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ckong注:作者于2021年以专家身份参与了此项目评估报告的评审,其中值得借鉴的个人评审意见摘录如下,纯属技术探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我们尽力隐藏了该项目的具体信息。请不要介意。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 项目概况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防御等级为6级(0.05g),三类场地,基本风压50年一遇0.65kN/m2。
单层单跨门式钢结构,跨度18米,柱距6米,檐高10米,脊高12米,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2004年竣工。
2.初审意见
1、报告显示钢梁柱覆盖层总厚度仅为66~125μm(即0.066~0.125mm),即使较薄的防火涂层一般也至少有1~2mm厚,测得的总涂层厚度明显偏小,怀疑原钢构件只涂装了防腐涂料,防火涂料缺失。报告中关于“不评估钢构件涂层厚度”的说法不正确,应对明显不合理的检测结果作出解释。建议提醒装修设计单位按照《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2017)对钢结构进行耐火计算,并结合防腐涂层进行整改,确保装修后房屋具有规范要求的结构耐火承载力。
2、根据现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19)、《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20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等规范,现场实物检测工作存在以下不足:
(1)应检测屋面钢梁、檩条等构件的挠度、变形;
(2)对于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柱锚栓等,应现场检查螺栓拧紧情况,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6.3.13至6.3.25条、《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6.3条等相关规范的要求,补充检测高强螺栓的性能等级(锚栓钢级)、高强螺栓的终拧紧扭矩;
(3)仅对钢梁、钢柱进行了钢材强度试验,另需对檩条、波形钢板等进行强度试验;
(4)现场照片显示钢柱脚支在混凝土短柱墩上,报告对此未作说明,应对混凝土短柱墩的截面尺寸、上翻高度、混凝土强度、配筋情况等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试验。现场照片显示部分钢柱脚下短柱墩有明显的混凝土裂缝等损伤,应予以说明并提出处理建议;
(5)报告提供钢梁、柱焊缝内部缺陷超声波检测结果。超声波检测仅适用于全熔透坡口焊缝(《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第7.1.1条)。对于拼接节点、柱脚加劲肋等腹板处的角焊缝,应补充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外观尺寸,建议补充磁粉检测等外观缺陷检测。
3、钢结构支撑体系:1)现场照片发现部分柱支撑有损坏,应予以说明;2)需对支撑构件的长细比是否符合要求进行附加检查。
4、不宜套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多层钢结构住宅”和“单层钢结构厂房”的规定进行抗震措施鉴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9.2.1 条及其条文解释中规定“不包含轻型钢结构”。本工程为单层轻钢门式刚架结构,应按照《轻型门式刚架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第 3.4.3 条及其他相应规范规定进行抗震措施鉴定。
5、结构承载力验算及抗震承载力验算(含计算书)存在以下问题:
(1)报告显示,现场钢梁与檩条间未设置角撑,提醒应根据角撑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屋面斜钢梁平面外计算长度(根据门规第7.1.6条规定“角撑所支撑的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不应小于2倍角撑间距”)。
(2)校核柱脚节点时,加劲肋角焊缝焊脚尺寸为5mm,校核端板连接时,梁腹板与端板间角焊缝hf为6mm,加劲肋与端板间角焊缝hf为13mm,校核脊梁时,角焊缝hf为8mm等,取值无依据(未进行现场测量,类似情况完全自行核查)。
(3)校核柱脚节点时,“柱脚混凝土等级C30”取值无依据(未检测柱脚下混凝土短柱墩混凝土强度)。
(4) 计算书总则中“抗震效应加强系数1.05”数值过小。门式刚架均设置在建筑短边方向,根据抗震规范第5.2.3条第1款规定,考虑扭转效应的抗震效应加强系数应为1.15。
(5)围护结构(墙体檩条、屋面檩条)应复核强度。
(6)屋顶活荷载为0.3kN/m2,建议根据《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表4.2.8及改造后屋顶是否安装光伏发电等考虑是否适当增加。
3. 现场勘察后的补充意见
经现场勘察,A~F轴与2~3轴相交区域屋面采用角钢组合檩条,与正门区域C型屋面檩条明显不同,结构设计施工较为粗糙,此区域明显为后期添加,鉴定报告应如实描述并记录现场照片,以核实此部分模型与实际结构相符。
4.优化建议及其他意见
1、本项目为甲级建筑钢结构单层厂房结构计算书,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可优化荷载分项系数及风荷载,减少不必要的加固:
(1)计算书中的恒载、活载分项系数目前分别为1.3、1.5。根据《既有建筑估价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1)第4.2.2条第1款规定,“可按不低于原建造时的荷载规范及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即恒载、活载分项系数可优化为1.2、1.4。
(2)计算书风荷载目前采用50年一遇基本风压0.65kN/m2。根据《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第2款第3.2.16条:“对于雪荷载和风荷载钢结构单层厂房结构计算书,应按重现期与设计使用年限相同的原则确定调整系数”,即计算时可按30年一遇基本风压。建议围护结构仍按50年一遇风荷载考虑,主钢结构可按30年一遇风荷载考虑(与后续使用年限相同)。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公式(E.3.4),可计算为0.54kN/m2。
2、报告建议在“处理建议”部分增加以下内容:1)在屋面檩条上增设角撑,增强屋面钢梁的平面外稳定性;2)增设檩条拉杆,改善檩条结构,增强檩条受压下翼缘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五、评审专家个人意见结论
修改后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