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场所火灾频发,原因何在?如何防范?

   日期:2024-08-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39    
核心提示:相关部门调研发现,仓库火灾之所以时有发生,是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3、综合使用,使火灾危险性加大有的是下库上店,有的是前库后厂,各场地综合使用,连接在一起,防火安全间距不够,使火灾危险性进一步增大。有的仓库甚至没有值班人员,一旦发生火灾,不易被发现,导致火势扩大、恶化。

储存场所材料集中

火灾风险高、防火性能低

这种疾病传播很快,而且很难扑灭。

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有关部门发现,仓库火灾时有发生火灾后钢结构检测,是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

1.可燃物多,火灾危险性高

目前,大型仓库内堆放各种物资的情况十分常见,如日用百货、纺织化纤制品、文具纸张、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大多混杂在一个仓库内,一般采用堆垛、货架存放。储存方式采用码垛、托盘堆放等方式,堆放的物资数量大、密度大,可燃物种类多,火灾危险性大,有的大型仓库还设有小仓库,分别存放贵重烟草、酒类、营养品、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品。

2.耐火性低,火势蔓延快

大型仓库一般由旧厂房改造而成,防火等级低,建筑空间大,储存空间大,火灾燃烧猛烈,蔓延快,加之原本就不是为储存目的而设计的,租赁单位往往擅自对仓库进行改造、新建,这进一步降低了仓库的防火等级。特别是一些随意搭建钢结构屋顶框架的简易仓库,在火灾发生时,钢结构强度会降低,导致仓库倒塌、屋顶脱落。

3. 混合使用会增加火灾风险

仓库通常位于商场、工厂旁,集销售、仓储、生产、办公等功能于一体。有的下面是仓库,上面是门店,有的则是前库后厂。各部位综合利用,连在一起,防火安全距离不够。这进一步增加了火灾风险,一处起火,很容易蔓延至整个营区。

4.人群拥挤,疏散困难

仓库发生火灾后,热、烟、毒危害严重,特别是毗邻或与超市、商场相连的仓库,由于这里营业、购物人员高度集中,平日有几百上千的顾客来来往往,节假日更是数万人,如此大量的人群在火灾现场浓烟、有毒气体的威胁下疏散逃生,极易造成混乱,发生拥挤、踩踏、中毒窒息、烧伤等事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受伤。

5. 建筑形态多样,消防难度大

大型仓库有的是由旧厂房、办公楼、人防工程改建而成,有的则是砖混结构、“人”字形屋面结构的仓库,火灾发生时,疏散和灭火十分困难;位于楼上的仓库,由于火焰剧烈,消防水积聚,容易发生倒塌;集中存放物资的仓库,存储空间大,防火距离小,物资存放密集,发生火灾后扑救难度大。

6.仓库管理人员少,火灾发现较晚

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评估技术规程_钢结构防火检测_火灾后钢结构检测

一般来说,白天上班的人比较多,仓库内物料存取频繁,发生火灾很容易被发现,但下班后人流较少,仓库内通常只有值班人员值守,有的仓库甚至没有值班人员,一旦发生火灾,不容易被发现,导致火势扩大、加剧。

如何做好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应做到以下几点:

01

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1、仓储设施应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层层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员。

2、储存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该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该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储存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可以指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确定后,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3、存储场所应履行以下消防安全责任:

(一)制定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二)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c) 执行本标准关于储存安全、装卸安全、电气安全和消防安全的规定;

(d) 确保仓储区域的消防通道、紧急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

(五)组织对消防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有效状态;

(六)定期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g)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并定期组织消防演习;

(h)及时向警方报告火灾,组织早期灭火,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调查;

钢结构防火检测_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评估技术规程_火灾后钢结构检测

(一)对消防重点单位,应当建立消防档案。

4、仓储设施应组织或协助有关部门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进行专项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应通过消防相关特种职业职业技能鉴定,必须持证上岗。

