建成了全国首个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体化信息平台,2019年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深圳地铁9号线

在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中建三局利用技术创新提升质量的例子也不乏其例。

深圳地铁9号线隧道掘进机在鸿隆大厦地下通过时,被大厦四分之一的桩基“挡”住了!一不小心,大厦就要“垮”了!为此,建设者们进行了精准的“矫形手术”:提前打入195根微型钢管桩,新建“倒楔式”基础,“接力”承担大厦荷载,成功实现终极穿越。

青岛地铁8号线与济青高铁平行延伸7.5公里,最近点距离仅12米。为此,工程首次采用国内最大跨度32.7米,首次采用国内最大直径17.8毫米钢绞线及预应力张拉“混合张拉法”施工工艺,确保线路如期通车。

长春地铁六号线南溪湿地站共有649个预制构件,以“积木式”拼装方式,提前5个月完工,不仅减少了常规现浇施工的噪音、粉尘等污染,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地下段轨道铺设施工

成都地铁27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24.86公里,中建三局开发了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后站工程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对施工工面、通道、垂直运输通道等资源进行合理调度,现场更加有序、材料库存更低、指挥调度更加高效,后站工程整体建设效率提升40%。

△中建三局研制的轨道式作业机器人

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全长21.96公里,站后工程涉及10余个专业。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轨道作业机器人,通过组合变形,可实现15种联合作业方式,降低成本35%,提高施工效率40%。此外,车体采用清洁能源驱动,可实现运营零排放。

“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质量驱动立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驱动作用,勇当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原创技术‘源头’,助力地铁建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胜说。

目前,中建三局拥有直径从2.84米至15.1米各型盾构机数十台,设备数量、门类齐全程度居行业前列。具备土建、轨道、四电、站台门、综合监控、装饰装修、人防等所有地铁专业总承包建设能力,实现“特、大、中、小、微”直径盾构机及设备成套技术全覆盖;同时,编写出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专著7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0项、省部级工法10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200余项,50余项技术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匠心智造 为快乐出行提供新答案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

山城重庆,山环水绕,峡谷环抱,造就了“8D”魔幻之城的迷人风采。

3月31日,在参观了由中建三局参与建设的世界首条联通地铁——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后,湖南游客王东才惊叹道:“以前的‘人换车’,今天变成了‘车换线’,真是太神奇了!”

依托由重庆交通投资发展集团牵头的国家示范项目——重庆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列车可由本线经联络线不停站或不变换驾驶方式抵达另一线路,实现5号线与环线、4号线之间的互联互通。

△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嘉华轨道桥

同样在重庆,9号线一期已于去年1月开通。中建三局在江心筑起一座8层高的“金钟”,并修建了世界最大跨度钢结构——连续钢混组合结构双线专用桥。列车过桥后,穿过重庆在建最高建筑陆海国际中心,成为重庆第二座“轨道穿楼”奇观。

近年来,中建三局全方位参与城市建设,累计投资超千亿元,在地铁建设、上盖开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地方政府的“最佳城市合作伙伴”。

在地铁建设方面,成立中建三局轨道交通公司,联合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广州地铁院、上海城建院等多家知名勘察设计院以及中铁装备、中交天和等专业供应商,提供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等“一条龙服务”。

上盖开发方面,白云泰和TOD项目为广州首个上盖综合体项目,可快速抵达白云国际机场及广州南站;武汉三金潭TOD项目距离地铁站10分钟,周边有商场,逛完商场后,拐角处即有公园。

在“零换乘”枢纽建设中,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陆侧交通中心项目是全国机场型规模最大的GTC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包含地铁、交通换乘中心、公交站等,于去年9月22日投入使用,实现高铁、地铁、公交无缝换乘。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借助智慧建造让地铁建设更加智慧青岛天和钢结构,让乘客体验“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务,一直是中建三局建设者的长期追求。

“不用摘口罩,刷脸就能进站,超级方便。”4月5日,在中建三局投资建设运营的首条全线地铁线路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天府商务区站试乘智慧地铁后,广西游客邓红林对智慧地铁赞不绝口。依托成都地铁智慧客运服务平台,成都12条地铁线路均可实现“刷脸”进站,是全国首个集智能售票、智能测温、智能安检为一体的“三位一体”项目。

2020年12月26日,郑州地铁3号线通车运营,由中建三局创新研发的国内首个一站式冷藏机房受到广泛关注。其预制率高达98%,节省机房整体面积30%,管道约12%,现场施工工期节省85%。现场拼装仅需3小时,创下国内冷藏机房安装速度新纪录。

△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道区调度指挥系统

铺轨工程以智能赋能。在成都,由中建三局承建的地铁全线27号线一期地下段今年3月进入铺轨阶段。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施工指挥信息平台,通过“千里眼”和“超听”直达施工现场每个角落,实现材料、进度、安全、信息“一键式”管理,施工效率提升40%。

值得一提的是,中建三局将环境友好、运行高效、服务人性化等理念贯穿于地铁建设全生命周期,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完美呈现成都地铁六号线三期两座重点艺术车站,中建三局依托BIM+VR技术,将设计平面图转化为三维模型,对造型比例、定位、光源等了如指掌,确保复杂造型一次性完成、柔性灯带线性光源随形而动。如今,天府商务区站“科技创新·AI智能”主题、秦皇庙站“互联网+川西竹编”主题已成为热门打卡点。

△武汉地铁27号线谭新培站

武汉地铁27号线谭鑫培站的设计融入了中国著名京剧大师谭鑫培的相关元素,建设者利用VR全息复制技术,将谭鑫培记事本中的经典壁画完美再现,与站台相邻的谭鑫培歌剧院形成完美对比。

在郑州地铁四号线上,中建三局在色彩、构图、艺术等方面精益求精,打造“现代简约”的装饰风格,以精湛工艺打造“科技蓝”最美地铁线路,装饰还巧妙融入青铜鼎足元素,呼应商业之都的历史文化。

山高路远,风光无限;虽有艰难险阻,我们也不会改变前进的方向!中建三局始终坚持围绕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积极对接地方各级政府交通行业相关部署,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全面助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新一代智能轨道交通网络,决心为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拓展人民群众幸福空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媒体焦点

【人民日报客户端】

【光明日报客户端】

【经济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客户端】

【学习强国】

【湖北日报客户端】

【极目新闻客户端】

【长江云】

【建筑时报】

主要创建者:局媒体整合中心、基础设施投资公司

佟伟、聂毅编辑

回顾丨叶青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