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居住在潍坊的各级人大代表们扎根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建设美好潍坊的征程中贡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展现着别样的风采。为充分展现他们敢于担当、奋力拼搏的先进事迹,潍坊日报、潍坊传媒特别开辟了《人大代表在行动 建设美好潍坊》专栏,重点报道优秀代表,以彰显模范带头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用奉献和汗水赋能建设美好潍坊的浓厚氛围。敬请关注。
现代化钢结构温室大棚、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果蔬种植采摘区星罗棋布,果蔬长势喜人。12月11日,记者来到坊子区洼里村,智慧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散发着乡村振兴的生机。
赵霞在村史馆里介绍了玉泉洼的发展历程。
十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道路坑坑洼洼,房屋破旧不堪,村集体负债累累。“人不能忘本,家乡是我永远的根,我做成一件事,就要回报家乡,这件事做不成……我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我要改变村里的面貌。”2011年,坊子区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委会主任赵霞和丈夫刘向东决定回家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致富。
决策难,起步更难。如何寻找产业振兴的出路?面对洼里村土地肥沃、水土条件良好的环境,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农学专业的赵霞有一种职业直觉:群众致富还是要靠土地,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干好本职工作,做足了文章。
潍坊日报全媒体记者在温室大棚内采访赵霞(中)。
于是,赵霞发动党员、村民代表多次外出考察大棚蔬菜生产、种植技术,最终决定走有机生态农业新路。赵霞说:“从2011年开始,我们就把生态循环技术分享给群众,现在玉泉洼除了一些产业工人,每个员工都是技术人员。”
温室里的有机蔬菜。
经过长期的尝试,洼里村目前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以有机农业、高端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以产城融合、产业融合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行高效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道路,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精准化、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
目前,洼里村有机养殖园区规模已达3210亩,拥有温室大棚92座、智能温室5座、智慧有机菜工厂1座、生态牧场1座、生态养鸡场1座、规模化沼气项目1座、酵素工坊1座潍坊 钢结构,形成了有机种植、生态养殖、沼气工程、特色加工、有机肥生产、酵素研发、教育培训、观光旅游等多种发展业态。
赵霞展示自己正在种植的油菜花。
在精准农业示范基地,记者看到赵霞站在智能种植床旁边,弯腰检查油菜长势。她说:“这茬油菜长势不错,再过两天就可以采摘、包装,发往大型超市了,产量超级高。”据了解,智能种植床所在的温室采用双层隔断、密封中控、物理防虫、物联网控制等技术,最大限度利用生长空间,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个种植床,每年可收获16茬蔬菜。
“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和科研的缺乏,我们尝试去高校、科研院所引进想回国创业的专家和大学生,在逐步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闭环的生态循环体系。”面对困难,赵霞有自己的办法。
赵霞(中)与工人一起种植蔬菜。
2020年以来,30余名大学生加入洼里村建设,从事营销、文旅、策划、市场、电商等岗位工作,将电商、区块链、元宇宙等概念接入农业生产,助力玉泉洼驶入数字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赵霞介绍了玉泉洼的规划。
如今,玉泉娃叶黄素酯秋梨酱、玉泉娃手撕水果蛋皮、玉泉娃草莓叶黄素酯软糖、玉泉娃番茄酱……
越来越多的三产融合产品走向市场,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洼里村的致富路愈加宽广。
玉泉洼的蔬菜绿油油的,很诱人。
赵霞不仅是洼里村乡村振兴的引领者,更是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当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食品安全、共同富裕等话题,提出更多好建议,为更多人发出更多声音。”
近年来,赵霞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调研走访活动,聚焦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热点话题,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关于修建中心护栏的建议》《关于治理汶河水源的建议》《关于改造水坡社区排水系统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建议》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玉泉洼航拍照片。
在赵霞看来,人大代表不仅要问群众需要什么,更要办群众需要的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赵霞总想为群众办点实事。洼里村在刘向东夫妇的带领下,大力开展村庄建设,投入2600万元,实施洼里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整治了村里的污水管道、弱电管道、村庄绿化及门面潍坊 钢结构,修建了乡村大戏台,建设了100个蔬菜广场、1个健身广场,全面整治村庄环境;投入3500万元修建3栋6层电梯房,76户居民按个人意愿旧房换新房,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
心系人民、脚踏泥土,赵霞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用更好的发展成果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让大家看到变化、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