5、仓库应当对员工上岗前或调动其他岗位前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每半年至少对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属于消防重点单位的仓库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其他仓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组织进行消防演习。

02

消防设施管理

1、仓储设施严禁擅自关闭消防设施,值班、检查、检测时发现故障,应及时修复,因故障维修需要暂时关闭消防系统时,应采取确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并经消防部门安全负责人或消防安全经理批准。

2、仓储场所的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应有明显标志,保持通畅,不得堆放物品或设置障碍物。

3、仓储区应具备充足的消防水源,利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保证枯水季节的消防用水,并采取措施防止进水口、水管等取水设备堵塞。

4、储存场所灭火器不应安装在潮湿或腐蚀性强的场所,确需安装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灭火器安装在室外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对于寒冷地区的储存场所,冬季应对消防水源、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等设施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

03

存储管理

1、储存场所应根据所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A、B、C、D、E五类。

火灾后钢结构检测_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评估技术规程_钢结构防火检测

2、库区内不得搭建临时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因装卸作业确需搭建临时建筑物或构筑物时,必须经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批准,并确定防火责任人,落实临时防火措施。作业完毕后应立即拆除。

3、物品入库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确认无火源等隐患后方可入库。

4、仓库内存放的物品应分类、堆放、限量存放​​,仓库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

04

仓库里堆放的物品

仓库内堆放的物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堆放物上部距楼面或平屋顶的距离不得小于0.3米(山墙屋架从横梁开始量起)。

◆物体与灯具距离不应小于0.5米。

◆物体与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

◆物品堆放处与立柱的距离不应小于0.3米。

◆物品堆放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

仓库内需设置货架存放物品时,货架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货架不得遮挡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口等。

05

消防安全检查

1、消防检查。仓库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检查,各部门(班组)应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检查。消防检查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评估技术规程_钢结构防火检测_火灾后钢结构检测

◆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实施情况。

◆落实防火检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安全员的消防知识。

◆室内存储区域内是否有办公室、员工宿舍。

◆物品入库前是否有专人检查。

◆储存物品是否分类、分组、堆放,防火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放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等。

◆火源、电源管理,有无违规用火、用电行为。

◆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消防水源情况、消防设备配置情况、完好情况,消防设施有无损坏、损坏、埋藏、堵塞、占用或其他影响使用的情况。

◆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2.消防检查。属于消防重点单位的仓储场所应配备消防检查人员,每天进行消防检查。消防检查可借助视频监控设备进行。消防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是否有吸烟或残留火源。

◆进入库区的车辆是否有违规行为。

◆装卸作业是否有违规行为。

◆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消防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灯是否完好。

◆重点区域人员执勤情况。

火灾后钢结构检测_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评估技术规程_钢结构防火检测

◆门窗关闭且完好。

◆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3.整改火灾隐患。仓储场所应当及时整改、消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检查、消防巡逻、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

4.消防档案。属于消防重点单位的仓储场所应当建立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基本信息和消防管理信息。

06

电力及消防管理

1、仓储区域的电器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0.5米的防火距离,物品不应堆放在架空线路下。

2、室内仓储场所敷设的配电线路,应采用金属管或阻燃硬质塑料管保护,不得乱接电线或擅自增设电气设备。

3、储区内电器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由持证电工安装、维护。如发现漏电、老化、绝缘不良、接头松动、电线缠绕等,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严禁带电移动、接线或维修设备。

4、进入甲级、乙级仓库的人员必须登记,禁止携带火源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

5、仓储区域内应禁止吸烟火灾后钢结构检测,并在显眼处设立“禁止吸烟”标志。

6、禁止在室内仓储区域安装和使用炉具、火盆等。

7、仓储区不得使用明火,并应设立醒目的禁止标志。施工需使用明火时,应按照消防管理制度取得动火许可证,并由合格人员进行动火作业。指派专人现场监管。动火作业结束后,应检查确认无剩余火源。动火作业许可证上应注明地点、时间、起火人、现场监管人员、审批人及防火措施。

国家参与

防火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