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成都首家利用医院内部空间建设的医院
智能机械停车库
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
该停车场最初设计只能容纳 42 辆汽车。
停车位增至360个
大大缓解了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题
新的停车场也能智能识别人员
自动停车
近日,小布来到高升桥北街1号停车库看到,停车库整栋建筑均对外开放。据悉,市民到停车库停车时,当车辆接近停车室门口时,闸门便会自动打开。市民将车停入停车室后,只需点击停车室门外的屏幕确认,停车库智能机器人便可自动完成车辆入库工作。取车时,市民可提前使用微信小程序,或现场输入车牌号、扫脸后,等待100秒左右即可取车,智能便捷、快速安全。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共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停车库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院落内空间进行建设,占地面积仅为738平方米,将原本只能容纳42辆车的停车位增加到1000个,共计360个车位,大大缓解了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题。同时也为促进城市静态交通有序健康发展,解决城市拥堵、社区拥挤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成都首个利用医院空间建设的智能机械停车库
小面积:738平方米,可停放360辆车
上午10点,小布看到了这座智能便捷停车库大楼,外观为独特的白灰色,靠街一侧设有8个取车出口,每个出口都配有显示屏,通过显示屏输入车牌号或者刷脸即可取车。停车场入口上方的LED显示屏上显示着剩余车位数量,以及停车的最大重量和高度。
↑成都首个利用医院空间建设的智能机械停车库
“该停车库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空间资源,因地制宜采用节地智能停车技术,解决了老旧城区建设空间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多层停车场建设的可行性,增加了公共停车位的供给,从而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共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停车库位于企事业单位用地红线内(原武侯区第二办公区),利用原有42个地面停车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采取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建成了拥有360个停车位的地面智能机械停车场,大大缓解了园区及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压力。
据了解,该停车库占地面积738平方米,高30.3米,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车库内配置4台12层智能化大车垂直升降停车设备,设备采用超薄夹持搬运技术,设有8个车位、8个车位,共设16个出入口,可提供360个停车位。
“因为主要用作停车,该停车库层高较低,最多可提供2.05米高的车辆停车服务,车位最大长度5.3米。”项目负责人盛鑫介绍,为了节省整体层高,8层至12层层高仅为2.05米,可用于停放轿车,8层以下层高为2.55米,可用于停放SUV。
智能化:人车智能识别
机器人自动完成停车
小布在现场看到,当有车辆驶至停车室门口时,摄像头扫描到车辆驶近,停车室门自动打开。司机将车辆停入停车室后,语音会提醒司机关门,司机可及时关好车门、拉好手刹,驶离停车室,司机只需点击门前显示屏确认即可完成停车。
↑成都首个利用医院空间建设的智能机械停车库
据盛信介绍,停车场内设有多处光电检测成都 钢结构检测,通过测量确认车身尺寸,从而区分轿车和SUV,进而将车辆准确停放在相应车位。同时,停车场内还设有活体检测设备,当停车场内有人或小动物时,停车场门无法关闭。
停车库门关闭后,后面是类似电梯井的空间,这里有智能抓取机器人,会自动将车辆移至对应的车位,为确保安全,搬运车机包含4个钢绳自平衡、实时光电检测、安全锁等完备的安全措施。
取车时,系统会根据车主的取车信息,自动将相应车辆移至车库一楼取车间等候出发,平均取车时间约100秒,还可以通过手机预约取车,取车无等待时间。
停车操作简单、停车方便快捷也是这个停车库的一大亮点。“一般的地下车库、平面停车位,都需要人工开车到停车位,很考验停车技术。这个停车库允许车辆直行进出,不需要倒车,还配备了大镜子,方便观察车辆位置成都 钢结构检测,对大部分司机来说很方便。”盛鑫说。
据悉,该停车库是成都市企事业单位红线内改造建设的体积最小、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智慧停车库。
为了提高停车场利用率,更好地服务周边老旧小区居民,停车场还提供了多种产品供周边居民选择。停车场运营经理告诉小布,针对周边上班族推出的“上班卡”,可以满足上班停车需求;对于周边居民来说,停车主要是下班后,更多需求是在夜间,也有相应的产品。季卡、年卡等套餐,为周边老旧小区居民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市民停车,停车场采用“站位式”运营理念,未来停车场还将引入自动售卖机、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便民产品,为市民打造更加便捷的出行环境。
成都首家利用医院内部空间建设的医院
智能机械停车库
你曾经经历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