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筑工业化设计关键技术”项目“预制模块化钢结构体系设计技术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小武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负责人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志武、中建钢结构有限公司华南区域副总经理司立阳、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张艳霞、苏明洲教授、冉红东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后连明、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博士刘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生卜福成、王庆林、齐宏宇等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苏明洲教授主持会议。
项目负责人李志武总工程师首先传达了2017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6.2研究项目推进会精神及专家评审意见,结合项目目前的研发进展,指出了项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模块划分方法研究;
2、模块化高层钢结构体系设计方法研究;
3.模块化低层及多层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李志武总工程师强调项目参与方要明确项目考核指标,注重过程总结,着手部署2018年度项目研究工作,建议从2018年开始,项目参与方每月召开一次视频会议,重点加强异地研究工作的沟通和交流联系。
各参与单位总结了各自研究子课题的进展:
刘洋博士总结了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体系设计方法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铰接模块体系的新型独立节点法。通过与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工作的开始:钢结构设计,独立节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建筑的侧向抗力是由角柱和周边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仅考虑角柱抗力刚度的贡献会低估模块单元的侧向抗力,与实际结论不一致。
张艳霞教授介绍了模块化高层钢结构体系子课题的研究进展和下一步推进的示范项目,提出了一种全螺栓装配式钢结构及其减震体系,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性能。
苏明洲教授介绍了模块化低层钢结构模块间连接节点子课题的研究进展,通过原型结构设计,进行了连接装置的截面设计,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连接装置的有效性。下一步,该子课题将完善低层及多层模块化结构设计,将冷弯薄壁钢-组合墙体应用于模块化本体。
司立阳副总经理在二维模块化、三维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围护体系、管线设备体系、工业化内装修体系的施工方法以及中建钢结构在该项目上的应用。下一步将结合中建钢结构天津公寓楼项目,在目前对低层三维模块化建筑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将三维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高度提升到10层及以上。
经过研究团队的深入讨论,明确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1)模块化高层钢结构体系中一维模块连接性能及三维模块拼接方法研究;
(2)低多层三维模块性能及相应二维模块组成与性能研究;
(3)围护体系研究;
(四)实施示范项目等。
会见后,调研组参观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与抗震实验室。
会议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装配式模块化钢结构体系设计技术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工作的开始:钢结构设计,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定了下一步的重点任务,推动了项目研究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