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二左右,建筑业亟待转型升级,向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近年来,以大哈众邦、大成钢构、新长城等为代表的一批厦门企业,聚焦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新方向,打破行业壁垒,对标国际标准,填补行业空白,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
十年耕耘,在细分领域显锋芒
近日,在厦门市大成钢结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成钢结构”)生产车间,BH钢组装、BOX、总装、小部件……各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切割、焊接、端铣、喷漆……工人们正全力以赴,加紧生产即将出口日本的大订单的钢结构产品。
“我们3月份接到了日本客户鹿岛建设株式会社的这份订单,订单量为1万吨,将用于建设办公楼、厂房、仓库等建筑。”大成钢构副总经理胡树林说。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钢结构建筑占比达98%以上,且多为5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对钢结构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在全球范围内,日本标准(JIS生产标准)以严格著称,对钢材的性能、成分、切割、焊接、热处理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胡树林介绍,JIS生产标准在我国对应的是一级,也就是最高标准。也就是说,日本买家对从中国市场采购的每一份订单,都要求达到最高级别。目前,中国拥有这一级别资质的工厂仅有5家,而大成钢构是唯一一家被日本市场接受的。
不为人知的是,从2013年到2017年,大成钢构引进JIS工艺流程,在选材、工艺、管理等方面进行反复研发、不断实验,直到2018年才最终生产出符合日本标准的钢结构建筑产品。
如今,大成钢构拥有厦门、泰国、日本等多家工厂,其中厦门工厂主要生产装配式钢结构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石油化工、电厂等建筑工程建设。公司拥有国内建筑企业钢结构一级资质证书、日本JSAO H级证书、美国ASC资质证书、日本AW JIS焊接协会颁发的焊接证书。
另一家厦门企业——NCC厦门新长城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长城”),则在石化设备钢结构产品领域精准发力。
“最近工厂都在加班加点,确保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湛江巴斯夫化工项目钢结构需求总量7万余吨,目前正处于最后的交付阶段;国外卡塔尔乙烯项目钢结构总量1万吨,5月份开始交付,预计9月份完工。”新长城副总经理兰日金说。
厦门市工信局近日公布了2024年厦门市重点工业企业名单,新长城名列其中。
“我们的业务主要聚焦钢结构、大型高端工业厂房、石油化工装备两个细分领域,并以此为突破口,持续深耕国内、海外市场。”兰日金说,2020年之前,新长城钢构的产品已畅销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区;2022年之后,开始以国内市场为主。2023年,公司将完成钢结构总产量近23万吨,总产值约20亿元。
智能研发开启行业新未来
当同行都在细分领域精雕细琢钢结构产品时,大哈众邦(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哈众邦”)则专注于钢结构产品智能制造领域。
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不断研发,公司研发人员自主研发出了蓝色海洋之光装置,将3D设计技术与智能设备完美结合,突破了技术壁垒。
“我们认为,柔性智能制造技术对钢结构行业极其重要,数字化生产也将为未来钢结构行业构建新的格局。”大哈众邦董事长何永康表示。
为打造钢结构智能化产品矩阵,大哈众邦结合数字生态、智能构件体系和信息化服务,服务装配式轻钢房屋工厂、围护材料加工厂、光伏支架工厂、模块化建筑工厂、机器人生产线钢结构工厂、汽车行业等领域,实现钢铁机械“柔性智造”转型。
2020年公司针对加工工厂工序短、设备多、人员少的特点,研发了适合钢结构行业的无人工厂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云控智能制造系统,轻松将操作软件与管理系统打通,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建造,可提供设计、配送、生产、施工、监理等一系列流程服务,实现房屋整体定制。无人工厂的发布在行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大河众邦不仅提供设备,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让其在行业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海外客户的认可。2020年,美国客户INNO在德克萨斯州的项目采用了大河众邦的智能化建设解决方案。大河众邦除了提供全套智能化设备外厦门钢结构上市公司,还提供设计培训服务,并参与设计,协助其完成ICC认证相关工作。该公司随后在美国所有连锁工厂均采用了大河众邦的设备和解决方案。
无惧竞争,人人展现才华,征服世界
与国内钢结构制造龙头企业相比,厦门钢结构企业或许不具备规模优势,但凭借多年在细分领域的深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走出了一条新路,拥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常务理事林树志表示:“厦门的钢结构企业大多特点鲜明,比如大成钢构主打高端产品,要求在技术上不断提升,产品100%出口,专攻海外市场;新长城是国内外无可争议的石化钢结构龙头企业;大河众邦则着力探索全数字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幅提高生产加工的柔性制造和自动化程度……在细分行业中,它们均已成为区域市场的龙头企业。”
厦门钢结构企业凭借着自己的独特技能,开始进一步发力海外市场。
例如,大哈众邦通过业务整合、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形成产能、技术和产品优势,并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产品已供应国内3000多家工厂及全球72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厦门智能建筑企业的雄厚实力。
新长城凭借世界一流的工厂和生产线、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宽阔的料场空间,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比较优势,在石油化工、能源电厂等行业的设备钢结构制造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20多年来,我们与日本JGC、美国Fluor、法国Technip、意大利Technimont等几十家国际大型EPC公司开展了项目合作,海外项目遍布东南亚、中东、美洲、非洲等地区。”兰日金说。
记者笔记
建造房屋就像建造汽车一样
福建日报记者 陈婷
在去年的一次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在建设方面,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在设计上用科技赋能家居,建立在用房实物检测和保险制度厦门钢结构上市公司,像4S店一样提供良好的物业服务。”
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早已是全球建筑业的广泛共识,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正在引领整个建筑业发生深刻变革。
以入选国家智慧建造试点城市为契机,近年来,厦门不断加快智慧建造步伐,尤其在公共建筑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要效益,向绿色化、低碳化求突破,谋求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翔安大桥,海桥墩、钢箱梁预制率达100%,共计35个预制墩、36块钢箱梁,全部采用工厂预制拼装。预制墩采用竖向干缝匹配预制工法,这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国内第二次、福建省首次用于跨海大桥。
在高空建筑施工机械的帮助下,厦门岛外在建第一高楼白鹭西塔拔地而起,数百米高空作业如同平地行走般轻松,平均5天就能建一层,更高效、更环保、更安全。
就像用积木搭房子一样,联隆小学采用永久性钢结构模块堆叠箱结构体系进行智能装配式建造,有效缩短了50%的施工周期(近一年),减少了80%的现场施工量。
BIM技术、CIM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一系列智能建造新技术的应用,让厦门建筑业尝到了智能建造的甜头。除了积极试点智能建造技术,厦门还格外注重数字化平台打造、创新监管。比如,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了全国先进的基础设施项目全链路数字化工业互联平台;推动厦门新机场BIM5D一体化平台建设,解决工程造价难题;打造全市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CIM平台,促进各领域业务间信息互通……厦门智能建造的春天,正逐渐到来。(福建日报记者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